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救救方言 守望乡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福建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年轻人不大会说家乡话了
    李礼辉是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老家在福建莆田,每年春节长假,他通常都回家乡陪母亲等亲人一起过年。但在莆田老家,有一种现象让他十分困惑。
    “住在市区的亲朋好友变得越来越爱说普通话了,反倒是常住在北京的我说莆仙话方言,而常住在莆田的他们却宁愿说普通话。”李礼辉说,更令他惊诧的是,年青的一代,从孩童到青少年,有许多人不大会说家乡方言了。除了不标准的简单几句问候语外,他们难以用方言叙事说理,更说不来方言俗语。家乡的传统戏剧他们看不懂,也谈不上喜欢。家乡的传统习俗对他们而言只是年节的热闹,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想去了解。
    莆田方言是莆仙话,使用人口有300多万人,在南方方言中不算多。年青一代方言退化的情况是否有一定的普遍性?李礼辉特地委托广东、福建、安徽、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的朋友,分别了解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徽语、湘方言、赣方言、吴方言以及西南官话等方言区的情况。
    李礼辉发现,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基本使用方言,城里的中老年人说方言的多,但城市年青一代方言退化已有明显的迹象,其中小的方言区比大的方言区严重,大中城市比小城市严重,南方方言区比官话方言区严重。城市里的一部分青少年不常说,以致不大会说方言,从小离开原籍的青少年大部分不会说家乡方言。城市家庭中,年青一代与父母的沟通较少使用家乡话,部分家庭由于父母双方的方言不同而不讲方言。城市小学、中学不教方言,部分学校实际上禁止方言。在职场中,人们来自五湖四海,不讲方言成为不成文规定。城市里青少年在公共场合讲南方方言的,在广东多一些,在其他南方方言区比较少。四川的方言属于西南官话,分布地区广阔,目前仍相对普及。
    调查之后,一种担忧涌上李礼辉的心头:多少年后,那些承载着厚重文化的美丽方言会不会逐渐衰落甚至消失?
    方言承载厚重的文化密码
    “方言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表达地区的文化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还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具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土壤。”李礼辉深有感触地说。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例如东北方言,与东北人豪放、直率的性格相当吻合,“二人转”如果离开东北方言,那一定无法“转”动。例如莆仙话用“拗手骨”表示“不给面子”,用“三岁两秋”表示年龄幼小,用“程咬金三下斧”讽喻某人本领低下,用“嘴尖”比喻“多嘴多舌”,用“花嘴”比喻“花言巧语”,都十分生动贴切。
    在各地的戏剧、曲艺、歌谣中,方言文化更是源远流长。莆仙戏如果离开了莆仙话,一定会失去传统的文化意味。例如“陈三磨镜”(意指“另有目的”)、“益春留伞”(意指“借物留人”)、“周坚替死,夏莲补缺”(意指“有人做了替罪羊,有人走了好运”),这些传统剧目中的情节转化成民间谚语,韵味悠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