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共同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语保工程”)。这是继1956年汉语方言普查后时隔六十年,又一次由政府出面组织的语言资源采集工作。一年来,工程进展如何、遇到了哪些困难?记者采访了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莉宁博士。 记者:“语保工程”总体规划涉及哪些方面的工作? 王莉宁:“语保工程”包括田野调查、资源平台建设、保护研究和开发应用四个部分。我们总体规划调查1500个点,其中汉语方言900个点,少数民族语言300个点,濒危语言方言200个点,语言文化100个点。其中,调查汉语方言原则上东南方言地区一县一点,官话和晋语地区三四个县一点。在调查基础上,我们将撰写方言志、语言志并开发数据库系统。 记者:“语保工程”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 王莉宁:其实,2014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14个点进行了调查论证,2014年年底财政部资金支持已经到位。2015年主要完成的是顶层设计和试点工作,我们在42个汉语方言点、60个少数民族语言点、11个濒危语言方言点、32个语言文化点进行了试点调查。教育部、国家语委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今年5月底前全部启动“语保工程”。 记者:“语保工程”采取什么方式来记录、保存语言资源? 王莉宁:语言保护分两个方面,一个是实态的保存,一个是使用中的保护。实态保存就是要采集原生态的语言,通过“音像图文影”的形式记录下来。“语保工程”不光是用国际音标和录音保存语言的原始样态,还会增加发音人在发音时的图像资料。我们还计划拍摄纪录片,反映各方言与少数民族语言区的语言艺术和文化特色。使用是最好的保存,我们也呼吁提高母语者的认同感。 记者:开展这项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莉宁:其实路途艰险、经费困难、当地人的误解我们都可以承受,最困难的还是转变老百姓对自己语言的态度。大家往往认为说土语的都是最底层、境况最不好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百姓觉得自己的语言很美好。我们保护方言、民族语言不是保留符号系统,而是维系文化、情感的纽带。这是一门看着研究对象死亡的学科,但我们想让衰亡来得慢一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