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9时40分,北京会议中心,全国政协文艺界别的小组讨论会议正式开始。 按照会议日程,昨天政协各界别首次召开小组会议,审议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由于聚集了多位名人,文艺界别历来人气旺。 2个多小时的小组会议呈现出严肃、锐利的讨论氛围。有批评、有交锋,多位政协委员发言直指履职本身,更不乏对政协履职制度安排的建言。 会议简报不能拔掉委员们的“刺” “政协往往更注重委员们的提案,对于小组会议上的发言重视不够。”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一开口,就提出意见。 他接着说,比如小组会议的会议简报,往往是把委员们发言的锋芒精简掉了,把“刺”拔掉了。领导人往往只能看见会议简报,这就意味着政协委员们的原生态思想也不能被接收到。而这些思考、思想往往是最精彩、最宝贵的,政协委员议政不能只有“言”没有“诤”。政协不是权力机构,也非决策机构,就是要靠这些思考启发人。 在冯骥才发言的同时,会议工作人员敲击着键盘做记录。 记者注意到,记录会被现场打印出来,并递交到发言委员手上,经过委员修改、签字后交还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依据委员意见修改后,形成会议简报。 “委员们多半都有修改意见,毕竟我们现场记录难以穷尽。”现场工作人员说。记者看到,全国政协委员郁钧剑等,都仔细在自己的发言记录上用笔圈勾出了修改意见,增删内容。 要不要让部分汉字重回繁体? 5委员激烈交锋 要不要让部分汉字重回繁体写法?这一个问题引发了政协委员们认真、严肃、激烈的讨论。 全国政协委员冯小刚说,“親”要相见,“愛”要有心,而简体字的“亲”、“爱”恰恰是亲不见、爱无心,丢失了对汉字传统文化的传承,建议选择50、100个最有含义的繁体字重回中小学课本。 “我想提醒一下,其实现在我们使用的90%简体字,在古代就有了,也是非常具有文化传承的。”全国政协委员姜昆说出不同意见。 冯骥才力挺冯小刚:“字体演变与传播速度有关,但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不能丢掉传统。我觉得小刚委员的建议很好,起码要让孩子们认识、知道字体是怎么演变的。” 全国政协委员张国立从文字之美的角度赞成恢复部分繁体字。“漂亮的书法,大部分都是繁体写就,学校给孩子们教一教繁体字,也可以提升下一代对书法的兴趣”。 郁钧剑对此不以为然。 “汉字首先是工具,会认字、写好字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用不着上升为一种艺术!”郁钧剑说。他坦言,自己在以前政协会议时提出过关于繁体汉字的建议,但教育部出具一个函就给打回来了,因为我国有《汉字简化方案》,简单说,恢复繁体字是违规的。 少了一些“握手”“挥手” 还不够 莫言、成龙、宋祖英、赵本山……平日难得一见的文艺界名人都坐在各自位置上,认真参加文艺界别小组会议。 “今年‘两会’增设了会风会纪督察组,少了一些‘握手’、‘挥手’。”全国政协委员尹力说。记者看到,在委员驻地都设有会风会纪意见箱,委员等可不记名反映相关情况。无故请假缺席的,还将被通报。 “从今年全国政协会议开幕以来,委员们基本没有什么私人活动。”全国政协委员励小捷说,“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挺好,来开会就是来履职的。” 尹力建议,光在会上强调会风会纪还不够,政协还要多发挥委员们民主监督的功能。“要在平时发挥监督作用,形成常规性制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