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与一个外国友人参观孔庙,他突然问我:“孔庙既然是庙,为什么没有和尚?”听到此话我一愣,转念一想,这又是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英语中,庙(temple)一般指宗教性的神殿,如希腊、罗马、印度教、佛教的庙宇;而中国的庙宇则有宗教性神殿和祖先崇拜场所之分,前者有寺庙、道观、土地庙、关帝庙、龙王庙等,后者有太庙、孔庙、孟庙、周公庙、颜庙、岳飞庙等等。中国之所以有祖先崇拜并形成一系列家庙,就是源于原始社会血缘关系的遗留和宗法社会的存续。父系氏族社会,父家长统治社会,子女继承其财产,后代祭祀父辈祖先,由此形成了祖宗崇拜。以父家长为统治者,以嫡长子为世袭,以同姓分封为藩篱,构成了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态。 秦汉之后,虽然官僚制度代替了分封制度,但宗法制度保留了下来,祖先崇拜也以家庙的形式流传后世,皇帝祭祀祖先在太庙,其他著名人物则有独立的建筑以供祭祀,如孔庙等,一般在家族祠堂中供奉牌位和画像,这种习惯与西方明显不同,因而造成误解。另外,对亲戚的称呼也体现了这种差异,如伯父、叔叔、舅舅等在英语中统称为uncle,姑姑、姨妈、舅妈等统称为aunt。而汉语则要复杂得多,伯父又可称为大爷,其妻子称为伯母;叔叔的妻子称为婶子,姨妈的丈夫称为姨夫;对下辈则称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等。下一代之间又互相称堂表兄弟或堂表姊妹,弟弟称兄长的妻子为嫂子,兄称弟妻为弟妹;丈夫称妻子的兄弟为内弟或舅子,称妻子的姐妹为大小姨子;姊妹间的丈夫称连襟,还有堂、表的称呼,如堂嫂、表嫂等。此外还有外祖父母、姥姥姥爷、岳父母、高堂、考妣等。之所以称呼比西方复杂,就是因为中国古代需要理清血缘关系的脉络,以定长幼尊卑和血缘的远近,所谓五服之内是同宗,五服之外是同姓。五服就是五代,出了五代,血缘关系就远了。秦汉之后,虽然废除了分封制度,但裙带关系仍然风行,如外戚集团就是皇后或太后任用父兄子侄掌权而形成的利益集团,官场中大小官僚引朋呼类、任人唯亲,形成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中亲戚关系占了相当的比重。民间各阶层各行业也基本如此,血缘关系的远近成为确定用人的首选。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中国的现当代社会,成为与西方差异最明显的特征。 在问候语方面也能体现出差异性。如中国人以前见人打招呼总是说:“吃饭了吗?”、“干吗去?”而西方人则笼统招呼:“Hello!”“Howareyou?”“Goodmorning!”中国人之所以问候得比较具体,除了显示出关系比较亲密外,最主要的是表达关心、关切。在中国古代社会,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传统农业社会中占绝大多数的小农经济极其脆弱,一遇天灾人祸,即遭破产,或逃亡他乡成为流民,或鬻妻卖子家破人亡。几千年来,一般中国人温饱甚至半饥饿的状态使之把果腹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因而见面就问“吃了吗”。而传统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层,各司其职,极少游惰之民,政府的法律打击限制此类人等,民众也蔑视他们,因此大家忙忙碌碌,见面就问“干吗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西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的很多语言习惯发生了变化,如招呼用语基本上不用“吃了吗”等语言,以“你好”来代替。对女士的年龄、体重等隐私也多不再问及。虽然有如此之多的变化,但中国的一些传统习惯仍然顽强地保留着,如家族观念、重视亲情、尊老爱幼、故土乡情等等,看来,中国人的扬弃作风起了作用,吸收精华,摒弃糟粕,保留传统,中国的明天将会更好。 (本文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