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等等。(2014-11-28新华社) 网络语言,顾名思义,它原本就应该起源并生存于网络空间,因此,在便于交流的前提下,生造与改编或者是替代,也就不可避免。然而,它必须考虑到受众的认知习惯与接受习惯,尤其是,当网络语言,已经突破了汉语运用的底线时,我们必须予以扬弃,否则,它不仅造成给我们的交流造成无穷的阻碍,更是严重污染了母语的纯正与优美。作为文化的载体,汉语中的字词句,是最基本的因素。如果听任这些最基本的因素被肆意蹂躏,这势必会影响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前不久,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就是要正视文化的原貌,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经济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因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相关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也正是对以积极的行动践行“正视文化的原貌”这一神圣职责。 而对文化原貌特别是语言原貌的重视,除了我们必须规范对网络语言的使用之用,还应该考虑到流行歌词。一点也不夸张地说,眼下,许多流行歌曲的歌词,对汉语的践踏,与网络语言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些歌词,乍听还有些韵味,却根本禁不住推敲。“圈圈圆圆圈圈”,这样的歌词,除了是刻意在穿凿成押韵,我们唱不出任何美感。至于“把你的手挥在空气里身体的国旗”,更是肆意扭曲汉语的组合规律,其结果只能是,每一个字,大家都明白,而合在一起,则只能让我们听得一头雾水。这种已经超出了“无厘头”的歌词,在一定程度上,是自暴家丑。因为缺少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而只能这样故弄玄虚。这是对歌词的践踏,更是对我们母语的践踏。许多年前,我们所创作的诸如《珊瑚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即便是最近几年的《相约九八》《常回家看看》等,也都是将歌词、旋律、意境与主题完美地融为一体。这样的歌曲,真正能够实现“曲以载道”,从而润物无声。 与网络语言相比,这些歌曲的影响范围与影响程度,都值得社会的关注。因为,这些流行歌曲更容易受到年轻人尤其是少年的喜欢追捧甚至是崇拜,他们在哼唱这些歌曲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受到这种恶意折腾汉语之美的歌词的毒害,因此,我们对此也不能等闲视之。像规范与限制网络词语一样,我们也必须考虑对流行歌曲的歌词的美化。这需要自上而下的引导,更需要歌词作者们强化内功,努力创作声情词并茂的歌曲,为传承民族文化、推动文明建设,写下精彩的乐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