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到陈独秀旧居感受《新青年》回响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光明日报 李晋荣 董城 参加讨论

    
    陈独秀孙女陈红在陈独秀旧居门口。 资料图片
    1918年5月,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发表,由此奠定新文化运动的基石。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箭杆胡同20号,这个富含浓郁老北京历史味道的地址离北大红楼和景山公园不远,即便亲自走入,推门之前也难以觉察出其不凡之处。鲁迅的《狂人日记》即在此地付诸铅字,唤醒国人。
    2015年9月15日,《新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陈独秀旧居完成腾退修缮,《新青年》编辑部也将旧址复原,继续鼓舞着新世纪的青年。
    近30期《新青年》在这里诞生
    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1917年初,陈独秀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来到北京。当时,陈独秀就居住在箭杆胡同20号(原箭杆胡同9号),同期由他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从上海迁到这里。
    陈独秀旧居院落整体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有房屋12间。北院幽静,适宜办公,正是《新青年》的编辑部,南院舒爽宜居,陈独秀日常起居则在这里。1917年初陈独秀带着《新青年》来到这里,1920年2月,为躲避北京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决定离京赴沪,《新青年》编辑部也随迁上海。在这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有近30期《新青年》杂志在这里编辑出版,影响了一代热血青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