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9月11日上午7点30分,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藏族小学的学生身着藏族服饰,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诵读着《三字经》。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甘南草原上,农牧民因听不懂普通话也不会说普通话而“与世隔绝”。如今,这里的藏族学生不仅自己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也影响着身边的亲人讲起了普通话。 近年来,甘肃省语委、教育厅充分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作用,创新工作思路,大力消除一个个语言文字工作的“死角”,所有学校都做到了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在民族地区推行双语教学 来到卓尼县藏族小学,校门口“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的鲜红大字引人注目,教学楼和校园墙上分别用汉语和藏语写着推普标语。 校长鲁毛才让告诉记者,学校实行“双轨制”教学,普通班和民族班分开授课。民族班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藏语为主,普通话引导;三、四年级逐渐调整为普通话为主,藏语辅助;五年级就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卓尼县藏族小学是甘肃民族地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缩影。 以前,农牧区的学校几乎没有汉语言环境,高中毕业生因受汉语水平限制,只能报考民族院校,专业选择方面存在障碍,这成为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工作的最大“短板”。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甘肃省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双语”教学的同时,要求教师必须讲普通话。省语委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甘肃加强了对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基础理论、口语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夯实了民族地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