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的历史比冠悠久。在穴居野处的远古时代,人们外出为了御寒,大张的毛皮披身作衣,小块的柔皮裹头,成了最早的帽。但到了商周时代出现冠以后,中原的汉人反而不戴帽了。《说文》解释“帽”是“小儿及蛮夷头衣也”。小儿未冠,夷狄——周边的少数民族未能冠,故这两种人不冠而戴帽,而中原的庶民则头上扎巾帻。 到了汉代,帽才开始在中原的庶民中渐渐普及,文献中“帽”字也多见了。《汉书·佞幸传·邓通》:“(邓通)以濯船为黄头郎。”因为按照五行观,土胜水,土是黄色,故颜师古注说:“刺船之郎皆著黄帽,因号曰黄头郎也。”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帩头是束发之巾,帽罩在帩头之外。到魏晋南北朝,戴帽已流行。《南史·何尚之传》说“尚之在家常著鹿皮帽”,到他拜大官时,皇帝驾到,百官侍位,好友沈庆之对他戏说:“今日何不著鹿皮冠?”下臣用鹿皮制帽可随意,但不可擅自制作鹿皮冠,否则便是僭越了。《梁书》记载“庾弘远将受斩首之刑,临刑,索帽著之,曰:‘子路结缨,吾不可以不冠而死。’”据说孔子最勇敢的弟子子路在卫国从政失败被杀时,戴着冠,被杀前最后一个动作便是将左右下垂的两条冠带在下巴下面结好。结缨是戴冠的完成动作,戴冠而死,表示自己始终是个正人君子。子路颇有从容就义的气度。庾弘远将被斩首,无法索冠,不得已只能以帽代冠,索帽而戴,虽无缨可结,也象征性地如子路一样“冠而死”。这里看出,戴帽在当时已相当普遍了。 古代人头上的衣饰物很多,按照不同的用途和作用有冠、盔、笠、巾、帽等,总称为“头衣”。帽即便流行,也只是头衣的一种。帽是御寒的头衣。“帽”的初文是该字右上部分的“曰”,它是《说文》的一个部首,作 ,如覆钵之状,正是冒于人首的头衣象形。故其功用是冒覆一物,后有“冒”字。然后用“巾、冒”构成形声字“帽”,巾是一类头衣,合形声表示是一种冒覆在人首的头衣。冒覆就能御寒,故“帽”字的构意就反映了帽的基本形制与作用:它必须密封、整体覆盖,借以保温御寒,如白居易《新沐浴》诗中所谓“裘温裹我足,帽暖覆我头”。这种作用是人们生活的普遍需要,因此,帽是不分男女老少、上下尊卑,都可服戴的头衣。它较为简约、便易,故一般作日用便帽。 虽是便帽,品种也很多,远多于冠。如三国魏晋时的帢帽,起于晋代妇女戴的帷帽,唐代文人雅士喜戴的高桶帽,宋代的席帽,元代的盔式折边帽、四楞帽,明代六合一统帽等,都是曾流行于某个时代的帽式。今天这些名物都已成为历史。但是有一种名帽,古代盛行最久,其名今也熟知常用,这就是“乌纱帽”。 早在南北朝时乌纱帽已作了帝与士大夫的燕居之服。《南史·宋明帝纪》:“事出苍卒,上失履,跣,犹着乌纱帽。休仁呼主,衣以白纱代之。”于是也有白纱帽。唐武德九年太宗下诏天子至士庶百官同服乌纱帽。李白《答友人赠乌纱帽》诗:“领得乌纱帽,全胜白接 。”“接 ”,是唐时文儒喜服之白纱帽。乌纱帽也可省称为“乌帽”。《宋史·杜衍传》:“出入从者十许人,乌帽皂履绨袍革带。”乌纱帽由幞头发展而成,用铁丝构成硬壳骨架,前部成圆帽形,后部高突,左右平伸出纺锤形两叶,帽内衬黑纱,外涂黑漆。此帽式从唐代以来深为百官士人喜服。今日,虽没有乌纱帽,但这个帽名流传下来,不过作为大小官职的代称,略带有贬义色彩。人们常说某领导“不坚持原则,怕丢乌纱帽”,但不可说某人“工作很好,最近有了乌纱帽”。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