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字的积累,铺成一条路,把青少年送进中国文化的怀抱中 如同一把钥匙,汉字为这些孩子打开了中华文化的大门。 看到小懿筠对汉字有感觉,她的父母因势利导,买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虽不明其意,小懿筠却也摇头晃脑念得起劲。随着认识的字逐渐多起来,她开始“啃”大部头。最先读的是有拼音标注的《西游记》,光怪陆离的妖魔世界、匪夷所思的神通变幻,“就像走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这看看、那瞧瞧,一切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后来是《三国演义》,靠着父母指点和自己翻词典通读下来,并喜欢上了单骑救主、一身是胆的常山赵子龙。 这个暑假,高泉瑞也在“啃”一本大部头——《三国志》,手边是翻了不知多少遍已有点毛边的字典。与高泉瑞一同代表新疆参赛的靳开颜,尤其迷恋汉字的精巧,“民间的对联、字谜灯谜、成语接龙等文字游戏,藏头诗、回环诗、宝塔诗等文学形式,无不体现着汉字的巧妙”。 借着汉字的翅膀,这些少年遇见了雄辩滔滔、畅达自然的先秦诸子散文,恢宏瑰丽、蔚为壮观的唐宋八大家的传世名篇;也因为汉字,他们沉迷于李白“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的豪雄奔放,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旷达,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委婉蕴藉。一字一字的积累,铺成一条路,把青少年们送进中国文化的怀抱中。 在人们动辄“提笔忘字”的今天,这些对汉字有特殊情感的青少年,让书写成为一个有美感、有趣味、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启发公众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