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录制现场。资料图片 中国是本书,常读常新。读懂它的途径很多元:当幼童开蒙识字,中华文化的基因便融进其血液里;当汉学家来华访学,他者的眼光帮助我们更好地反观自身……今起,文化版推出专栏“这样感知中国”,寻找体悟中国文化的角度和路径。 ——编者 8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举行了复赛第五场。两支传统强队河北队、广西队平分秋色,各有两人晋级…… 一支笔、一个写字板、一次次奋笔疾书,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舞台上,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和其他国家的180位青少年因为汉字聚集在一起。从笔画到结构,从单字到篇章,借助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观众与小选手们一起重温着汉字里绵延的文化基因,也体会着汉字描绘出的中国模样。 “笑”字令人愉悦,“哭”字像流泪的脸……琢磨汉字妙不可言 对于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二学生罗懿筠来说,她的“汉字故事”从认识自己的名字开始。“刚上小学时,班上几十个同学没一个能认出我名字。”苦恼的小懿筠缠着爸妈问:懿筠,究竟是什么意思?班上一位小朋友姓禤,小懿筠又开始琢磨:为啥小朋友们的名字“长”得不一样?姓与名,都代表什么?探究汉字魅力的种子,自此萌发。 “上中下、人口手,弓车舟、坐立走。”从课堂上学,从动画片中学。一笔一画,一字一词,小懿筠学得认真,写得仔细。很快,她就找到了乐趣,在她眼里,汉字方正有型、字正腔圆,越琢磨越有味。“你看,‘明’字由‘日’和‘月’组成,一看就欣然会意;‘轻’字给人飘浮之感,‘重’字看着就感到沉坠;‘笑’字令人愉悦,‘哭’字像流泪的脸。”汉字让小懿筠觉得奇妙,“真像书里说的,象形字如画,会意字传神。一字一趣味,一词一世界。横竖撇捺,组合变幻。中国汉字,妙不可言。” 与罗懿筠一样,高泉瑞也参加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高泉瑞就读于新疆石河子第十中学,家住西北的她对汉字的交流功用感触很深,“因为高山与河流阻隔,各地有各地的方言,汉字突破了口语的障碍,让中国人有了共同的文化命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