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封建”概念是“误植”吗?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报 倪世光 参加讨论

    在feudalism一词被翻译为“封建”且用于中国史研究的百余年间,国内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近些年来,冯天瑜先生指出,“封建”本义为“封土建国”,中国人在清末民初采用了日本人做法,把feudalism译为“封建”,并通过五四运动、中国社会史论战等过程,把“封建”概念“名实不符”地“误植”在了秦至清朝的历史上。冯天瑜先生之所以批判这样的冠名,主要是基于古今中外的“封建”概念是“通约”的,即中国古义之“封建”与西方feudalism的含义基本相同,用feudalism概括秦至清的历史也就差不多等于把中国古义的“封建”冠在这段历史上。这样的理解是否能够自圆其说呢?
    “封建”与feudalism从根本上相同吗? 
    “封建”与feudalism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各自的原始内涵存在明显差异,只是由于当年的翻译者觉得这两个词义有某种相似性,而把两者结合在一起。
    冯先生详细考察了中文“封建”含义的来龙去脉,而对feudalism的考察则明显不足。feudalism从中世纪拉丁文feudum(采邑)演变而来,在12世纪以前,feudum一词的含义非常庞杂,它既可指以服兵役为代价获得的一片土地,也可以指一座桥梁、一段交通要道、一个渡口、一座矿山、一个市场、一个出租房屋,以及城堡、要塞,甚至某座教堂等。它还可指代某项权力或职位。此外,以服役为条件每年获得的货币也可以用这个词表示。由此看来,作为feudalism的词根,feudum的含义被翻译为“采邑”,就存在着东西方词义的明显差异问题;把feudalism翻译为“封建”,并不等于它们的含义相同。
    经过12—13世纪对采邑法的编辑和整理,以及16世纪对采邑法的深入研究和推广,feudum概念具有了广泛影响力。到18世纪末,feudalism一词被创造出来,并用来指代与过去特别是与中世纪有关的现象。此词出现后,含义不断被补充,逐渐演变成一个内涵非常庞杂的概念,似乎很多权威学者都可对其做重新的解释。
    归纳起来,feudalism一词大体有四种解释: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feudalism,其所指的是“旧制度”中的许多现象,包括专制君主制度、贵族制度以及一切腐朽落后的现象等。二是立足于采邑和附庸制对feudalism所做的“狭义”解释。三是与采邑和附庸制有关的所有社会现象的“广义”解释。四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关于feudalism的解释。在这四种不同解释中,又各自存在许多细微或明显的区别。所以,较之中文古义的“封建”,feudalism概念无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含义的明确度、稳定性、多样化都明显不同。
    冯先生差不多是选择了最接近中文“封建”古义的feudalism“狭义”解释,作为他的论证基础。在此暂不论feudalism的“狭义”与中文“封建”古义的区别,问题的关键是,由于冯先生没有对中文古义的“封建”与feudalism做真正区别,结果把所有持秦至清封建说的学者们也都当成了feudalism“狭义”观点的持有者,甚至也把马克思主义的feudalism与“狭义”的解释混在一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