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构成佛缘词语的语素义由汉语通用语素义引申而出,后来俗解按照引申之前的汉语通用语素义理解该词语,从而产生新的意义或用法,形成同形异构词语。 “念”在佛教传入之前的汉语里通常用作动词,表示思念、想念、思考、忧虑、顾念等义,佛教传入后,“念”引申指心念、意念、信念,当名词用。这个名词义的语素在佛教中还被当作构词单位构造了“念念不忘”这个新词,原义是指把心思意念专注于某个对象,不放弃,不离开,不杂入别的意念。所以这里的“念念”是指“每一个念头”,包括横向的每一个意念,也包括纵向的每一个意念;而“忘”取的也是“离开”“失去”“放弃”之类的引申义。“念念不忘”适用的语境通常与佛或佛教修行相关,强调的是对佛教的信念专一,即所有的意念集中于佛,系联于佛,不离不弃,所以“念念”常跟“心心”相并,“不忘”常跟“无减”“无间”“不离”“无失”等相应。例如(例句中的对象词语划线标出): (1)云:何时处正念无减?善男子如来始从无间道,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观三世一切众生,心行相续,生灭流注,如是知已 (2)齐戒洁己,清心静虑,面西安坐,闭目默然。观想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在西方七宝池中大莲花上坐,其身长丈六,两眉中间向上有白毫一条,八棱中空,右旋转五匝,光明照曜金色面与金色身。次停心注想于白毫,更不得妄有分毫他念,当令闭眼开眼悉皆见之,盖欲 (3)科家慈心太煞,指示叮咛,故云“心心无间理全彰, (4) (5)如是四事(按指佛教的四种戒律),若不遗失,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不遗失”者,谓 (6)“宁舍身命念念不去心”者,谓于前十愿,发坚固心, (7)“愿心连”者,承上以果行因之愿心故,须当 (8)“一心不乱”有二义:一者,事一心。口中执持名号,以心系缘佛声,心心相续, 上述“念念不忘”都是指“每个意念都不离开某种目标”而言,“念念”是名词的重叠使用。与此类似的词语有个“念念相续”,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解释说:“行者所起之心念系住一处而不散,后念继前念,中间不杂余念,即一向专念也。”其中的“念念”也是名词性的。 但从宋代开始,学者们面对“念念不忘”这个佛缘词的词形,却并不一定按照佛缘词的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而是有意无意地按照普通的汉语语素义来俗解“念”和“忘”,于是在非佛教语境下,出现了对“念念不忘”的重新解析,“念”和“忘”成了动词性对立概念。例如: (9)圣人之德必始于念,故曰“帝念哉”,“念兹”者固“在兹”矣。及其念之至也,则虽释而不念,亦未尝不在兹也。其始也念仁而仁,念义而义,及其至也,不念而自仁义也,是谓“念兹在兹,释兹在兹”。……此帝 (10)“帝念哉”者,欲舜 (11)念者, 如果说宋代学者还可能是有意借用佛教的“念念不忘”来阐释《尚书》的微言大义,巧妙地把佛教的“念”和“忘”跟《尚书》的“念”和“释”沟通起来理解,那么后来一般人则可能不再意识到“念念不忘”跟佛教的关系,而认为本来就是宋代学者那样的解释,即“念念不忘”重在体现行为状态的连续性或经常性,其中的“念念”已经不再理解为名词,而是还原为汉语语素的常用动词义“思念”“挂念”,“忘”也还原为常见义“忘记”了,所以在非佛教的语境中,“念念不忘”的构造理据和表达词义被重新解析为“念了又念,总不忘记”。例如: (12)明知你是个薄情郎,我只是 (13)慈恩者,慈谓慈爱。爱子者莫过于父,如庭训求师,通诗习礼,所当供给,不悋家财,情深虑重, (14)大概是太于过于 这样一来,表示记挂思念意义的“ 就该组复合词语的历史而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