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叙实性的本质——词汇语义还是修辞语用(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当代修辞学》 陈振宇 参加讨论

    二、语义学的解释及其问题
    语义学主要用“预设”(presupposition)来解释叙实性。Kiparsky & Kiparsky(1970)认为,动词叙实性的差别来源于宾语小句的预设在句法上的深层结构。利奇(1987:435-437)指出,在一个句子中,一个述谓结构可以看作是另一个的条件,每个谓词的叙实性保证了蕴涵(entailment)关系保持到连锁的最后一节。这就是“叙实性链”(factive chains)。
    (1)主句肯定 主句否定
    a小王知道李四要走 小王不知道李四要走
    b小王后悔没听他的话 小王不后悔没听他的话
    以“知道”为例,设P=“小王知道李四要走”,Q=“李四要走”,则有以下逻辑关系,而它正是逻辑预设的定义:
    (P→Q)&(~P→Q)
    李新良(2014)认为,叙实性源于词汇结构,而词汇结构又反映了词语的概念结构,所以,不同的叙实性其实就是不同词汇的不同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的反映。他认为“后悔”的词义包含了[+已然]、[+反道义]、[+自指]等语义特征,所以它的宾语小句相应地表现出[+已然]的时体特征、多含贬义、主语为零形式或为反身代词“自己”,并且经常出现词语“不该”等。
    词汇语义解读的最大问题是,有时这些所谓的“叙实动词”会失去叙实性,虽然是较少的例子。世界语言中广泛存在“预设否定”现象:当一个命题(语句)已经陈述出来之后,它的预设能否在后续话语中被否认而不会引起矛盾?以下例子被认为是对预设的否定:
    (2)a你别再后悔了!我告诉你,你实际上是已经考上了!
    b我不会后悔没考上,因为我实际上是已经考上了。
    c我一直很后悔自己没考上,可是十几年后我才发现,当时我是考上了大学,却被人顶替了!
    按照预设分析法,上述句子都预设“没考上”,但显然这一命题在后续句中被否认了。Gazdar(1979)等认为,这证明“没考上”根本不是“后悔没考上”的预设,而仅仅是一般蕴涵。一些学者则坚持是预设,只不过预设是可以在后句中被否认的,如袁毓林(2000)。
    Harnish(1970)等则提出另一方面的例子,我们不能说“爱因斯坦不知道蜗牛速度超过光速,因为蜗牛速度实际上远不如光速”,这里前句的预设或蕴涵为什么又不能为后句所否认?难道存在着可否认与不可否认的两种“预设”?实际上,“知道”类也有自己的预设否定问题:
    (3)a我不知道什么“神爱世人”,我不信这个!
    b我不知道鸿渐喜欢谁,也许他喜欢谁,也许他谁都不喜欢。(转引自李新良2014)
    在例(3)a中,当一个人说“我不知道‘神爱世人’”时,难道他不是已经知道“神爱世人”了吗,怎么又会自称“不知道”,这是否是自我矛盾?例(3)b涉及wh疑问句的预设法则:所有使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都有存在预设。如问“他喜欢谁”,则预设“存在某人,是他所喜欢的”,疑问焦点就是问这某人的指称;“我不知道他喜欢谁”虽然回答不出是谁,但我是知道他是喜欢某个人的,怎么可能我又认为他谁也不喜欢(即不存在任何人是他所喜欢的)?!李新良(2014)分析认为,“当‘知道’的宾语小句为特指问形式或正反问形式的时候,如果‘知道’受到否定,其叙实性会向非叙实动词漂移(shift)”,但并未解释怎样漂移。
    “预设否定”的一种类型是“预设矛盾”:在语境中,可以同时存在两个命题(语句),它们的预设相互矛盾,在逻辑上不能同时为真,但在语句中却没什么不合适的,如:
    (4)a我知道上帝是爱人的,“神爱世人”嘛,但我更知道上帝是不存在的。
    b小明知道猪八戒用钉耙,可是小燕所知道的却是猪八戒不用钉耙。
    为什么不同的人,如b中的小明、小燕可以知道不同的、相互矛盾的事,他们可能都是对的吗?有时即使是同一个人,如a中的“我”,也可以同时知道两个相互矛盾的知识,难道这两个知识都是对的吗?“知道”就是“有……的知识”,已经有知识了怎么会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知识?!再来看一个例子:
    (5)——你知道怎么开车吗?
    ——我不知道我是否知道怎么开车。我从前学过,但不知道还记不记得,要试试才知道。
    最后来看一个著名的例子,它正是巧妙地利用了我们对“知道”的迷惑:
    (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秋水》)
    关键两句的译文是:
    (7)a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b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始时的话题,你刚才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等等,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却还来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b是对a而言的,从庄子的话可以看到他已经具有了对预设论的朴素理解,即:当惠施问“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已经预设“惠施知道庄子知道鱼的快乐”,或者“惠施知道存在一定的方式可以使庄子知道鱼的快乐”,那么惠施又怎能否定庄子知道鱼的快乐,说“子之不知鱼之乐”?!但从另一方面看,惠施用的疑问代词“安”(表原因与方式,“怎么”义),的确有“语用否定”用法,即“怎么XP”表示说话者认为“XP”是不可能的,或不合理的;另外,“你怎么知道XP”实际上的涵义是“XP不为真”,即“鱼并不那么快乐”,难道“知道”加“怎么”后变成了“反叙实”的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