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赵林晓 杨荣祥: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16)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民族语文》 赵林晓 杨荣祥 参加讨论

    原文参考文献:
    [1]崔山佳:《近代汉语语法历史考察》,崇文书局,2004年。
    [2]戴耀晶:《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汉语学习》1998年第2期。
    [3]杜轶:《汉语“V得C”结构的起源与演变》,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4]蒋绍愚:《内部构拟法在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
    [5]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
    [6]李临定:《动词的宾语和结构的宾语》,《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年第3期。
    [7]李讷、石毓智:《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3期。
    [8]刘维群:《论重动句的特点》,《南开学报》1986年第3期。
    [9]刘雪芹:《现代汉语重动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刘子瑜:《〈朱子语类〉述补结构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唐翠菊:《现代汉语重动句的分类》,《世界汉语教学》2001年第1期。
    [12]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13]温锁林:《汉语句子的信息安排及其句法后果——以“复动句”为例》,载邢福义主编《汉语法特点面面观》,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吴福祥:《试论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来源》,江蓝生、侯精一编《汉语现状与历史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杨平:《带“得”的述补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古汉语研究》1990年第1期。
    [16]张旺熹:《重动结构的远距离因果关系动因》,载徐烈炯、邵敬敏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7]赵长才:《动词拷贝结构(VOV得C)的形成过程》,第六届古汉语研讨会论文,2002年。
    [18]赵林晓、杨荣祥:《近代汉语“VOV得C”重动句的来源及历时演变》,第十六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10月)论文。
    [19]Givón,1979.On Understanding Grammar.New York:Academic Press.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