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汉语国际教育应重视教师言行营造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翟甜 陈光 参加讨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和深化,我国与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为保证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障各领域合作项目的有效对接和人才建设,我国设立的多种来华学习奖学金,加大了各国来华留学生的比例,并在高校配置、教师资源等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促进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语言文化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近些年来,中国语言文化不但走出国门,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传播开来,而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走进中国高校课堂专门学习汉语或使用汉语学习其他专业。听懂、会用汉语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追捧的新技能,中国也成为新的热门留学国家。
    值得关注的是,与前些年的“汉语学习热”相比,由一带一路建设引发的汉语学习热潮有其个性和特点。如果说之前“走出去”的“汉语热”意味着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到当地人的生活中,那么如今引进来的“汉语热”则意味着外国留学生更和谐地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已经来到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看似身处中国,但由于他们具有更加多元的历史文化背景、较大差异的宗教信仰和不同的教育基础,想要在中国顺利完成学业及身心上的“过渡”并非易事。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的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更多的是多角度、更专业地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以期为未来就业增加筹码。从这个意义上说,从态度到目的,从知识背景到学习动机,从学习时长到学习目标都与之前西方来华留学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现实因素无疑会对整个汉语教学过程产生较大影响。汉语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在面对这些变化时如何应对也必将对教学效果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在汉语课堂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关于如何讲好“一言”、付诸“一行”,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思想的一些主张对规约汉语教师的言语行为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首先,要拥有天下情怀。我国传统提倡“天下无外,不拒他者”的思想。这里的“天下”至少是指“地理、心理和社会制度三者合一的世界”,世界可以和谐共处,长期共存。汉语课堂好比模拟的小天下,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学生在此共同学习汉语,大家能否做到和谐相处,汉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汉语教师作为“大家长”,首先在言语行为上要做到“去中心、去等级”化。虽然教学内容中以汉语知识和中国文化为主,但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对他者文明的尊重,以免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应让学生们用汉语表达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教师的言语行为应让学生感受到无论国家大小、信仰、国家发达与否,在中国都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理解。
    其次,不仅自身能以“世界”的视野去考量问题,而且应鼓励学生置身于更大、更复杂的环境中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不但能够在知识层面平等交流,而且还能在情感层面达到彼此理解。由于宗教、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在汉语课堂中,很有可能会遇到持不同立场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语言或文化知识,互换立场,以更高的境界去理解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就学生表达欲望强的特点,因势利导,及时补充语言知识点。
    教师在构拟汉语课堂的言语行为体系时,还应本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原则,对于暂时无法达成共识的差异性持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从差异中找到共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主食”一词时,学生可能由于饮食习惯的不同而产生理解和使用上的偏误。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饮食文化,谈谈在他们的文化中什么样的食物可以算作主食,并与中国人普遍认可的主食对比,从饮食的共性出发,兼论各种饮食文化的特异性,在差异之中发现共性,以有效解释相关语言点。
    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各自的表述系统和思想主张,中国传统倡导的“天下”思想并非独白或宣告,而是相互尊重彼此欣赏的对话形式。在汉语国际教育的课堂中若能借鉴其思想之一二,将有益于教师言语行为的规范,促进汉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