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伍志恒:夜阑接私语,落月如金盆

http://www.newdu.com 2017-11-13 《长江文艺》 伍志恒 参加讨论


    主持语:
    主持语: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老师和中学语文课堂与人生成长不可分。语文教育专家任翔认为语文也是应对生活的工具,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有过中学语文教育经历的著名文学评论家汪政别出心裁地请了四个作家来给我们上语文课,意在说明文学阅读、语文经验与文学成长关系重大。九零后女孩伍志恒以她兼容张爱玲的别致睿智和胡兰成的脱俗无羁的散文语言,展现了反规范的语文学习和反规范写作可能达到的一种新的语文境界,提供了反思当下中学语文教育的一个实例。
    ——刘川鄂
    今夜,月色倾泻得满地斑驳,心中也似波影颤晃。提笔的那一瞬,我心头微震,无人知我是这般感怀那段早已百转千回的中学时光,数十载的浮影杳杳就这样突兀地散乱在眼前。隔着遥迢空惆怅的岁月、丢弃的人事,却不曾撕碎一分安慰和追念。我的思绪犹如大海里的鱼,亦知今夜仍有,在万水之内暗涌皈依。窗外蝉声繁杂,又有一种零落的寂,似我此时万马奔腾又荒茫无着的心境。
    “弹指”为佛家语,指极短极快的时间。《僧祗》云:“十二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只是有时候,时间快慢长短对某些兀自坚持的事并不具意义。正如我自中学时代就和语言文字结下的善缘,私语化而非功利性叙述始终是我最本真的圆寂。写作唯一的压力,只在于它让我对自己有要求,和他者的期冀回响悍然相隔。剥丝抽茧掉森严戒备的束缚缠绕,我们都是端庄自如的诗人。对中国文字掌握到一定的程度,就能用想象力开阔它的范围。它会随所得者的意识情感而流动,它为人定。这就是语言文字天然去雕饰的生命力及超越性。我了解春色易逝,韶华瓣瓣指间飞落,那又怎样呢?我依然看得见,在烟柳桃花的深处,已是波光粼粼,晨曦惘然。我时常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有时候,不知道表达感情的人,只能写很多很多的字,就像蝴蝶飞不过沧海,没有谁忍心责怪。生命以其丰盛到近乎疮痍的姿态堂而皇之地抽离,缺陷和知足才是灵魂的出口。
    鸟的翅膀在空气里振动。那是一种喧嚣而凛冽的,充满了恐惧的声音。一种不确定的归宿的流动。岁月蹂躏记忆,人往往身不由己地凛冽忘却。记忆消退如潮,难以自制。最终亦只可记得一些脆微深入的细节,它们如白垩纪时流失在地球上的植物,亦是一种遗落。却自有定义和存在价值。我知道我不是一个很好的记录者,但我比任何人都喜欢回首自己来时的路,我不断地回首,伫足,然后时光扔下我轰轰烈烈地向前奔去。风空空洞洞地吹过,一年一年又这么过去。而来年,还要这么过去。我不知道是安稳的背后隐藏着沮丧,还是沮丧里终归有安稳。只是我们,无法找到。
    中学三年,一千多个昼夜交错的窸窣日子就这样摇摇晃晃地过去,百无聊赖地一瞥,已是此去经年,良辰好景虚设。时间这东西,真是禁不住想的。在天圆地方无涯的荒野里追逐,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发现,生命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徒劳。谨慎珍惜还是放肆恣意都一样,反正不管怎么度过,最终都会凄艳地明白,大段好时光,到底还是浪费了。回忆中零碎的黑白剪影永生镶嵌在十二年前那个夏天劈头绽放的地方。春夏秋冬,都会发生很多非同寻常的事。唯独夏天发生的事,我记得最清晰,念念不忘。那些用食指和拇指拉起来以后坚韧的片断,它们在生的奔逝里烧出一片万里晴空。我凭栏远眺,托着腮,朝天看了许久,蓝色是天空的疾病,陈年旧事猝不及防地嫣然一笑。有若花期错落,它开于暮春,她盛于夏初。
    谁能在时间里屹立不倒?这是个光阴斑驳的问题。渐行渐远的花好月圆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论你摊开还是紧握终究还是会从指缝中一滴一滴流淌干净。蓦地使我想起“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这句话。滔滔逝水,急急流年,几十年都可以弹指飞过,回首前尘,恍如一梦。凄凉亦或是喜悦又如何!反正回忆不管哀乐,都有一种悲哀,寒咝咝的,千沟万壑,虽然淡,我怕那滋味。我记得那三年,语文老师的影子和粉笔灰交织在一起,黑白分明,在我的记忆里转圈。我想,那时候的我,是最好的我。我对于语文学习的惯性及浓厚兴趣就是从那时抽丝剥离出的,除却我那一点自以为是的语言天赋,我的中学语文老师留给我的影响,多年以后还在我身上顽强呈现。而今,处在当下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下,没人可以逃过它凛冽的鞭笞与审判。我时常免不了为了“应试”之类的功利目的,不情不愿去学一些四平八稳的写作章法,去码一堆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尴尬文字,大概我们终究会成长为自己曾经最讨厌的模样吧。但在此之前,面对黑暗无边,我用曾经的飞蛾扑火,换来今天手心里握着的一把余温尚存的灰烬。值得庆幸的是,我依然没有忘记,这把灰烬的名字叫做坚守“自我”。
    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这个敦厚无华到近乎于落拓的男人,他的睫毛就像澄澈而伤感的威尼斯。他浓厚细密的声音唤醒了我对文学的相惜之情,他以一句“在我教过的学生中,只你的文字是真能触动我”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我时而乖张跋扈的词不达意,任我如穿堂的风,浅吟低唱,自顾自表达。2006年的夏天如期而至,带着突兀的气息,在城市的每一片斑驳深邃的暗影中招摇经过。这一年市里举办了第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要求为记叙文并传达积极向上的主题思想。参赛流程是先由学校统一筛选,再将老师一致认为优秀的作文送至市里参赛。不可否认,我的内心是孤傲而清高的,一直认为人的情感一旦被展览,就会失真且变味。周围演戏的人就够多了。与其热闹着引人夺目,步步紧逼,不如趋向做一个人群之中真实自然的人,不张扬,不虚饰,随时保持退后的位置。对此类活动我向来鲜少参与。临近截稿日,老师私下找到我,说他欣赏我的文字,这次机会难得,可以锻炼锻炼自己,我应承了下来。那日回家,我连夜写了篇题为《仓皇而过,这世纪末的夏天》的文章,像封昨天的情书,喃喃自语地流露出一段对家教老师隐秘喜悦却注定没着落、挥掷一空的暗恋。喜欢是一种不需要被人证明的虚妄,它是一厢情愿的事。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当旧日落幕了,我心记取的,仍是过往的温柔。可以想见,由于题材的“敏感”,加之整篇文章不是规范的记叙文,不能使人一眼就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举被多数老师枪毙。你知道,差一点没得到,会让人不忿,而差得很远,就会让人平静。在我决定写这份心事时,就料到了结果,可我只愿写心底响彻过的声音,这是我难以为继的固执。一个月后,当得知我竟获得了全市作文比赛第一名时,内心除了欣喜,更多的是漂浮着的层层疑云。不是没被老师们认可么,怎么送去比赛的?之后又过了好久,在与一个老师谈话时,她不经意透露,原来当初是语文老师排除众议,认为真正好的作品不能因为所谓的规矩就被埋没,坚持把我的作文送去市里参赛。当时,我听见我的身体里刮起一阵狂风,它尖锐地呼啸着,穿透了我的身体,穿透了我的视觉跟听觉,那就是因感谢而生的热流吧,我知道的,那一定是初中以来,疯狂的沉淀在我身体里的对老师的感谢。
    初中的语文课堂,是我得以自由伸展的激荡空间。我的作文时常被语文老师在课上朗诵,这份微不足道的光荣却支撑起我整片整片迟慢而平和的骄傲。他没用“记叙文六要素”一类应试作文的标准话语将我囚禁在桎梏里,奄奄一息,如困兽犹斗。我越过他古老的肩头,水远山遥的微笑望到几千里外,惊心动魄地飞翔,那边城灯下有我心的故乡。我喜欢心如静水地自由写作,安适得好像青灯古佛度余生的寂寥。这是一场没有终止的流浪。像我这样一个人,总以难题的形式出现在别人的情感里交着怪异不安的因素。我手写我心,我的言语世界里有往事的缺口,有幻想的抚摸,有诺言的悱恻,有失望的痛痕。那些和我擦肩而过的人群,他们令我充满警觉,怂恿我不断与之挥手告别。深不可测的曲折跌宕,尖叫着碾成渣,烧成灰,灵魂的表达没有声音,唯独语言,有说不出的坚毅决绝。我的中学时代像白炽光一样悠悠地从我身上覆盖过去,后来,老师在我的毕业评语上写道:海棠初醒,花容愈媚。你的文字绮丽动听,正如你的人。这于我如箴言般的片语,不时萦绕于耳,响彻至今。轻谧得好似当年,进入我心房时,像春风与春草的轻微触碰。那一年,春草新生。
    语言这个东西,其实就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从萌动,到发育,到成长。有童年时代,有青春发育的时候,也有成熟期,也会生病和衰老,里面卖弄着无数人思想最精髓的部分。对于早期的语文学习,鉴于自身微不足道的经验,我认为症结点不在于苦口婆心地鞭策,拿纷繁芜杂的条条框框将原本完满充盈的个性化表达付之一炬,生硬地给每个人套上相仿的模具,终究只能让人忘了如何优雅洒脱地去学习、书写,酿造一堆战战兢兢的乏味深渊。语文教育重在疏导启迪,该发生的事情都会在某个摇摇欲坠的时刻发生,无需勉强。而且,我深信不疑的是,文学本身有它独有的气质,它仿佛是一丛生于闹市的翠竹,在尘喧中隐逸着自己的青青翠色。“一点寒中绿,微蜷土下根。寸丝山野气,虚对往来门。”世间好物总予人这样亦远亦近的距离。况且悠悠中华文化是何等的优渥、深厚,如一趟奔腾不息的莽莽长河,我们如一位小小的渡河人,要从无边的一岸到无际的另一岸,心似湖泊,自知是站在岸上观水的人,一条小舟行过,即使纵身扑入也不过划开一道波线,怎样渡过都相差无几,能掌握多少内质?更何从得知水的深浅。渡河时辰未至,人,无力穿越,只能观望。于管窥一豹间,觅得一丝踪迹,学到一点皮毛。单是这点静默的昭示与诱惑,就足以令我在语文的学习中马不停蹄地疲于奔命,不休不止。
    生活若给我无数张面孔,我永远选择最神秘有深度的一张去触摸。一直以来,我就钟爱中国文学和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那是一段段郁郁葱葱、丰茂秾丽的极盛时代,即使终逃不过历史的循环反复,却仍是一种壮大的美。除了正史、名著,我还读过很多野史和所谓的闲书,它们让我感到生命中恰如其分的愉悦,这些都慵懒绵延地为我日后的语文学习供给着养分。由于审美旨趣的差异性,我又更偏爱清朝一些,它是“夕阳无限好”的遗憾之美,总给人一种戚戚然却长久萦绕心头的恍惚之感。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不是不知何事萦怀抱,而是知道也无能为力。解得开的就不叫心结,放得下的又怎会今生今世意难平?月有阴晴圆缺,世事难得圆满。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光明和晦暗,如日如月,执障与觉悟,一体同源,它终将被人证得。有些遗憾,像飞雪一样在身体里猝然涌现,倏然消失。只是时间不能回还,我们得到或失去的,都像是已经深深打下去的树桩,如何能视而不见。世事翻转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
    邂逅一个人,眼波流转微笑蔓延,黯然心动;邂逅一本好书,如同在春之暮野。不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种吊诡的陈词滥调,但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更会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中学语文学习经验是我后来体悟语言文字隐秘的源泉,它是流逝岁月中的顽石,时间可以把它打磨得玲珑剔透,但它从来不会被真正遗忘,是我冗长情感链条里最深邃的内核。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