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7日) 我今天也是作为自愿者——不过是“老年自愿者”——的身份来参加会议的。我之所以愿意促成“首届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作文竞赛”活动的开展,是因为主办者北师大“农民之子——中国农村发展促进会”的计划书中的一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与同样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其他成长在公立学校的同龄孩子一样”,打工子弟“他们有权利”,“挺起胸膛,大大方方地站在领奖台”,“展示自我,证明能力”,发出自己的心声! 这里的“权利”两个字非常重要。我们通常说的“弱势群体”之“弱”,不仅是物质贫困,更是权利的贫困。——这也许是更为根本的。 长期以来,这些为北京市的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农民工,他们的孩子却没有享受教育的权利。——记得几年前我最初接触北师大的“农民之子协会”时,他们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想去打工子弟学校支教,而这些学校都没有取得合法的地位。现在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已经超过400余所,学生人数超过了15万人。应该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但农民工还是“沉默的大多数”,还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现在,我们就从他们的孩子着手,通过作文竞赛,让社会倾听打工子弟的心声。作文题是“北京——家乡——梦想”。那么,我们就来听孩子们讲述自己家乡的故事,讲述他们来到北京的感受,以及他们的梦想。这不仅是讲述,更是一个证明:他们也是中国的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做梦,更有权利大声说出自己的梦想,而且说得不比任何孩子差! 于是,这次作文竞赛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尽管城市里的各式各样的作文竞赛人们已经厌烦了,但打工子弟的作文竞赛,却是第一次。——这“第一次”,既让人兴奋,又令人感到辛酸,同时也在提醒我们成年人:对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我们是欠了债的。什么时候,打工子弟可以随便参加城市里的任何文化、教育活动,以至不必为他们单独举行这样的竞赛,我们大概才能心安。 同样处于权利贫困状态的,还有孩子们的老师与校长。他们几乎是在社会舆论关注的视野之外,但却是付出最多的一个群体:不仅要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更要在几乎是一无所有的条件下为培育这些孩子而耗尽心血。因此,他们更有理由和他们的学生一起站在领奖台上,受到理应得到的尊重。 这次活动,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打工子弟学校联合起来,让打工子弟团结起来,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我想,这正是一个关键:最根本的,是要让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老师、学生自己“站立”起来,去争取属于自己的权利。我们——包括青年自愿者所能提供的,只是朋友的帮助。 但我仍要谈谈发动与组织这次活动的青年自愿者,这些默默工作的年轻的大学生们。这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的青年群体。北师大“农民之子”的同学告诉我,到2004年5 月,全国各大学已经成立了120多个支农社团,北京地区已达30多个,他们利用寒暑假和“五一”、“十一”长假下乡开展支农调研、支教扶贫活动,此外还开展日常的三农知识讲座与培训。今年暑期一部分北京学生社团组织了“西部阳光”活动,把支农、支教与西部地区的开发结合在一起。关注城市农民工和他们的子弟,也是支农、支教活动的一个自然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一段摸索,许多青年自愿者逐渐将工作重点放在乡村建设的实验点上。可以说,一个“关注农村,塑造自我,建设新乡村”的热潮正在中国的大学校园悄悄兴起。这些年轻的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表明,他们不是人们所担心的“自我中心的一代”,而是有理想,有大的生命关怀,有奉献精神的一代;同时,他们也是中国的新乡村建设运动的生力军。无论从中国新一代人自身的发展,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发展来看,这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群生气勃勃、大有希望的年轻人。 今天到会的还有新闻媒体的朋友,我也想借此机会,发出这样的吁请—— 请关注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 请关注他们的老师、校长; 请关注我们的青年自愿者! 当代文化研究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