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八脚词是明代八股文一种少为人知的异称。该文认为“脚”这个术语起源于宋代文章学,它是宋人分析文章的特殊术语,指一种具有并列意义的层次和结构形态。“八脚词”这个名称透露出八股文与宋代儒学、宋代考试文体具有某种关联的消息。 【关 键 词】八股文/八脚词/脚/宋代文章学 一 文体的名称,往往反映出文体的体制或文体用途的某些特征。在中国古代文体中,异名别称最为繁杂的恐怕是八股文了。它又被称作四书文、经义、制义、制艺、时文、时艺、时义、八比文等等。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八股文在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特点,同时也可窥见其源流的复杂性。 在明代,八股文另一个异名是“八脚词”,这个名称则比较少为人所知。明代沈承《即山集》卷4“策”《文体》曰:“我国家以八脚词甲乙材杰,格主俳偶,义主训诂,几令轩昂跌宕之士无繇见长。然自开科以来,名世伟人往往多繇此着脚,而垂世雄文往往多由此下手者,何也?是乃所谓就寻常体中能为不寻常者也。”(注:以上引文据国家图书馆藏明天启刻本沈承撰、《毛孺初评选《毛孺初先生评选即山集》。另外,《古今图书集成》之《文学典》卷181“经义部”亦引沈承《文体策》。)这里明确说明当时国家以“八脚词”选拔人材,我们从上下文的语意看,这种“格主俳偶,义主训诂”的文体无疑就是指八股文。沈承认为,“八脚词”在明代是寻常文体,但名世伟人却能用这种文体写出垂世雄文来,因为他们“就寻常体中能为不寻常者”。 另外,明代凌义渠撰《凌忠介公集》卷5《友声序》曰:“词称八脚,小中现大。作述之际,理数存焉。追圣贤之咳唾,拓豪杰之心胸。时寐然而形丧,寻涣然而神兴。此作者之事也;通他心于我心,状纷纠而难理。眷蔼蔼以相迎,耸专专而独语。此选者之事也。”[1](P440)这里虽然没有直接用“八脚词”这个名称,但考虑到这篇序用的是四六语体,所以“词称八脚”,说的实际上也就是“八脚词”。他所说的“作述之际,理数存焉。追圣贤之咳唾,拓豪杰之心胸。时寐然而形丧,寻涣然而神兴”,正是当时人们心目中八股文代圣贤立言的写作体制与构思特点,所以,“词称八脚”所指的文体明显也就是八股文了。他之所议是关于八股文之写作与八股文之编选两方面的高妙与艰难。 那么,“八脚词”之称究竟出现于何时呢?由于文献有限,我们目前只看到这两段相关文字,难以准确地判断,只能是大致地估计。凌义渠和沈承两位都是晚明人。《江南通志》卷166载:“沈承,字君烈。太仓诸生,少负隽才,工诗古文。一时声名甚著,然年未四十卒,所著有《即山集》。”[2](P792)沈承的生平记录很少,清人娄东无名氏所著《研堂见闻杂记》(注:来新夏谓此书作者为王家桢,字予来。见《清人笔记随录》,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第95页。)云:“吾娄前故有沈君烈者,名承,亦才士,试辄高等,三居第一,声价蔚起,四方高才,皆与结社,竟于甲子下第,死。年四十余,未几,妻薄氏死,一子襁褓,天如张公,时为诸生,怜而育之。……君烈受知学使毛公,后出抚吴中,知其已死,损金刻其诗文,今《即山集》也,千百年后,犹知有君烈其人者。”[3](P691)可知沈承和张天如(溥)是同时人,沈承于“甲子下第”应为天启四年(1624)。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人,天启乙丑(1625)进士,官至大理寺卿,李自成冲陷京师,凌义渠自经死。福王时追赠刑部尚书,谥忠清,清廷赐谥忠介,死时52岁[4](P6852)。凌义渠少以制义知名,极为世所传诵。从上述材料看来,沈君烈与凌义渠的生活年代非常接近。 上述材料是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关于“八脚词”最早的记录,据此我们推论,“八脚词”之称至迟在晚明时期(大概是天启与崇祯年间)已经出现,但在当时似乎是不很流行的说法。不过,到了清代,这个名称仍有人使用。如清人曹斯栋辑《稗贩》卷5“墨义”条云明洪武:“十七年太祖与刘基定制,文须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又号八脚辞。”[5](P227)“八脚辞”与“八脚词”是相同的。 二 本文的意图主要并不在于论证明代人以“八脚词”为八股文之异称之一,而在于想通过“八脚词”这个异称进一步研究其渊源与文体特点。“八脚词”一词虽然不太出名,但却是渊源有自,颇有内涵的,可以说这个名称透露出八股文与宋代儒学、宋代考试文体联系的消息。 从文章学的角度看,“脚”这个关于文章结构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宋代。宋代儒学与文章学的关系非常密切[6]。宋儒读书,讲究虚心涵泳,熟读精思。朱熹主张读书首先须循序渐进,一本一本地读,每书都要系统地学习,“其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乱也”(《朱文公文集》卷74),“且如一章三句,先理会上一句,待通透,次理会第二句、第三句,待分晓,然后将全章反复细绎玩味”(《朱子语类》卷15)。朱熹主张读书必须反复琢磨,周密思考,虚心涵泳,他的读书法与文章学是相通的。他对于经典的分析,就经常使用“脚”这个术语。《朱子语类》中所录甚多,例如:“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如程子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分明自作两脚说,但只要分先后轻重。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7](卷9,P148)这里所说的“自作两脚说”是指“涵养”与“进学”两方面内容。又如:“惟是那‘君子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耕也,馁在其中’一章说得最反复周全。如云‘君子谋道不谋食’,是将一句统说了,中央又分两脚说:‘学也,禄在其中;耕也,馁在其中。’又似教人谋道以求食底意思。下面却说‘忧道不忧贫’,便和根斩了。”[7](卷24,P592)这里所谓“分两脚说”是指“学”与“耕”两方面内容。 《朱子语类》卷139“论文上”曰:“如今时文,一两行便做万千屈曲,若一句题也要立两脚,三句题也要立两脚,这是多少衰气![7](P3322)所谓“时文”意谓时俗之文,在当时主要是指与应付科举考试相关之文。朱熹的强烈不满正好说明讲究“立脚”是当时士子写作应试文章普遍存在的现象。 宋人文章学著作也多次使用“脚”这个概念,如魏天应编、林子长注的《论学绳尺•论诀》曰:“吴行可曰:掉头体似折腰而非折腰,似双关而非双关。折腰则缘上意而生语,此不缘上意而别生语。于收拾处方牵上意而入文也。双关则平分两脚,意要偶,语要齐,有似破义中以一脚收。此虽两脚,意不要偶,语不要齐。不须中生一脚,但以下脚收上脚也。”[8](P84)又曰:“提起六件事,若分为六脚即太冗直,若分为两脚即太长。惟是分作四脚,不长不迫。使不知此文格者,不道四个,其与周劝帝某事一也;便道四个,是岂有异于周之言哉?惟公高人,故分作两脚道,段段变文不同。”[8](P87) 由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学绳尺》的版本都不是宋人原本,绝大多数是明人所刊刻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论学绳尺》中所用的“脚”会不会是明人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和习惯加以改动和增加的呢?从现有宋代文献来看,《论学绳尺》所用“脚”一词,并非孤证,自南宋以后,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普遍性。当时的时文讲究“脚”是有确证的,上举朱熹之文即是证据。《论学绳尺》一书所用“脚”一词,数量非常多,除了在《论诀》之外,在该书注中用“脚”来分析文章的尚有20多则。而且从上下文来判断,与原文相当和谐,难以用其他术语来代替,可以看出“脚”是贯穿于全书分析文章时所使用的基本术语,不可能是后人一时所能窜改的。此外,在其他宋人批点的选本中,也出现“脚”的用法。比如王震霆编、迂斋批的《古文集成》卷48录苏东坡《三槐堂铭》,在该文“善恶之报至于子孙”与“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两语中间也有“转入下一脚”的注语。据《四库全书总目》考证推测,《古文集成》一书的版本应为南宋理宗时代的版本。如此则可证《论学绳尺》所用的“脚”非明人所增改,实为宋人所用的术语。 从朱熹、《论学绳尺》与《古文集成》等评语看来,“脚”是南宋时期文章学的一个常用术语。 三 宋人文章学所用的“脚”一词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在引用朱熹的说法时已略作解释,现再以魏天应编、林子长注《论学绳尺》中的“脚”为例详加分析。 《论学绳尺》卷2黄万里《见知闻知如何》(注:此题出于《孟子•尽心下》:“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云: 道在则圣人亦在也,岂必见圣人者为知,而闻圣人者为不知耶? 譬夫帆沧海者知海,处穷谷者未必知。苟知海者水也,则海在吾目中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庐岱岳者知山,居汙泽者未必知。苟知山者石也,则山在吾掌上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亲夫圣人者知圣人,后乎圣人者未必知。苟知圣人者道也,则圣人见于羹墙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海者,水之深;山者,石之富;圣人者,道之会也。(原评:以三句总上三脚,文有法度)[8](P159~160) 原评中的“三脚”明显是指“帆沧海者”、“庐岱岳者”和“亲夫圣人者”这3个使用排比句式的、意义联系密切、结构相对并列的小段落。 《论学绳尺》卷4黄道深《郭林宗何如人》(注:此题出于《后汉书》卷98《郭太传》:“或问汝南范滂曰:‘郭林宗何如人?’滂曰:‘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吾不知其他。”)云: 尝观林宗之为人矣: 名震乎京师,则京师知其为人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才冠乎太学,则学校知其为人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君厨俊及之名,表表乎相高,则士君子又知其为人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同舟之仙,众皆望之。角巾之折,人皆效之,则匹夫愚妇亦知其为人矣。(笔者按:此为一脚) 夫京师知之、学校知之、士君子知之、匹夫愚妇又知之(原评:结上四脚,文有法),则举天下之大皆知其为人矣![8](P258) 原评所说的“四脚”就是以上“名震乎京师”、“才冠乎太学”、“君厨俊及之名,表表乎相高”、“同舟之仙”4个小段落,其段末“知其为人”是相同的,它们的意义与结构也是相对并列的。 从以上诸例可以看出,“脚”是宋人分析文章的特殊术语,是文章结构划分的1个单位量词,指一种具有并列意义的层次和结构形态。“脚”的具体含义近似于文章学中的“段”,但两者又不太一样。“段”通常是由数句组成的,而“脚”则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数句。“段”与“段”之间意义是相对独立的,而“脚”与“脚”之间存在着并列意义的内在联系。 四 为何叫“八脚词”?从词义来看,股就是大腿,“八脚”与“八股”意义是相近的。八股文和八脚词都是指文章中间主体部分四对八段之意,画龙点睛地指出了该文体独具一格的特征(注:事实上,八股文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绝不是“八股”或“八脚”所能概括的。参见拙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第13章《明代八股文》第2节“八股文之形成及基本结构”,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第256页。)。 八股文从文体来看近于传统文体中的论体, 是对儒家经典的体会、阐释和发挥。从语体来看,八股文综合了中国古代骈散两种语体:八比是骈体,而其他则是散体,由于八比是八股文的主体,所以八股语言的主体是骈体。但这种骈体与四六骈文又有很大的区别,它的句式又是散文化的,而不是四字句与六字句的组合。八脚词对偶的这种特色,正是与宋代文章学中“脚”一语的含义相关。 在宋代文章学中,“脚”与“脚”之间既意义独立,彼此之间又互有关联。“脚”与对偶相类,但又有所不同——对偶句是偶数句子,而“脚”却比较灵活,句数可偶或奇,可多可少;对偶句必然是句与句之间句子结构相似,但“脚”与“脚”之间句式既可以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同的,比如上引《论学绳尺》卷2黄万里《见知闻知如何》即为“三脚”,但也可以不同,像《论学绳尺•论诀》所说的“此虽两脚,意不要偶,语不要齐”。再如《论学绳尺》卷4黄道深《郭林宗何如人》,四脚之中,前二脚一样,后两脚不同。所以“脚”与“脚”之间的“排偶”注重的是内在意义的并列关联,而不是外在的语言文字形态整饬。“脚”与“脚”之间,可以是骈对,但不严格要求骈对,更主要的是意义上的并列。 再以《论学绳尺》卷5林駧《禹入圣域而不优》(注:此题出于《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臣闻尧舜圣之盛也,禹入圣域而不优。故孔子称尧曰大哉,韶曰尽善,禹曰无间。”)为例: 禹亦自知其不唐虞若也。 故其胼手胝足,其视垂衣拱手而天下治者为孰优?(笔者按:此为一脚。原评:此两脚先用禹事织尧舜事) 誓师振旅,其视不战而屈人兵者为孰优?(笔者按:此为一脚) 击壤之老,不知其帝力;康衢之童,不识而顺则。 其视六府三事,人得以歌其功者为孰优?(笔者按:此为一脚。原评:此一脚先用尧舜事来织禹事) 吁!尧舜之圣,其天也。若禹则其犹人矣乎![8](P299) 以上共三脚,就是3个段末含有“孰优”段落,前两脚的写法相同,第三脚的写法又有变化,但三段同样是以禹和尧舜相比的。 与宋代文章学的“脚”相同,“八脚词”的对偶是相当灵活的,可以比较严整,也可以非常随意,我们以艾南英的《心之官则思》为例,其起首两脚是: 是故: 耳之官在听,而思其当听与不当听者,则心之官在焉,然非曰一明乎心之官,而所以当听与不当听之理,遂了然吾前也。 目之官在视,而思其当视与不当视者,则心之官在焉,然非曰一明乎心之官,而所以当视与不当视之理,遂了然吾前也。 这一二两脚对仗是非常工整的。但其中股是: 当万感纷纭,而天君内应,此时谓之心仍其官则可,谓之得思则不可。何也?百虑撞扰,未始不与众交驰也。夫惟惺然者不昧,而后吾始能有思。而是思也,乃足以宰众感矣。 当一事未形,而内自撄攘,此时谓之心仍其思则可,谓之非物交物感则不可。何也?独睹中涵,未始不与众俱疚也。夫惟洞然者无累,而吾始谓能思。而是思也,果足以杜众诱矣。 三四脚的对仗已经不甚工整了。到了五六脚: 盖耳目之役,以气动也。心之思,亦以气应也,均是气耳。惟官在思而惕之以思,则以理驭气,而行乎感应之途而无差。 耳目之官,于吾身为视听之职也。心之官,于吾身亦腑窍之列也,均是形耳。惟官在思而宰之以思,则以性治形,而握乎明聪之主而不乱。[9](P552~553) 五六脚不但对仗非常不工整,连字数都不相同,实际上这是作者有意的追求。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明代“八脚词”名称的出现与宋代文章学影响关系密切,而且可以说,从形态上看,“八脚词”也是受到宋代科举文体的影响而形成的。 《四库全书总目》卷187《论学绳尺》一书提要谓:“其破题、接题、小讲、大讲、入题、原题诸式,实后来八比之滥觞,亦足以见制举之文源流所自出焉。”所言甚是。关于八股文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10](P242)。当然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八股文起源关系最为直接的是宋代的科举文体。《论学绳尺》一书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宋代科举考试文体对明清考试文体的影响。除了《四库全书总目》所说的“破题、接题、小讲、大讲、入题、原题诸式”之外,《论学绳尺》中的“脚”对明代“八脚词”名称和形式的形成也同样是有影响的。明人把八股文又称为“八脚词”,正好透露出八股文与宋代考试文体交相联系的消息。 【参考文献】 [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1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中国野史集成(第37册)[M].成都:巴蜀书社,1993. [4]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四库未收书辑刊(第3辑第28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6]吴承学.儒学与评点之学[A].华学(创刊号)[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7]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8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51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0]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