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其人其作 卡勒德·胡赛尼 提起阿富汗,人们脑海里通常会浮现“9·11”、“本•拉登”、“基地”等一系列与“恐怖主义”密切相关的词汇。然而,近期,一位美国文坛新秀通过其作品,虽然没有彻底改变阿富汗在人们眼中的负面形象,却至少让人看到了阿富汗这一神秘国度鲜为人知的一面:苦难深重的万千民众,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他就是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 有趣的是,文学创作并不是胡赛尼的本行。现年42岁的胡赛尼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其父曾担任过前阿富汗政府的外交官,母亲是当地一所中学的教师。少年胡赛尼喜读文学作品,尤其是波斯诗歌。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胡赛尼举家逃往法国,次年移民美国,寻求政治避难。来到美国后,胡赛尼苦学英文,勤于读书,在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医学系获得硕士学位,后获得医师资格,现居加州执业。 2003年,胡赛尼出版处女作《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一鸣惊人,并随即掀起一股全球性的“胡赛尼热”。小说以倒叙的笔调为开端,通过叙述者阿米尔之口,成功地再现了他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哈桑的动人故事。阿米尔生性懦弱,缺少阳刚之气,期望能通过赢得风筝大赛,得到父亲的宠爱。哈桑勇敢果毅,作为阿米尔的仆人,他忠心耿耿,开口会说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阿米尔的名字。冬日里的某一天,在年度风筝大赛上,哈桑和阿米尔“力挫群雄”,击败了所有的风筝。按照当地习俗,斗风筝者的最高荣誉在于追回那只被最后斗败的风筝。为了帮助阿米尔获取最后的胜利,更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for you, a thousand times)的承诺,哈桑不顾一切、奋力去追那只象征胜利的“蓝风筝”。为了守护阿米尔的战利品,哈桑遭到了一群街头少年的凌辱、甚至鸡奸。虽然这一切都被躲在一旁阿米尔看在眼里,但他没有勇气站出来阻止这一切,相反,他选择了逃跑。赢得风筝大赛的阿米尔虽然得到了父亲的宠爱,但他依然嫉妒哈桑分享父亲的关爱,于是对其栽赃陷害,终究还是将哈桑从父亲的身边赶走了。多年后,移居美国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为了赎罪,也为了重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他回到了阔别二十多年的阿富汗。在得知自己与哈桑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的真相后,阿米尔愧疚无比(为自己,也是为他的父亲)。他历尽千险万苦从塔利班手中救出哈桑的儿子,并将之带往美国,立志将他抚养成人。 小说凭借精巧玄妙的叙事结构,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震撼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便获得如潮好评,夺得一系列文学大奖。为了证明自己的成功不是昙花一现,胡赛尼在出版《追风筝的人》一书之后,随即埋首创作自己的第二部小说,甚至还为此去阿富汗寻找素材。时隔三年,2007年5月22日,企鹅图书旗下的著名出版机构河源出版社(Riverhead Books)在全球同步发行胡赛尼的第二部力作《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372页)。该书一出版就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广发关注,《出版周刊》、《纽约时报书评》等纷纷发表书评,认为《灿烂千阳》是一部“揪人心肺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摄人心魂的故事”。 如果说《追风筝的人》以男性的视角,探讨了男性世界或父子、兄弟之间的默默温情,那么《灿烂千阳》则以女性的视角,诠释了女性世界或母女、姐妹之间的生死情谊。该部小说以苏联入侵、反苏杰哈德、塔利班专政为背景,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妇女凄婉动人的一生。 小说共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玛丽雅姆的故事。玛丽雅姆是赫拉特市一个电影放映商与其女仆的私生女,被驱逐在城外的一处窝棚居住,与母亲相依为命。电影放映商偶尔会为母女二人送来一些日用品和小礼物,向玛丽雅姆一边讲述外面的世界,一边吹嘘自己对她的疼爱。玛丽雅姆不顾母亲的警告,疯狂地崇拜起自己的父亲,期望可以成为他家庭的一员。15岁那年,玛丽雅姆逃离了窝棚,逃离了母亲,来到城里父亲的家,但遭到父亲与其家人的拒绝。母亲也因为失去玛丽雅姆,上吊自尽了。悲痛欲绝的玛丽雅姆,走投无路之下,被迫接受父亲一家的安排,嫁给了比自己年长三倍的修鞋匠拉希德。拉希德思想因循守旧,且患有严重的厌女症。他视玛丽雅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让她穿上黑色罩袍(burqa),从头到脚把她包裹地严严实实。玛丽雅姆仅仅能透过眼前一小块网纱看到外面的世界。玛丽雅姆在第一次怀孕期间,也曾得到拉希德短暂的呵护。由于几经流产(流产九次),玛丽雅姆几乎失去了生育的可能,拉希德对她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漠粗暴,直至大打出手。 小说第二部分讲述的是另一位女性人物莱拉的故事。莱拉出生在喀布尔,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开明人士。父亲是大学的一名教授,对莱拉宠爱有加,让她向男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对她传播自由、民主、爱国的思想。莱拉与邻家男孩塔里格青梅竹马,产生了爱情。虽然塔里格在一次爆炸中丧失了一条腿,但他依然出色地担任着莱拉的护花使者,任何欺负莱拉的坏孩子都会遭到塔里格有力的回击。但是,莱拉童年的快乐还没有延续到头,厄运便接踵而来,莱拉的亲人相继离她而去。随着共产党人与苏杰哈德之间斗争的不断升级,莱拉的两个哥哥在战争中不幸丧生。恋人塔里格因为战争,也因为父亲病情恶化,举家逃往巴基斯坦。正当莱拉与她父母也准备逃亡的时候,一枚火箭弹袭来,莱拉的父母双双被炸死,那年莱拉只有14岁。 在小说第三部分,即小说最精彩的部分,玛丽雅姆和莱拉这两个不幸的女人出人意料地走在一起,成为“一家人”。昏迷数日的莱拉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邻居拉希德的家里。拉希德为了让莱拉成为自己的小老婆,撒下弥天大谎,称莱拉深爱的塔里格已经在巴基斯坦的难民营中不幸病死了。与众多的阿富汗女孩不无二致,莱拉所面临的选择不是沦落为街头妓女,就是饿死。万般无奈之下,为了腹中她与塔里格的胎儿,她只好嫁给了拉希德。可怜的玛丽雅姆,因为莱拉的到来,因为莱拉的怀孕,在家中显得越发没有地位,因此她对莱拉的敌视态度可想而知。由于莱拉的宽容及她女儿的出生,让玛丽雅姆最终与她达成了和解,认识到她们都是命运多舛、多苦多难的女人。在她们带着莱拉的女儿试图逃亡巴基斯坦未果后,拉希德更是加强对她们的“暴力管制”,但此时的玛丽雅姆和莱拉已经结成同盟,她们共同抵制拉希德的“迫害”。数年后,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莱拉在喀布尔遇见了来找寻她的塔里格,两人相见,千言万语,泪流满面。至此,拉希德的弥天大谎,也终于真相大白。在得知莱拉与当年“旧情人”的碰面后,心胸狭隘的拉希德怒不可遏,对莱拉大打出手,几欲闹出人命。危急之际,玛丽雅姆挺身而出,杀死了拉希德,救下莱拉。更感人肺腑的是,玛丽雅姆坚持让莱拉和塔里格带着孩子们远走高飞,离开阿富汗,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她独自一人承担了所有的罪名,走上刑场。 小说的第四部分即结局部分,首先讲述了莱拉和塔里格在巴基斯坦穆里的生活。他们在抵达穆里的当天晚上就结了婚,远离战乱,远离硝烟,生活恬静而幸福。在得知塔里班政府倒台,阿富汗战争结束之后,莱拉耳边不禁回响起父亲在生前的谆谆教诲:“战争结束时,阿富汗会需要你”,于是她决定回到祖国,参与重建。回国后的莱拉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她去了玛丽雅姆的出生地赫拉特,看看玛丽雅姆成长的窝棚,还在玛丽雅姆的好朋友那里看到了玛丽雅姆父亲在生前写给她祈求原谅的信件。第二,她做了孤儿院的老师,向孩子们教授知识,传递爱心。 论及自己的两部作品,胡赛尼说:“就某些方面而言,创作《灿烂千阳》要比《追风筝的人》更让我满意,因为它是一个更为复杂且猜不到结局的旅程。” 小说中充满了色彩浓烈的女性主义关怀。玛丽雅姆与莱拉出生在女性地位底下的社会,后又嫁给患有严重厌女症的丈夫。她们不仅需要穿上具有侮辱性质的黑色罩袍,掩盖她们的美丽,而且饱受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她们的丈夫拉希德说,“在我这里,不允许诅咒、尖叫、恳求和嚎叫,每日只有例行的打与被打。”可贵的是,玛丽雅姆和莱拉在父权暴力面前,选择团结、选择坚强、选择反抗,改变了她们母亲一辈逆来顺受的思想和做法,大胆地追求自由、幸福和爱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玛丽雅姆在莱拉及其孩子身上找回了自己失缺的母性。在举起铁锹打死丈夫拉希德的一刹那,玛丽雅姆身上的女性意识彻底觉醒,这次她要决定自己的人生道路。 小说另一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恢宏而又哀伤的背景设置: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苏联入侵,到八十年代的苏杰哈德统治时期的穆斯林战争,再到九十年代塔利班统治时期的内战,前后跨越三十余年。在这长达数十年的动乱不安中,阿富汗百业荒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唯一给读者带来一丝慰籍与希望的是,面对残暴,书中人物精神力量的不可战胜性。 作者:尚必武 刘爱萍 本文原载于《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