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第二部分集中记叙了西山的怪特以及作者游览西山时所得到的独特感受。对1、2段的内在联系,孙琮说:“盖昔日未见西山,而今日始见,则固大快也;昔日见尽诸山,独不见西山,则今日得见,更为大快也。”所以作者在这段中便在“始得”二字上下功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是说,因为坐在法华亭的西亭上,望见西山,才指点着它,认为它很怪特,不问寻常。这几句交待了始得西山的日期和缘由。作者是坐在法华寺休息时偶然望见西山的。这里的“望”字大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味道。“指、异”是两个动词。“指”,指点江山;“异”,本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异之”,“以之为异”,认为西山很怪特。这句中两个动词后面跟了一个宾语“之”,代西山。如果说上段最后一句“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是从反面紧扣了题目“始得”二字的话,这里的“始”字就是正面扣题了。这是第一次正面扣题(是全文第2次点题)“遂命仆人……穷山之高而止。”是说,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再沿着染溪往前走,砍去树丛,烧去茅草,一直走到西山的高处方才停止。这几句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1、交待了西山所在的地理位置,欲登西山,须先渡过湘江,再沿着染溪往前走。“缘”,沿着。2、说明西山是人迹罕到的地方,因为西山长满了杂树和茅草,从而说明了攀登西山非常艰苦,必须砍除草木才能前进。3、作者不仅客观地叙述了登山过程,在叙述中又反映了作者的心情。这几句与第1段里的“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非常相似,但动作节奏更加急迫,因上文写的是平时的游览,只是一种无明确目的的漫游,而这次看到西山以后,是有目的的追求,心情急不可待。“穷山之高而止”,大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经作者这样一写,似乎本来非常艰难、曲折的登山过程,显得非常轻松、便捷了。“攀援而登”一句,是说,我攀援着登上西山。略作交代,下面就集中描绘西山的“怪特”。对西山的怪特分三层写的:(1)先写初登山顶时所见的景色。“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是说,伸开双腿席地而坐,眺望四周,就看到附近几州的土地,都好像在我坐席下面一样。“箕踞”,“箕”是“踞”的方式,两腿伸开像簸箕形状坐着。“踞”,坐。“遨”,本是遨游。这里遨游不是指身游,而是指目游,用眼睛来观望。“箕踞而遨”,是写登上高山时那种随心所欲的姿势,表达了舒展的心情。这心情当你登山到达山顶时,会体会到的。“衽席之下”,就在眼前、近在身边的意思。作者感到已经和永州临近的各州的土地都离得很近了。这当然是一种直觉。所以这一层是写初登西山所见之景色。由于没来得及细看,只能是在山顶上一刹那所得到的直观感受。极目四周,也暗示出西山的高竣气势。(2)写细览所见的众山之景。西望众山时“其高下之势……莫得遁隐。”是说,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有的深狭,有的低凹,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千里的距离仿佛仅在尺寸之间,群山聚拢紧缩,层层堆叠,都尽收我的眼底。“高下之势”,是说西山与众山一高一低的形势。登上西山之顶,俯瞰众山,就看到了种种不同的形态。众山是怎样的呢?有的是“岈然”,形容山与山之间的谷地深狭的样子。“洼然”,写山谷低凹的样子。“岈然”“洼然”是一种描绘,而“若垤若穴”是比喻。“垤”,小土堆。“穴”,小洞穴。这几句是分别来描绘众山的不同形态,而后面两句是写群山整体的景观。“尺寸千里”,是说非常广大的地方有千里之地,在山顶看下去,仿佛只有尺寸那么大小。“攒蹙”,聚集、紧缩。“累积”,山峰重重堆叠。作者仅仅用了“攒蹙累积”四个字,就精微地刻画出了群山的整体形象。这众山就像缩小了的盆景,整个景物尽收眼底,一览无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古人说“登泰山而晓天下。”写众山之小,又进一步突出了西山高竣的气势。此时再把观望的视线向远处推移就看到了“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这几句是青山和白水相互缠绕,远处和天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浑然一体。这(3)层是写远景。“萦、缭” 都是动词,缭绕的意思。白的水青的山相互盘绕,渐渐地向远处延伸。“外”,向外,向远方。“际”,动词,相交、相接。即白水青山与天边相接,好一派景象。由于浑然一体所以说“四望如一”。这里作者用了最简单的线条“一”,又用了最简单的色彩“白”“青”却写出山水那种浩瀚景象,深远的意境。这种气象和意境,只有登上极高的山顶,才能看得到。所以这层也写出了西山的高竣。 以上三层,描绘的角度不同,但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没有一种是正面写西山的,都是在写西山以外的众山、其它的山。无论初登西山时所看到的“数州之土壤,衽席之下”,还是西望时看到的众山的不同形态,或者是远望时所看到的大自然浑融朦胧的气象意境,都显示出了作者所置身的西山的高竣。这就是作者所体会到的西山“怪特”之处。“怪特”就怪在这里。作者写西山并不是为了精确的表达、描写出西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泉一石如何,而着重表现的则是西山非凡的气势,所以才采取了这样一种侧面烘托的办法,用西山与众山对比来表现它的高竣,艺术效果比较明显。在描绘了西山高竣之后,又加了一句议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这是说,然后才知道这座山的高峻特立,不与其它众山是同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呢?可以说自此才真正认识西山独特之美。并以“高竣怪特”为美。“然后知”是暗点“始”字,是第三次点题。表面看“是山之特立”,是对上面所写的西山之高竣的概括小结,这当然不错。但“不与培塿为类”却带有主观评论的话。“培塿”指前面所说的众山。西山与众山有着大小、高低之别,所以不是同类。这里好像有某种寓意。我们联系柳宗元当时政治所处遭遇、现实的处境,是否可以把这里所描写的西山的高峻看成是一种对自已的卓然特立的影子,对自己不愿意同小人为伍的刚正不阿做的气质的一种写照,是对个人品格、气质的写照。如果这样理解是正确的话,那么这段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实际上是曲折而含蓄的反映了作者的人格之美,表现了一种战斗的精神。作者写山水不仅写出山水的形态来表现客观,还要写自已游览山水时的感受。但也有人认为是作者感叹自己与独立天地间的西山一样孤独。 文章最后一节,着力表现“始得”西山时的那种喜悦和游览西山时的那种独特感受。“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这是说,我神思悠然地与天地之气相通,而不能知道它的边际;心情舒畅地与大自然共游,而不知道它的尽头。“颢气”,广大,指天地自然之气。“俱”,一起,共同,这里是动词。“与颢气俱”,是说人与天地之气在一起、共存。“悠悠乎”,悠悠然,写人的神思飘忽。“涯”,指天地之气的边际。“莫得其涯”,广大得无边无际,这是用来形容颢然之气的。“造物者”,大自然。“洋洋乎”,洋洋然。心情舒畅的、自由自在的。“穷”,尽头,这里指大自然的尽头。这几句话,庄子讲过,庄子是用来形容一种逍遥游,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而柳宗元借来表达自己登上西山顶峰时所得到人与大自然的亲近感。表达这样一种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受,比较恰当。请注意,这里写了游览西山经过和感受,题目中的“游”字有了。题目里的“宴”字,还没有得到落实。下面“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这就点出了题目里的“宴”字了。这是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昏昏沉沉地进入醉乡。“引”,动词,拿过来。酒在中国文人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它实际上清是一种精神发酵剂,它可以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颓然”,形容精神难以支持、醉态的样子。“就”,接近、将要。由于人昏昏沉沉进入醉乡,精神恍惚,不知不觉天慢慢暗下去,“不知日之入”,不知道太阳已下山。“入”,指太阳落入地平线下。接着写太阳下山后的黄昏景色。“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这是说,昏暗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也看不见,我还不想回去。“苍然”,暗黑色。这里用来形容黄昏时的天色。“至”,来到。因天黑下来时,总是远处先看不清楚,然后近处才看不清楚,所以说“自远而至”。似乎暮色也有形体,像自远处走近一样。“至”,到达某种程度。“至无所见”,直到什么也看不见。即天色全黑了,还不想回去。这表达了作者对西山景色出于一种无限留恋的心情。前面读到平日游览众山时,是“觉而起,起而归”,是兴味索然,没什么味道。而游西山不欲归。这一对比就表达了此次游览西山的心情非同一般。在酒的作用下,加上暮色的特殊环境气氛,就使作者的精神达到了一种升华的境界。他不仅观赏到了山水的美丽,而且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是说,心神凝聚,形体仿佛已经消散,与大自然才物融为一体了。“心”,指人的精神,“形”,指人的身体。“心凝”,人的精神高度凝聚专一。“形释”,形体消散,失去。此听似乎不再感觉到自身形体的存在,精神脱离了形体,和自然才物融成一体。这最能表现作者游西山后的精神解脱,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作者游西山所得到的“独特”感受。物我同一,即忘掉了自己肉体的存在,也就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忘记了内心的恐惧,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宿。正是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才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是说,然后才知道我以前没有真正游览过,而真正的游览是从这次开始的。此句与本文题目正面照应并点题。“向”,从前,过去。指上面写的平日的游览。“未始”,未曾,没有。“于是”,从此。指游览西山。这两句在结构上呼应了前面的内容,从正面收束了全文。这是第四、五次点明题目中的“始得”二字。文章始终围绕“始得”二字来写,点题照应,足见本文构思之新巧,结构之严谨。“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因此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这件事。这一年是公元809年。“志”,动词,记录、记载。这句交代了写作的原因及写作时间。这种交代都是为表示游览西山给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为表郑重其事才大书特书的。 该文艺术上的鲜明特点,可以说代表了《永州八记》的共同特色。 一、抓住特征,形容尽致。 一篇山水游记首先要给人直观美的享受,这就要抓住客观景物的特征来加以精确的表现。清末古文家林纾就曾指出过这一特色,“穷形极相,物无遁情,体物直到精微地步矣。”(《柳文研究法》)“体物精微”,是说作者具有非凡观察景物的能力;“穷无极相,物无遁情”,是说他具有卓越的表现景物的能力。在绘景状物方面,柳宗元有很高的造诣。如写众山形态,“蚜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虽只略略几笔,但写出了从特殊视角观察所得的物象特点,真有屈长江大河于杯水坳堂之中的笔力。又如写自己居高临下看到的自然山水的气象和意境。“萦青缭徊,外与天际,四望如一。”则侧重表现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写出自然山水的气象,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艺术想象空间。再如写夜色降临时自己的感受。“苍然暮色,自远而至。”立足于自身视觉感受,写出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视象变化,摹写情景微妙入化。 二、文有诗境,含蓄不尽。 山水游记除了表现山水的美丽之外,还要有一定的抒情性,用美好的情感来感染读者。该文做到了情景交融,既有画意,又有诗情,里面都有感情的抒发。如第1段写昔日游众山,着重表现作者游山时,欲淡然弃世但又十分压抑的心境意绪。第2段写西山之高峻,置身霄汉之际似乎若有所悟,接着又写主客观相契合的心理感受,描述了陶醉于大自然之中所达到的物我同一的忘我境界。作者以自己游山水时的心境变化作为贯串全文的感情线索,处处奇景与奇情交融。读此文,我们随时都会感到作者感情的变化,始终有一个抒情主人公在存在。这样,该文就有了含蓄不尽的诗歌一样的意境。 三、自我比况,寄慨遥深。 好的山水游记,还要给人以理性砌的启迪。柳宗元在文中不仅写了山水之美,也写出了人格之美。他在自然景物上面寄托了个人的身世、遭遇、感慨、品格,把景物人格化了。他是拿自然山水做为自己品格的一种写照,表达了一种顽强的战斗个性。山水之美与人格之美,在文中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这点对我们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如文章开头“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这种抑塞难谴的感情,伴随他游西山的过程,故一当看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的壮观时,不禁胸襟为之一畅,郁情为之一舒;在写景中陡然插入一句议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这就透出信息,告诉读者这是作者自我比况,是作者在困厄不幸的境遇中仍要顽强的表现出自己不甘沉沦的个性,是耻与小人为伍的卓然特立的人格的写照。我们可以这样铣,柳宗元笔下的山水,往往是人格化的自然,它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能启人深思,明辨事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