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诗文鉴赏 >

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陆永品 参加讨论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腥膻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婺州永康(在令浙江省)人,是辛弃疾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的思想、人品、性格都很相象,词风也十分近似。
    这首《水调歌头》是陈亮为即将出使金国的章德茂写的。“大卿”是对他官衔的尊称。“使虏”指出使到金国去。宋人仇恨金人的侵略,所以把金称为“虏”。
    这首词采用通篇议论的写法,言辞慷慨,充满激情。词的上片紧扣“出使”的题目,下片的议论站得更高,触及了整个时事。
    “不见南师久,谩说北群空”两句,概括了章德茂出使时的形势。“南师”指南宋军队,由于南宋朝廷对金国实行妥协投降政策,南宋军队已经很久没有向敌人发动进攻了,这就越发使金人感到南宋政府怯懦好欺。“谩说”就是休说。“北群空”是用“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的典故。原意是说,伯乐善识马。他一过,好马都被选出,冀北的好马就空了。这里以马群中没有良马比喻朝廷上缺乏人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主人由于好久没有看到南宋军队的进攻,于是便胡说南宋整个朝廷都没有人材了。
    在这种形势下,章德茂出使金国,困难实在不小。在敌人面前要做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是不容易的。陈亮深知此点,于是便给朋友鼓劲。从“当场只手”到上片结束,都是作者鼓励章德茂的话。“当场”指章德茂出使,会见金国统治者的场合。“只手”,古代有“只手擎天”的话,指章德茂象只手擎天那样能够独立支撑危局。“毕竟还我万夫雄”是说经过较量,章德茂必能恢复我国使臣作为万夫之雄的形象。当时出使金国的人有的在敌人的威胁下屈服了,这里是赞美章德茂是能够恢复不屈服的英雄形象的。
    “自笑堂堂汉使”以下三句,是说章德茂心中充满了做一个堂堂汉家使节的正气,有着威武不能屈的崇高节操,就象那浩浩荡荡向东奔流的黄河流水,是任何力量也屈服不了的。“自笑”,自己会意的一笑,是乐观主义的表现。“得似”,好象。“依旧”,依然、仍旧。“且复穹庐拜,会向藁街逢”是说:你暂且到金人宫殿里去拜见一次吧,总有一天我们会制服他们,把金贵族统治者的脑袋挂在藁街示众的。“穹[qióng]庐”,北方少数民族用毡搭成的圆形帐篷,这里喻指金人的宫殿。“藁[gǎo]街”,汉代长安城内外国使臣集中居住的地方。汉将陈汤出使匈奴,曾把不服管理的郅支单于杀了,回来要求把单于的头挂在藁街,作为对“犯汉”者的惩戒。
    上面那些话是陈亮对友人的期望,也表现了一个爱国者藐视强敌的豪迈气概。正因为这样,当他注视现实时,朝廷的投降政策就更使他愤怒不已,于是他便在词的下片发了一通义正辞严、慷慨激昂的议论。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三句,是指千百年来养育了我们的祖国大地,在这里主要是指北中国。尧、舜、禹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都、壤、封就是国都、土地、疆域的意思。面对着大好河山,作者痛心地问道:“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意思是说,在这片孕育着汉族文化的国土上生长着的伟大人民当中,总该有一个半个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志士吧!紧接着“万里腥膻[shān]如许”以下三句说:可是为什么现在祖国的万里江山到处都被金人蹂躏,到处都是难闻的羊膻味?我们伟大祖先的英灵究竟在哪里?祖国的磅礴正气什么时候才能压倒敌人的邪气而贯通于天地之间?作者的这一连串责问,完全是针对朝廷上的主和派而发,在他的心目中,这些主和派是不折不扣的千古罪人。“耻臣戎”指以投降敌人为耻辱的爱国志士。“戎”指戎狄,这里就是指金人。“如许”,如此的意思。
    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抗金事业的信心。“胡运”,金国的气运。
    “何须问”,即不必问的意思。“赫日”指中午光线耀眼的太阳。这两句是说:金朝的气运已经快完了,它的灭亡是肯定的,因此不必多问,而宋朝却象太阳刚升到了中天,前景是很辉煌的。
    从陈亮的这首词,我们可以看到南宋抗金派词的一个特色:充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这种词使人振奋,使人鼓舞,带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的气息。
    原载:《唐宋词选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