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06年的银幕与荧屏,从反映基层生活的电影《马背上的法庭》、电视剧《插树岭》到展现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我的长征》、电视剧《雄关漫道》;从人物传记式的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陈赓大将》到思想艺术与商业运作俱佳的电影《云水谣》、电视剧《乔家大院》等――这一年,我们在影院中、在电视机前观赏的国产影视剧不仅数量大大提高,而且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在这批社会反响甚佳的影视作品中,有一些共同特点:作品无论取材古今远近,无一不对当下有所观照;思想情怀的表达,无一不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完成;又无一不是制作精良,进而为作品的艺术性、观赏性再添华彩。 着眼当下:体现“大”情怀 “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相信爱情的存在,《云水谣》却刻画了四个人物和他们的忠贞爱情。同时又没有停留在‘小情小调’上,通过人物表达的是家国情怀。”影片导演尹力说道,“‘小爱’的身后是‘大爱’,‘小我’的身上叠加着‘大我’。‘尽精微,至广大’,怎样通过前景的小人物投射出社会历史的广阔,由具体的影像达至形而上的叩问,成为贯穿《云水谣》创作始终的命题。” 可以说《云水谣》是一部爱情片,但人物的悲欢离合只是前景,后景是海峡两岸、朝鲜战争烽火洗礼的历史视野,浑厚而深远。 历史剧《乔家大院》取材于我国历史上的晋商风云。人物穿的是旧时衣裳,住的是昔日院落,然而主人公乔致庸的命运沉浮,无处不彰显着“诚信”二字的分量和勤奋开拓的为商之道。联想到时下经济热潮带来人文精神的诸多缺失,《乔家大院》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塑造了一个足以为后人反思鉴戒的标杆。现实题材剧《西圣地》的主人公则是一代石油工人。他们的创业故事于艰难中孕育崇高悲怆,如同一部展示民族精神的浮雕,刻画出忍辱负重、忠诚于祖国的献身精神。 电视剧《插树岭》虽然定位于农村轻喜剧,但也并非止于东北风式的调侃。“改革开放已经30年,农民问题在这时应该会成为社会的焦点之一,我们通过剧情来反映工业反哺农业、建立农村免费医疗点与希望小学等现实问题。”制片人、吉林市电视台副台长李建平介绍这部戏的创作初衷。这部电视剧的主创人员出于多年来对现实生活题材的敏锐观察,形象地表现了这一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关注。 润物无声:塑造“小”人物 家国天下的情怀、长征精神的延续,综观几部2006年影视代表作,可喜之处不仅在于主创者将创作的参照系立于当下,弘扬崇高与富有张力的民族精神,更在于这种精神内核的塑造与传播,不再是以往“口号式”的图解或“高大全”人物的推出,而是让普通百姓成为主角,通过他们平凡而醇厚的生命体验,将创作意图润物无声般地传递给观众。 影片《我的长征》是导演翟俊杰第三次拍摄长征题材。史诗般的长征精神如何在镜头中展现?翟俊杰选择了“以小见大”。“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所谓“小”就是以基层人物为主体,领袖人物让出主角的位置。于是,我们此次看到的长征,是十五岁小战士王瑞的长征。通过他的视角,既再现了湘江突围、遵义会议,也映衬出长征的气势磅礴与艰苦卓绝。取材相同的电视剧《雄关漫道》也走了相似的路线。秋妹、蒋晓玲等一批红军普通指战员的形象成为主体,他们的战友情、骨肉情、恋人情感动了观众,也牵出了长征历史,避免了“编年体式”的结构与不无生硬的主题展示。 电视剧《诺尔曼·白求恩》的主人公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伟人,但全剧的着眼点也放在了“小处”。这里所呈现的白求恩不仅是人们所熟悉的那个英雄,还是一个有孩子气的顽皮、有无可奈何的绝望、有气急败坏的焦躁的性情中人。通过各种细节的描摹与点染,一个个性深刻而丰富的白求恩出现在了屏幕中,也正因为这个人物的生动甚至不够完美,而越发让人亲近他、敬佩他、怀念他。导演杨阳所期待的“拍摄该剧不仅为了怀念,更是对一种精神的呼唤”才自然而然的实现。 《西圣地》也突破了“塑造完美人物”的旧日藩篱,以人情人性为出发点,塑造了令人信服的第一代石油工人形象。《插树岭》反映的是转型期的东北农村,让作品不仅为农民观众带去欢乐,还能有所启示和借鉴,只有塑造好人物。据李建平介绍,主创人员不仅在剧本写作阶段体验生活,在拍摄过程中,也不断把故事讲给当地村民听,让村民们提供修改意见。正是一个个真实细节,塑造出了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电影《云水谣》,因为要在一个多小时内展示海峡两岸60多年的跨度,其成败的关键更在于主人公的选择与塑造。为了刻画好几位主要人物的立体肖像,影片调动了很多艺术手法,以细腻的笔触洞察人物的内心深处。尹力说,“在西藏展开故事时,我们并不强调自然环境的艰苦,而是突出表现那里的蓝天圣湖,营造一个宗教般的人物活动环境――进而与人物至善至美的情怀相统一,传达一种几近纯净的情感。” “三性”统一:让艺术说话 如果说“大情怀”是2006年影视优秀之作的脊梁,让其顶天立地而震撼观众、警醒当下,那么“小人物”和他们的真实故事就是进一步完善了作品的血肉之身;深刻的开掘、精良的制作,则最后为这些作品画上了完满的句号,牢牢地将观众锁定。 数字技术的运用丰富了创作者的想象力,创作者的精品意识又进而完善了镜头画面与剪辑节奏,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我的长征》中的湘江战役等场面,从色调到光影的精心运用为观众带来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云水谣》更是国内首次成熟全面地运用“数字中间片”技术,影片仅后期的调光调色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终我们看到“以棕红点以明黄,怀旧而不旧的情绪凸显半世纪前的台北风情、土黄色点以土红色孕育战场上的爱情、明快的黄绿浅色洋溢着50年代西安的热情……”其清晰度与色彩的饱和绚烂,都是以往国产影片所难以达到的;《乔家大院》画面的唯美、《雄关漫道》凝重底色上的诗意烂漫,同样得益于制作人员的精益求精。 回顾2006年影视优秀作品,虽然主创人员取材的内容和资源的平台各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地征服了观众,其成功的“秘诀”值得回味。而这共性之外的多样化风格与取材,对于我国影视生态的健康发展,也同样需要后来者的发扬。 原载:《人民日报》(2007-02-02第04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