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金星璀璨 辉映荧屏——全军电视剧“金星奖”20周年回眸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马维干 参加讨论
一年一度的全军电视剧“金星奖”已经评了20届,它真实地记录了军队电视剧创作所走过的20年历程,我有幸亲历了这20年艰难而又光荣的每一个瞬间,回眸往事,总结过去,感慨很多。
    一
    中国电视剧从1958年开始,至今已经发展了50年。军队电视剧创作起步比较晚,1981年原武汉军区胜利话剧团拍摄的《背琴人》,可以说是第一部电视剧。198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我是海燕》,可以说是军队文艺单位拍摄的第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1983年和1984年空政话剧团拍摄的《紧急起飞》《强行起飞》先后获得了当年的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军队和地方合作拍摄的电视剧还有《欧阳海》《高山下的花环》《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凯旋在子夜》等。
    1987年6月27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前夕,总政文化部在京举办了全军电视剧汇映和评奖,从前几年军队各文艺单位创作拍摄的电视剧中评选出《闪光的年华》《远离发射场的地方》等9部优秀作品,这是军队电视剧的第一次评奖。那时,我刚从八一电影制片厂调入总政文化部,根据部、处领导的安排,分管电视剧创作,参加了这一次评奖的组织工作。军队电视剧评奖每年一届,从第7届开始正式命名为“金星奖”,并设计了奖杯,一直延用到现在。“金星奖”对军队电视剧创作起到了很好的凝聚和指导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创作的繁荣和队伍的壮大。
    “金星奖”20届共有299部电视剧获得各类作品奖,134人次获得优秀编剧、导演、演员等单项奖。翻阅历届的评奖纪录和获奖作品名单,可以清晰地看出军队电视剧创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轨迹。前几届获奖作品大都是中、短篇电视剧,南京军区、海军、第二炮兵等电视艺术中心拍摄的电视剧如《汉家女》《蓝色国门》《永恒的沉默》《为导弹筑巢的人》《姊妹坡》《豫东之战》等成绩比较突出,不仅播出受到了欢迎,在全国电视剧评奖中也获得了“飞天奖”和“金鹰奖”,为军队电视剧赢得了初步的赞誉。1993年,济南军区拍摄的少儿长篇电视连续剧《少年特工》在中央电视台和许多省市电视台播出,以尚武的精神、天真的童趣和奇特的故事,吸引了广大电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成了少年儿童一时最喜欢的电视剧。
    1994年,海军的《潮起潮落》和成都军区的《雪震》奠定了军事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的地位。前者以一个海军军官一生的坎坷命运及家庭成员的成长变化,打动了亿万观众,可以说是开了军事题材亲情戏的先河;后者集剿匪、民族矛盾于一剧,戏做得好看,是一部军事题材情节剧的上乘之作。其后,《七战七捷》《英雄孟良崮》《黄土岭1939》《大渡桥横铁索寒》《济南战役》等革命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以及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天路》《士兵今年十八九》《迷彩天兵》《大漠丰碑》《驱逐舰舰长》《有这么一群兵》《小哨所》等电视剧,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壮大。1997年,《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的出现和受到的好评,已经显示出军队电视剧的创作实力。
    特别是《突出重围》作为2000年开年大戏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直面当代军事变革、塑造新型军人形象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同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了《波涛汹涌》《壮志凌云》《女子特警队》《惊涛》《光荣之旅》等6部军事题材长篇电视连续剧,掀起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热潮。从此,军队电视剧步入了国家电视剧主力军的行列,占领着重要的一席之地,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其后,军队电视剧制作单位不仅和中央电视台及省市电视剧继续保持着很好的合作,也吸引了各类影视文化公司和社会资本的介入,军地电视剧制作单位联合打造了一批优秀作品,每年都推出几部非常有影响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如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DA师》《导弹旅长》《归途如虹》《沙场点兵》《石破天惊》《炊事班的故事》,以及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庆祝建军80周年和纪念彭雪枫诞辰100周年重点打造的 《八路军》《雄关漫道》《井冈山》《彭雪枫》等,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激情燃烧的岁月》《亮剑》《士兵突击》更是因为推出了石光荣、李云龙、许三多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军事题材电视剧的高潮,创造了军事题材电视剧的辉煌。
    二
    纵观20届“金星奖”的几百部作品,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艺术品格,积极宣传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以优秀的艺术形象鼓舞官兵士气,培育社会正气,提升民族精神。这些年,无论是“大辫子戏”泛滥,还是“戏说”风盛行、涉案剧扎堆,不管市场上某类剧怎么叫好,军队电视剧创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方向和艺术品位,以优秀的军事题材作品形成一个个亮点,引领时代风气。《突出重围》后的中国电视军事大片一播再播,激发人们关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激情燃烧的岁月》后形成了红色记忆的热潮,一批带有怀旧色彩的电视剧作品频频出现。《亮剑》产生的“亮剑精神”更是影响到了各个行业,敢于亮剑的英雄气概铸造了坚强和刚毅的民族精神。《士兵突击》从网络开始流传,并且受到各层次观众的欢迎,一个普通士兵许三多以及他的成长经历牵动着亿万观众。这些都在荧屏上刮起了一阵阵强筋壮骨、扬眉吐气的“军事题材风”。
    2、积极配合重大节庆日,在革命历史题材上进行深入的开掘。军队电视剧制作单位抓住重大节庆日的创作机遇,量身定做,适时推出有纪念意义的电视剧作品,如庆祝建国50周年暨海军成立50周年的《波涛汹涌》、庆祝空军成立50周年的《壮志凌云》、及时反映98抗洪抢险的《惊涛》、庆祝香港回归5周年的《归途如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八路军》、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的《雄关漫道》、庆祝建军80周年的《井冈山》、纪念彭雪枫诞辰100周年的《彭雪枫》等。这些电视剧遵循历史剧的创作规律,在表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着力塑造人物形象,深入开掘历史事件和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精神,力求寻找当代观众对历史的认知点和共鸣点,不仅艺术地再现了那一段“史”,而且写出了那个时代和历史人物身上蕴含着的“诗”,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向党、国家和人民军队一个个重要节日献上了一份份厚礼。
    3、敢于直面现实,努力反映中国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成就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进程,在现实题材的创作上不断突破并实现新的超越。这20年,正是我们国家和军队快速发展的时期,军队电视艺术工作者积极投身到部队重大军事斗争和重要任务中,积极投身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积极投身到基层官兵中,用镜头画面和声音记录时代的足迹,反映中国军队和当代军队创造的丰功伟绩。《驱逐舰舰长》《长空铸剑》《导弹旅长》《国家使命》《神舟》《热带风暴》等电视剧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个军兵种的时代特点和精神风貌。特别是《突出重围》,直面新军事变革中矛盾,塑造想打赢谋打赢的中高级军官的艺术形象,不仅引发军事理论、战争观念上的思考,也带来了军事题材文艺创作的一次重大突围,其后,《DA师》《沙场点兵》《战争目光》等都成功地表现了部队正在进行的军事训练和军事演习,显示出电视艺术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和对战争以及国家安全的思考。这些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可以说全方位、多侧面地展现了当代中国军队的发展和进步,成功地塑造了不同于以往文艺作品的新型的军人形象。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电视艺术家直面现实、敢于揭示矛盾的勇气,以及准确把握时代精神、驾驭矛盾冲突的能力和艺术技巧,使得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在表现现实生活方面,有了不断的创新和突破,有力地推动了军事题材文艺创作的进步和发展。
    4、着力对艺术形象的塑造,丰富军事题材文艺作品的人物画廊。作为文艺类作品的电视剧,无论什么主题、什么题材,最终是要塑造好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实现创作者的主题立意、思想和艺术追求。《潮起潮落》的历史贡献在于它第一次以一个人物的命运和家庭的悲欢离合,勾勒出时代的风云变幻,使它既具备了亲情戏的特点,又具有史诗剧的品格。鲁明宽40年的坎坷生活,他和简小荷之间丰富曲折的情感,以及他和周桐各自鲜明的个性,打动了当时众多热爱这部剧的观众。《和平年代》中的秦子雄不同以往电视剧作品中那些牺牲奉献、渴望理解的军人,他第一次以职业军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他坚信只要还有一个军人存在,这个人就是他秦子雄,而恰恰让这个为了战争而生的职业军人背着战争的硝烟走进了和平年代,走进了歌舞升平的都市,走进了经济建设的特区,他的矛盾、他的奋斗、他的心路历程,是那个时代军人的真实写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无论是他当团长时的争强好斗,还是他离休后的顽固倔犟;无论是在战场打仗,还是谈婚论嫁,都显示出他不同于别人的独特个性,他的整个生命都充满了革命战争年代的那股“激情”。《亮剑》中的李云龙个性更独特,他敢打敢杀、敢作敢为、无所顾忌,显示出英雄的气质,但也带点我们在以往文艺作品中英雄身上不太多见的霸气甚至匪气,他敢于亮剑的“亮剑精神”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是个极其朴实忠厚甚至有点“傻”、有点“一根筋”的普通士兵,他从一名农村青年,凭着坚持、坚忍、坚强的品格,凭着“不放弃不抛弃”、做有意义的事的信念,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成为一名军事素质极佳的特种兵,完成了一个兵的成长,也完成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和精神的升华。
    5、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努力追求艺术上的多样化。20届“金星奖”获奖作品,在题材表现的领域,可以说涵盖了军队各个兵种各个专业,无论是表现不同时期的革命战争,还是反映部队历史和现实生活;无论是陆军海军空军,还是描写军队科技、医务、通信等不同的专业领域,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军事生活内容本身无论怎么多种多样,对于观众来说都同属军事题材,多样化,更重要的还是表现形式、艺术风格的多样化。20多年的艺术实践,显示了军队电视艺术工作者的多样化追求和勇敢探索。《少年特工》抓住少年儿童尚武、好奇、游戏的特点,采用军事夏令营的形式,让孩子们实现了一次当特工的梦想,过足了一次军事发烧友的瘾,全剧充满了童趣,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儿童剧,当年获得了“金星奖”和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等许多奖项。比较优秀的儿童电视剧还有《妈妈今晚去远航》《伊木河的小老兵》《小兵舞曲》《绿色昆仑》等。《红十字方队》表现的是一群军校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她们一个个阳光健康、活泼可爱、时尚靓丽,既有青春的欢愉,也有成长的烦恼,感情丰富,个性鲜明,是一部青春偶像剧,受到了众多青年观众的热烈追捧。《预备军官》《我们的连队》《红领章》《幸福像花儿一样》等也都走的是军营青春剧的类型。《风雪大突击》《大沙暴》等电视剧对军事灾难片作了有益的尝试。《女子特警队》集动作片、情节片、青春片于一身,创下了很好的收视率,《林海雪原》《英雄虎胆》原作具备的惊险曲折故事,改编后都成了很有看点的情节片,《暗算》不仅是情节吸引人,加上独特的情报战以及一个又一个悬念,而且在人物塑造上下了不少功夫,成为电视台一播再播的军事悬疑剧。军事题材的喜剧作品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士兵今年十八九》是一部军营生活浓郁的轻喜剧,新兵毛路聪明伶俐,又不停地出错闯祸,而这些误会和笑料又是一个成长中的士兵难免不碰到的,全剧健康活泼,属于人物性格喜剧。《有这么一群兵》也是表现士兵生活的轻喜剧,描写了一群改革开放地区的青年到高科技战略导弹部队后的成长和欢笑。《爱情急行军》《上尉的假日》《女中尉历险记》《二丫来队》等则是另一种风格的喜剧,主要靠误会、夸张甚至荒诞弄出喜剧笑料。而《炊事班的故事》《水兵俱乐部》《卫生队的故事》采用系列剧的形式,都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士兵、特定的场景、一两集一个小故事,既有误会、语言形成的笑料,也有不同性格产生的喜剧情节,独树一帜,使得军事题材电视剧更加多姿多样,色彩斑斓,百花盛开。
    三
    成绩已经写在纸上,辉煌已经刻在奖杯上,如何续写成绩,保持发展,再创辉煌,是摆在军队电视艺术工作者面前的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在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存在的不足,找出我们的差距,寻求进一步繁荣发展军事题材电视剧的途径。军队电视剧发展到今天,固然存在着制作单位编制体制上的问题以及人才不足特别是尖子人才领军人物短缺、经费筹措困难等问题,就创作本身来看,有几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入的思考。
    首先是创新问题。一说起创新,一些创作人员就去写新的题材,运用新的技术,这些固然重要,但创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不新,再新的题材也会拍“旧”,再新的手法也会造成内容和形式的不协调。有些表现革命战争时期重大战役和历史人物的电视剧,虽然以前没曾表现过,是个“新”题材,但还是停留在对战役过程和事件流程的简单记述上,表现的多是高级将领开会和基层部队打仗,人物没有性格和光彩,对当代观众也缺乏关照,只是加了一点现代人的闪回倒叙,战争场面拍得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以为这就是创新。反映现实生活的电视剧,特别是一些正面表现军事训练军事演习的作品,一方面,部分创作人员对不断变革的新装备、新的训练思想和方式、新型素质的官兵缺乏应有的熟悉,只是掌握了一些新的军事理论概念,知道一点表面现象,推演出新旧观念、红蓝对抗的冲突戏,再加上一些男女情感的纠葛和电子设备的展示,难免概念化、雷同、重复,甚至虚假不真实。另一方面,部分创作人员的创作观念老化,艺术手法陈旧,一个全新的题材和人物,依然免不了家族式的人物关系、训练加恋爱的故事,主要人物通常是精通当代军事理论和作战形式,张口许多新名词,和“旧”军人格格不入甚至有点另类的新锐军官,依然是“新”与“旧”、“变革”和“保守”的冲突模式。这些套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荧屏上,不仅没有真实地反映当代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而且也影响了观众对军事题材的观看效果,甚至有损于军事题材这个品牌。面对已经表现过的历史故事和题材内容,我们怎样深入开掘,拍出新意?面对新的军事生活和人物,我们怎样在已有的作品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让观众看了耳目一新,至少在某一点上有新的启示和亮点?创作人员的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真正了解和熟悉“新”的军事生活,并有独特的新发现,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而只有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才能实现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次次超越,才能推动军事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其次是人物塑造问题。这也是个老话题。文艺作品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根本,电视剧也不例外,这似乎是创作人员都明白的艺术规律,但在如何塑造人物这个关键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仍需要引起创作人员的重视和改进。有的剧见事不见人,过多的场面展示、事件过程的交待淹没了对人物个性的刻画;有的剧中人物只是一种理念的图解、一种模式的翻版,人物概念化,不生动不感人,一些表现军事理念、军事训练、军事演习的现实题材作品在人物塑造上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有的剧中人物集中了许多优秀品质,是一个做了许多好事的“好”人,缺乏矛盾冲突,因而很难达到性格的极致,缺乏性格的光彩,这在一些以英雄模范人物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中尤为明显;有的作品也曾得过无数奖项,宣传评论很多,但一两年过去后便昙花一现,真正经得住历史检验、流传百世、称得上精品的作品并不多。军队电视剧“金星奖”走过20年,推出了几百部电视剧;中国现代军事文艺几十年,产生了成千上万部作品;中国文艺乃至世界文艺几千年,作品无数,传世之作经典之作,无一不是给读者和观众塑造了性格鲜明、生动感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电视剧特别是连续剧,虽然一定程度上要有好看的故事和吸引观众的明星,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塑造好人物形象,鲁明宽、秦子雄、石光荣、李云龙、许三多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座座艺术形象的丰碑,都在观众心目中打下了深刻烙印,同时也丰富了军事题材人物形象画廊,为军事题材文艺发展增光添彩。
    再就是批评的缺失和软化,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创作的进步。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没有跟上创作,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文艺评论缺少话语权,这与全国电视剧理论研究乃至整个文艺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萎缩有关。当下,许多电视剧的评论多是一种宣传和推介,一边倒地说好、唱赞歌,很少看到有真知灼见的批评,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探讨也不一定能发表出来,更是很少有上升到理论层面上的研究,而且评论队伍老化,人员短缺,很少有人愿意费力费神甚至做吃力不讨好的文艺批评。这些一方面导致文艺批评的庸俗化甚至金钱化,另一方面也误导观众,误导创作人员,也就很难起到总结经验得失、促进文艺创作的作用。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对军事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军事题材电视剧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我们应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让“金星”更加耀眼夺目、更加灿烂辉煌!
    原载:《文艺报》2008-4-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