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导弹部队生活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导弹旅长》《石破天惊》被誉为导弹题材电视连续剧的姊妹篇,23集电视连续剧《天啸》又为此类题材再添佳绩。这是一部能够让人灵魂受到洗礼、爱情观受到升华、艺术上得到享受的好作品。 《天啸》将视点投放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建立第一支导弹部队艰难的创业历程。在“当了裤子搞导弹”的艰苦年代,这支部队面临的不仅仅是技术关,还面临饥饿关;同时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分”关;而在青年男女的“感情”关面前,有的选择了患难与共,有的选择了明哲保身,有的选择了明火执仗、损人利己……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支导弹部队的成长本身就是一部悲壮史诗。《天啸》展现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第一支导弹部队的成长历程,其艺术魅力可谓慷慨悲歌、荡气回肠。 如果说《石破天惊》创作主体具有“强烈的国防意识和自觉的文化意识”,那么《天啸》的创作主体亦如此。不过,《天啸》的文化自觉重在一种历史自觉,这种历史自觉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第一个层面是从作品本身来说,作品反映的是“两弹一星”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脉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历史,《天啸》艺术地对那段艰苦岁月中英雄群体熔炼出来的精神讴歌赞颂,这是一种让民族精神长河不致断流的延续“需求”,而这种延续精神的艺术落实就是文化自觉中的“历史”自觉。第二个层面是从接受美学来说,这部作品的历史自觉把握住了时代脉搏,清醒地意识到了当下电视受众需要“历史”的审美培植。如剧中那群热血澎湃学生兵的“恋爱观”、“择业观”,都融进了祖国的命运、人民的需求,而这是当代青年最为需要的。所以,这种满足当下受众的精神“需求”也是作品的“历史”选择。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就是需要“强烈的国防意识和自觉的文化意识”来启迪、来感奋、来催征。 《天啸》在刻画英雄群像上并非千人一面,这是这部作品最为显著的艺术特色。该剧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多侧面立体地展示了剧中人物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个性。留有朝鲜战场19块弹片的司令员常天佐对战士训练几近残酷、对弟弟常天佑的爱护几近打压封杀,性格特征几乎是刚愎自用;烈士之后的学生兵常天佑对司令员常天佐过时的训练方法坚决反对几近抵触、对兄长的一片苦心置若罔闻几近麻木甚至报复,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政委孟繁土对司令员“棒打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管教方式在服从中带有不厌其烦的说服:“导弹和手榴弹是两码事”、“资历代替不了科学”,同时对常天佑的成长既备加爱护更严格要求:“军人的生命不属于自己,属于国家,属于人民!”性格特征是沉稳老练;政治部主任屈中原和常天佑未婚妻马琳的形象更让人信服让人直堪喷泪。政治部主任屈中原是军中秀才,对马列、毛选常不离口,谁都不愿意落在他的手上,因为他在原则性上决不可通融。马琳的艺术形象也塑造得很成功:因为舅舅在美国,马琳无法实现军人梦,为了能够让所爱的人常天佑从学校顺利进入部队,以实现爱国之志,她主动与常天佑“断绝”恋爱关系,把朝思暮想留给了自己。为报效祖国,她来到戈壁办学,没想到常天佑所在的导弹部队就在附近,为不影响常天佑的前途和他从事的事业,爱人近在咫尺她也不愿相见;当常天佑在不远的高原学校找到她时,她却“谎称”自己已经结婚;后来,她摔断了双腿,生下了和常天佑的孩子,为了不影响爱人的导弹事业,她几近“自虐”地消失在茫茫戈壁,而自己却始终坚强地孤独地活着,如同戈壁上盛开的骆驼刺花……作品从艺术上完成了形象塑造的崇高,这种崇高足以让当代青年进行比照,从而在审美过程中完成反思、净化和觉悟。《天啸》中也设置了戴思远的卑劣:为了达到和姚梅结婚的目的,戴思远告密马琳的舅舅在美国,并无端怀疑她是特务,使高原小学被迫解散;王永和的怯懦:为了保住自己所谓的政治前途,王永和在大难来时,选择了逃避,最终不敢和心爱的安宁结婚……他们在极“左”思潮面前退缩了,迷茫了,暴露了人性中的卑微与苟且。 《天啸》的另一艺术特色是悬念,情节设置精当。该剧悬念迭出,“解扣”常常响落天外,观众每一集观看都在欲罢不能中完成一次紧张的审美期待。《天啸》的创作主体运用了当代影视的编剧技巧,特别是悬念“解扣”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例如,当马琳在雨夜中“失踪”后,部队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找了几天几夜,只在沙堆里找到一件衣服,观众与剧中人都在深深惋惜马琳的生命,并相信马琳确实牺牲了,因为那种情况下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常天佑也在噩耗当中一天天挣脱出来,并与安宁结了婚,而此时截肢的马琳出现了,而且生下了常天佑的孩子……另外,圆圆在火车站给安宁背诵拜伦的《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诗句、安宁在北京医院与早已“牺牲”的马琳相遇等等情节,可谓奇思妙想,让观众凝神屏气! 《天啸》凝重的主题诉求、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奇思妙想的情节设置,充分体现了《天啸》创作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娴熟的叙事技巧,提升了该剧思想、艺术含量。《天啸》是一部处处流光溢彩的艺术佳作。 原载:《文艺报》2008-8-2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