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空陈形似 气韵不周——影片《花木兰》观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王昕 参加讨论

    与前此许多古装大片一样,马楚成版《花木兰》实在也是一部了无生趣匠气十足的电影。依照上中下三品来论,它至多算是中品。或如网友所言,《花木兰》与《赤壁》形成了有趣的对照:《赤壁》本有强大的史学基础,却拧着向野史路子上走。马版《花木兰》最重要的根据只是一篇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有广阔的艺术想像空间,却一心向“正史”套路上奔。虽说好莱坞的动画片《花木兰》多有瑕疵,如若不是仅仅出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义愤,而更多从美学着眼,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马版《花木兰》很难望美版《花木兰》项背。美版《花木兰》较为深入地理解了《木兰诗》原本的艺术精髓,人物鲜活生动,情节曲折有趣不乏艺术夸张,意象世界生机灵动。马版《花木兰》大概鉴于许多古装大片的饱受批评,改编和创作缩手缩脚而又举措失当,人物失神意象乏韵,情节板滞结构失衡,成为一部气韵不周空陈形似的作品。
    “气韵生动”是我国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首次提出的:“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其中,作为“六法之首”的“气韵生动”,作为“六法”的总原则和总要求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气韵者何?就是气力神韵,就是要写出特定审美对象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审美意象世界。“气韵”和“生动”是两个密不可分又有区别的美学范畴,只有具备“生动”的审美意象系列和“生动”的艺术形式,作品才可能具有极妙参神的艺术“气韵”(“道”)和艺术生命。
    从“应物象形”角度看,人物不生动。与原本相照,电影中花木兰的形象定位从“孝女”游移成了“情种”。花木兰的故事流传了1500多年,已然定型为文化母题而积淀于国人审美心理结构之中。这个故事之所以深深打动不同时代的人们,原因有三:其一,代父从军,孝忠为先。中国人不同于外国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血液中渗透着重伦理亲情的儒家文化基因。其二,男扮女装,性别反抗。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氛围中,一个弱女子做出了男子都难以做到的事情,这又是对儒家文化负面因素的补正和嘲笑。其三,功成身退,平民英雄。这里又有些许道家文化因素,暗含着对作为惯于争权夺利的“肉食者”群体的讽喻和批驳。在故事表层和形式上,电影大致遵循了《木兰诗》的叙事逻辑,木兰行为也分为战前、战中、战后三阶段,取得了某种“形似”。但马版电影中花木兰和虚构人物文泰的大量爱情戏,成为了绝对的故事主体和叙事重心,因此花木兰的形象必然产生由“孝女”向“情种”的位移。比如,木兰从军以后,电影中没有一个木兰想念父亲的画面,有的只是浮在半空中的文泰图像。电影中的木兰自称“每天醒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起你(文泰)”;整部电影卒章显志,以木兰这样的内心独白结束:“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地拥抱生命。文泰,谢谢你。” 戏剧动作设计夸张,片中人物口中充斥着的许多矫情搞笑而又高调外在的台词,也使得人物缺乏真情实意,无法“生动”起来,难以获得艺术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这样一个几乎以爱情代替父女情、空有一个形似躯壳的花木兰形象,很难获得观众认同,因为它冲淡并代替了历史故事中花木兰的孝忠当先的性格特征,失去了人物原型家国为重英武神勇的文化气韵。
    从“经营位置”角度看,结构不合理。这里要说的是该如何“编戏”的问题。整个《木兰诗》共62句,可分为六个部分。六个阶段分别是“决意从军”(16句),“赴战场”(12句),“战十年”(6句),“见天子”(8),“归故乡”(12),“看伙伴”(8句)。《木兰诗》的战场部分最小,只有6句。战争题材的电影如《猎鹿人》《全金属外壳》多把艺术重心放在艺术形象塑造心理轨迹运行方面。从叙事结构说,战场部分固然重要,但战前的铺垫和战后的交代也是重要部分,应占有充分的叙事比例,以使情节前后对照形成人物弧光。电影人物传记片《花木兰》的叙事结构却是“秃头蛇尾”,战场部分成为绝对的叙事主干,成了战争加爱情的情节剧,忘了塑造人物才是中心任务。战前作为全片激励事件的“决意替父从军”部分,交代得很不充分,没有说明年老多病的父亲不能从军的后果会怎样,不能形成足够的叙事动力,也没有铺垫木兰的“当户织”和“习武”以及从军前较大的心理转折。花木兰给她父亲只是送了一碗药开场7分钟后就急匆匆上了战场。“归故乡”后也缺少足够的篇幅来渲染见到父亲后的喜悦之情。作为素材,《木兰诗》虽然简略但也提供了部分木兰回乡后全家喜气洋洋的细节,但可惜编导把这些都随意舍弃了。
    从“骨法用笔”角度看,情节不生动。首先,情节发展缺乏真正的戏剧冲突。为什么不可以多渲染一下柔然人对魏国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呢?况且这本来就是当时的历史真实。电影脱离历史背景拔高历史人物,确立了模模糊糊的“反战主题”,再加上缺乏精心设计的激励事件,使得匆忙上战场后的花木兰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主人公在“反战”和“勇战”之间来回摇摆,似乎到战场上去就为了和文泰(后来变身为魏国七王子)去谈恋爱。主人公在家国层面没有强烈的要竭力克服各种障碍恢复平衡的内心求索欲望,从而不能形成明晰的故事脊椎和强健的叙事链条。片中只有在花木兰的恋人文泰假牺牲、最后陷入危境中,才会重新激起她一点战斗欲望。从片头到片尾,花木兰给人的印象就是不想打仗。不想打仗从军干什么?只是替父亲充数吗?这样不是矮化了这位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巾帼英雄了吗?其次,人物关系缺乏戏剧张力。魏国人这一方,花木兰、文泰、费小虎之间的关系很游离很皮相。文泰与花木兰开了几句玩笑洗了一回温泉然后又放了后者一次,两人就从此成了相濡以沫哭来哭去的生死恋人,此后文泰甘心作花木兰的附庸。至于费小虎,仅仅因为和花木兰是老乡,就一直心甘情愿为后者遮掩身份而从没有情感企图,也没有丝毫对文泰的嫉妒之心。为什么不设计一些三人间的误会冲突?也许这样具有尘俗之心的活人才更具有艺术合理性可信性。再次,情节虚假,电影中总是发生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片中当时分别为最高将领的文泰“诈死”和花木兰最后的“只身行刺”,情节都太矫情太离奇,有违军事纪律和军事常识,让观众看了难受。难怪网民说一不小心花木兰又变成了《赤壁》中的孙尚香。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最后一句问得好!公平地说,《花木兰》是一部还能看的电影,但不是一部好电影,因为它“粗善写貌”,太“粗”。人物定位不准,人物间没有真感情真关系,情节虚假,缺戏少趣,气乱韵杂。没有对审美客体丰姿神采真实“生动”的把握,没有投入艺术家本该有的艺术真情,电影又怎么会具有流布画里画外的艺术气韵?
    原载:《文艺报》2009年12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