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歌的含义 什么是山歌?有人说,山歌是指人们在山上唱的歌;也有人说,山歌就是自由的即兴编唱,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歌。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比较片面,前者只看到山歌的形式,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后一种说法又太宽泛了。笔者认为,山歌是指产生于山野处,在劳动生活中,音调高亢嘹亮、节奏自由,随编随唱能直接抒发感情的民间歌曲。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闽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就是闽西客家山歌倾吐芬芳的沃土。山歌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抒发感情,所以在创作上就少了许多限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感情的需要,即兴自编自唱,表现的手法也就有更大的空间,更自由灵活。闽西客家山歌和其他山歌一样,由于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的差异,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功用意义。 二、山歌的表现手法 1.感情的直抒性 山歌的主要功用就是为了抒发感情,这种直率、大胆甚至泼辣的表达方式使得客家人的气质、性格在感情上表达更鲜明坦率,而不是迂回曲折、委婉隐秘,它的表现一般是抓住全曲中心思想,然后把它直接揭示出来。比如,流行于宁化一带的《新打梭标》(例1)。这首山歌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革命根据地,人民热爱革命、勇敢杀敌的英雄气概。开始一个喊腔,把山歌热烈奔放的情绪表达了出来,接着通过羽—商2两音四度翻跳把旋律铺展开,最后结束在羽调上。两个小节一个乐句,前一小节起着说的作用,后一小节跟着咏,四个乐句完成,形成起、承、转、合四句体七言句,二段体的结构形式。歌曲一开头就唱道:“新打梭标两面光,拿起梭标上前方”,开门见山的表述方法,使山歌显得直接明白、干净利落,质朴明朗。 2.创编的即兴性 从音乐形式上看,山歌是最不规范的,即兴编唱性是最强、最随意的。主要因为:①山歌的调高和速度不稳定,变化的幅度比号子、小调都大;②山歌的节奏较自由;③山歌的情绪波动大,情绪高涨时往往走高腔,情绪低时走平腔。闽西客家山歌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变化在节奏和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节奏一般以XXX XX|XXX XX|为主,音调主要以羽商(—2 2—)羽角(—3 3—)四五度上下翻跳的旋律进行为主,如《情哥往南洋》(例2)。此曲反映了旧社会人民遭受压迫和剥削,被迫出外谋生,情妹送情郎时依依惜别的深情。歌词采用直叙的手法,叙述了男女间的爱情故事,反映了情妹的所思所想,具有很强的即兴性。总共有六段歌词,每段一件事,每段的前半段都是一样的,音调以羽和商(—2)为骨干音,四度上下翻跳、节奏以XXX为主,共四句,每句的前半句以说唱为主,后半句以唱咏为主,装饰音和长音的使用,使情绪更为凄婉、伤感。整个创作过程是生活性、通俗性和即兴性的结合,真实地抒发了歌者的思想与情感。 3.手法的单纯性 闽西客家山歌的主要作用和其他地区的山歌一样,是为了抒发感情、渲泄心中的郁闷与不满,所以在音调节奏、歌词内容以及结构上不太讲究,而是追求明确、清晰的表情目的,在形式手法上显得单纯。如例1和例2,乐句短、结构精,是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形式,音调简单化,一般采用23或256。甚至只有两个音2组成。在歌词的表达上,力求“开门见山”式表达,很少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的成分,在艺术表现上更接近自然形态。 4.演唱法的自由性 闽西客家山歌的演唱高亢嘹亮、热情奔放、质朴纯真,比起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少了些技术的成分,多了些自然的因素。山歌唱法分为高腔、平腔、低腔和润腔。高腔男的称之为假声唱法,女的又称为喊嗓,特点是音质厚实响亮,穿透力强,一般用在歌曲的开头、结尾以及每一句的拖长音处。如例1,开头的“哎呀哩”中的“哩”,拖长音后再一个四度大跳很有艺术特色。平腔,一般用真声或真假声相结合的一种演唱法,声调高亢、嘹亮,在说唱处与拖长音上混合使用,如例1。低腔一般是妇女在房舍里打针线活、纳鞋底时唱的歌,声音柔和,音量小,近似吟唱。润腔一般用于装饰音和结尾处,装饰音的应用是山歌常用的一种修饰旋律的手法,它使旋律更加圆润流畅。由于山歌音区跨度大,音域较高,在句末和结尾处常使用上滑音或下滑音收尾处理,如例2的结尾。客家山歌起源于民间又流传于民间,不需经过专门的技术训练,也没有师徒式的口传心授,只要高兴、快乐,张嘴就可以唱,自由自在、悠然自得,这种自由的演唱方式是与其他歌种最大的区别。 三、山歌的功用意义 闽西客家山歌的功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用性功用;二是表现性功用。 1.实用性功用 实用性功用主要是:①为了解闷除乏,歌唱者通过独唱、对唱、齐唱等方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在歌唱中互相鼓舞、振奋精神,俗语说:“山歌一唱,眼睛发亮,山歌一响,精神舒畅。”②起到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相互联系的作用。在野外,彼此之间相隔甚远,有河谷、山地、丘陵阻隔,联系不便,人们往往打一声号子“哟嗬嗬”,唱一支山歌“哎呀哩”声音在山谷中回响,传到对方耳朵,对方回应。这就是闽西劳动人民最早的、最原始的、最简单的野外联络方式。 2.表现性功用 山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感情的自我抒发和自我宣泄,这一点和小调的表演性和娱乐性不同。小调是通过艺术手法向观众表示自己的思想态度和才能。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引起听众的共鸣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如《八月十五看月光》(例3)。歌曲叙述的是情哥情妹忠贞不渝的爱情,希望白头到老、天长地久、永不分离的情感祝愿。这种相互之间的情感倾诉是最纯真、质朴、直接的感情表白,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和故弄玄虚的成分。闽西客家山歌的这种表现性功用,与客家人直爽的性格是相通的。 闽西客家人喜爱客家山歌,珍惜这宝贵财富,它就像一朵盛开在闽西红土地上的山茶花,洁白而又芬芳。 参考文献: [1]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 [2]王耀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3]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