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根于群众生活 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传统一抹明丽的色彩,是艺术美散落在民间的点点碎片,就像山林原野、村道屋前生长的小花,有了它,大地更加春意盎然,生活充满勃勃生气。 进入新的社会转型期,在商品大潮的强力冲击下,客家山歌一度式微,和其它凋零的民间曲艺和地方戏曲一起被称为“夕阳艺术”。于是,便有“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吁,也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社会的支持。但是,任何艺术品种必须自救,奄奄一息的艺术病号不能总靠行政的强心针和间歇性的经济输液来维持生命,因为其结果充其量是增加新的“遗迹美”(如长城、金字塔之类),甚至只能是文化“木乃伊”,剩下考古研究的陈旧价值了。 “遗迹”的维护、保养费往往高昂,成为一种不胜负荷的沉重负担。所以,一些靠外部器械维持生命的艺术品种,靠自身强健的美学体格,站起来,走出去,迈向新时代! 强健的美学体格何处找?艺术生命的支点在哪里?接受美学告诉我们,审美主体(艺术欣赏者)是所有艺术生命存活的沃土。离开它,再娇艳的艺术之花也枯萎死亡。所以,客家山歌只有在观众的掌声中延展生命张力。 二、锁定和拓展审美群体 任何艺术品,都有相对应的审美群体。锁定它,进一步拓展它,是艺术生命张力的本能意识。根据我多年唱客家山歌的经验,客家山歌主要的审美群体有如下几个: 客家群体。客家人作为汉民族的一支民系,经历近二千年的颠簸流离、艰苦磨难而不溃散,更形成自己别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客家人的族群意识内聚力强,排他色彩不明显。他们对维持和弘扬客家文化传统有着情感和理性的多向投入,责任感和敬祖心理的双重交织,所以客家人对客家山歌的偏爱,自不待言。 客家人对客家山歌的偏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母语情结。有句客家格言:“宁丢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田是生产资料,可以失而复得,但“言”为客家人的母语,是客家文化传统的载体,更是客家人薪火相传,代代固守的精神家园。“ 第二个对应的审美群体:海外客属侨胞。在逻辑外延上“海外客属侨胞”是“客家人”的属概念,但这是一个对客家山歌审美需求最大,反应最强烈,掌声最响亮,最易动情的群体,所以特别提出来。记得几年前在美国佛丝奴访问演出结束时,一个早年移居美国的华人领袖来到我面前激动地说:“你的山歌让我想起家乡和亲人,想起我的童年……”更让我难忘的是一位美籍广东老乡,是我们客家艺术团下榻宾馆的老板。他亲自下厨通宵准备一顿广东风味的早餐,为我们饯行。我代表全团为他唱一首《客家山歌特出名》,答谢他的盛情款待。刚唱几句,这位老乡已情不自禁,泪流满脸。他有点难为情,跑进洗手间洗脸擦干泪,再出来听。唱几句,又落泪,再回洗手间。如是三、四次。全体演员也一齐含着热泪和唱,一曲终了,所有的人都哭了。真是亲不亲,中国人,客家音,民族情! 近年来,我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地与国外著名的艺术团体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虽然是不同的乐队伴奏,但首选和必备的曲目仍是客家山歌,而且每场音乐会最为亮丽出彩的还是客家山歌。每当听到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激动的喝彩,我仿佛看见乡音土韵如清亮的溪水滋润客属侨胞干涸的心田。 第三部份审美群体构成稍为复杂,因同属内涵边缘泛化区域,所以归为一类。这一部份的审美主体对客家山歌抱着或者旁观者式的欣赏、接纳,或者包容式的认可,或者新奇的窥探等等态度。相比较而言,他们对客家山歌的审美状态并不完全“卷入”,甚至有点消极。试分析: 1、“旁观者的欣赏、接纳”——主要是非客家语系的审美群体。这些人大多是音乐界人士或音乐爱好者,他们的审美重心往往在形式美的表层感知。 2、“包容式的认可’ ——主要是外国人,他们对客家山歌完全陌生,包容的成份大于审美成份,本着“越是民族的越有国际性”的理念,他们对客家山歌表示认可。这种心态,更接近于“艺术生态环境保护者”。 3、“新奇的窥探”——现代年轻人对民间文化传统大都敬而远之,偶而涉足,多属“新奇的窥探”。客家山歌对他们来说,是老一辈遥远的歌声,偶然听听,满足一下好奇心。 据此,对客家审美群体,应锁定它、巩固它;对海外客属侨胞,要满足它:对处于内涵边缘泛化区域的审美群体,有更多的开拓空间,我们要加倍努力,提升他们欣赏客家山歌的兴趣和水平,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是客家山歌生命张力在现在和将来延展的重要载体。让已有的掌声更响亮,让更多的掌声伴随客家山歌艺术走向未来。 三、健全美学体格 客家山歌要赢得更多的掌声,要让掌声持久地响彻未来时空,最根本的,是拥有一个强健的美学体格。也就是说,客家山歌适应时代发展,丰富美学内涵,调整艺术姿态,让掌声在尽可能多的审美层次响起来,在尽可能长的时间维度上响下去。 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对以下几方面做了很大努力: 1、坚持和深化接通“普遍性象征意蕴”的美学内涵,如“乡倩”、“乡音”、“乡思”等客家山歌大量表现的题材。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家乡”在中国人心中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概念,它吸附了太多的情感附着物,在集体潜意识中,已具备荣格所说的“原型”意义。可以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中国人,绿叶对根的情意就不会断,乡思乡愁千古不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些古人诗句至今仍在我们心中引起共鸣。客家山歌对家乡深情的颂唱,也一定会在历史的邃道中回响不息。类似的题材还有“情歌”、“童稚情趣”等。 2、丰富美学内涵。各方面的掌声,对应着艺术品的各种审美元素。换句话说:客家山歌只有具备丰富的美学内涵,才能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观众各取所需,或感性或理性,或审美表层或深层,从而博得各处经久不息的掌声。 客家山歌来源于中原文化这一事实,使它无可避免地带有黄土文化凝重、拙扑、粗犷的基因;而南方青山绿水的灵秀,又使它获得轻盈、飘逸的楚文化艺术风范。客家山歌许多厚重、狞厉的美感来自悠长的乡思和苦难岁月激发的喊叫,而爱情的调侃以及童雅乐趣则在轻松灵动中闪烁多姿的色泽。 客家山歌这种天然的双重美学品格使它在国内民歌中别具特色,它是中国南北两大文化板块结合部生长的珍希之花。它独特而充满魅力的花香渗透了艺术史册,并将在观众的掌声中飘散得更广、更远。 3、客家山歌要适应时代新的审美需求,作一些顺向的“微调”,进行必要的变革。传统客家山歌是在反映旧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形成,用来表现现代生活就不完全适应了。构成客家山歌的歌词、曲调、唱腔三个方面都有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问题。有的腔调就象哭丧,歌词令人难受,曲调沉闷而无精打采。既要保持原有的特色韵味,又要改变其中不适应的状况,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我和一些有志于客家山歌改革的音乐家,作了探索性的尝试: 根据我的演唱风格和声音特点,将一些较为低沉、暗淡的客家山歌改成上扬、舒展、颂歌性的曲调,以原生态的特色结合通俗唱法的气声和轻声,并用强弱相间的延长音、顿音来演唱,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但得到专家及客家山歌前辈歌手的认同,更受到许多年轻人的欢迎和喜爱,这一点更令人鼓舞。 如《客家妹子爱唱歌》已成为海内外客家人广为流传的山歌精品,并在国际艺术节上获奖。《朋友请到惠州来》原本是东江一带流传的四句山歌,曲调只有四句,词可以即情即景随意即兴而作,唱腔也较为平白简单。为了让这首传唱甚广的民谣增加完整的艺术性,我们把它改为两段体曲式,加以多层次的女声伴唱。两段间奏的衬托下拉开原来四句曲调框架,高八度转换“美丽的东江家乡哎,好山好水好地方哎”,整个乐段舒展、宽广,在唱腔方面以民族唱法的发声技巧,利用客家方言富有特色的音韵,在每个段落中增加上滑和下滑装饰音,使其更为优美动听。 再举一例《爱唱山歌你就来》:这是一首不同地域山歌的有机组合。开始以山歌号子抒发情感,进入清唱乐段时,原来是2/4拍,为了让整首曲子更有动感,更富摇荡的韵味,我们改成3/4拍子,让原汁原味的山歌旋律展现新颖的艺术光彩。再配上浑厚的男女两部和声,以及多种民乐配器,把这首表现客家山歌擂台赛的火热气氛渲染得有声有色,激动人心。许多年轻人听过后都说“客家山歌原来那么好听!” 综上所述,客家山歌应该也只能在观众的掌声中延展生命张力,什么行政输液、企业维持决非长久之计,也无济于事。 客家山歌要锁定和巩固相应的审美群体,在此基础上努力作出外延性的开拓。 客家山歌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年轻一代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顺向调节改革,以强健的美学体格和丰富的美学内涵接受现代的选择。答案只能在观众的掌声中找到。 如果一定要说客家山歌是“夕阳艺术”,那么我们说:夕阳无限好,明天更辉煌!客家山歌的艺术坐标,定位在世界音乐潮流。客家山歌将象朝阳一样,在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中冉冉上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