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学家考证,客家先民本是古代中原一带的汉族居民,客家是北方汉族南迁闽、粤、赣边界后形成的一个民系。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历史时期。他们在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和险恶环境中,养成了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客家山歌集中体现了客家民系众多鲜明的特征,它是这个民系人格化的表现。人们可以在客家山歌中读出客家人的品格情操,读出客家人的文采风流,也可读出客家人一部豪气干云的历史。他们追求自由解放的历史,是客家人创造了客家山歌、而客家山歌反过来塑造了客家人。在客家山歌中体现出客家人艰苦奋斗、敢想敢干,万难不屈,开拓创业的客家精神,展现了客家人的风采。 山歌是社会形态的反映,是一个地区语言、社会时尚、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许多古代中原文化,是客家人活的民俗字典。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是祖国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继承了诗经三百篇的风格,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富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其艺术风格独特,语言通俗易懂,生动传神,流畅自然,文采内涵,耐人寻味。客家山歌的基本形式为七言四句体,工整简练,醒目好记,容易掌握,方便应用,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无论章段还是句式,都可以不拘一格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客家山歌的歌词比较接近诗词,有一定的音调韵律要求,多为“平平仄平”,一段或一首一韵,唱来顺口,字字入耳。此外,客家山歌也非常讲究修辞,修辞手法上承十五国风,从诗歌最基本的“赋、比、兴”表现手法到双关、歇后语、对偶、顶针等等各种修辞手法都有应用,而且又讲究一个“活”字,半是半非,亦此亦彼,形成自己的特点。 闽西客家山歌是指流传于旧属汀州府治的长汀、上杭、武平、永定、宁化、清流、归化(今明溪)等县和连城部分地区客家人聚居地的山歌,它按音调特点可分三类:客家山歌、龙岩山歌、连城山歌。 客家人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曲调单纯、质朴,但歌词内容含蓄,表现手法上突显文学修辞,表现力很强。 闽西山歌除具有一般南方山歌在唱词句式、曲式结构、节奏等方面的普遍特点外,在音乐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在旋律进行中突出强调羽、商两音。在语言方面用的是客家方言。 闽西,地属武夷山系山脉南段,人民勤劳勇敢,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旧社会里在反动统治的重重压迫下,山歌成为闽西人民揭露统治者罪恶,同反动势力做斗争的手段。闽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党领导闽西人民建立了闽西革命根据地,5个客家县都是当年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广泛流传着丰富多采的革命山歌。革命山歌在宣传革命道理,推动革命工作和鼓动群众、打击敌人上,发挥了极大的、特有的作用。 革命山歌不但在老区客家人中广为传唱,连红军的布告也有用山歌形式写的。当年的中共闽西特委宣传部长邓子恢,被称为“山歌部长”;教育部的阮山亲自收集、编唱了很多革命山歌。 闽西地区的宁化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东麓,与江西省赣南地区相邻,现属三明市管辖。宁化是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也是红军长征的四个起点县之一。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福建宁化石壁乡是客家迁徙的中转环节,是中原移民转化为客家人的里程碑。根据最新的统计材料,在客家民系孕育、生长的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在石壁开基定居、短暂滞留、经过中转的姓氏达203个,而从这里向全国全世界迁移的姓氏则有152个。自宁化石壁迁出的客家祖先一般都被奉为始祖或开基祖,所以石壁被公认为是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客家第二故乡、客家祖地。 宁化石壁是客家民俗文化的发祥地,最原始的客家话在这里形成,最古老的客家民间艺术、山歌、戏曲从这里推出和流传,最古朴的客家服饰从这里产生,最早的客家礼俗从这里延续。宁化及其石壁方言,保存着中原许多古汉语的成份,同时在音系、词汇、语法等方面,又发生了变化,而成为一种新语系——客家话,客家话随着客家先民的流迁而不断演变,但现代客家话的浊母清化是在石壁形成的,宁化及其石壁方言成为客家话的源头。宁化客家民间艺术异彩纷呈,这里可觅中原文化的古老痕迹,又具客家特色,尤其是久盛不衰的客家民歌山歌,诸如“曲棚”、“道士音乐”都为客家人所喜闻乐见,都是石壁传统文化的瑰宝。客家音乐内容丰富,有怀古歌、劝世歌、情歌、革命山歌等。现今石壁一带的村村寨寨,仍活跃着为数众多的民间歌手,从老人到娃娃,都能即兴而发,唱上几曲地道的客家山歌,特别是革命山歌,因为革命历史是永远不能抹去的记忆。 笔者生长在福建省宁化县,从小受客家音乐的熏陶,其旋律简洁明了,容易哼唱,优美动听,很具特点,这在闽西客家地区的革命山歌中极富代表性。 宁化因其处于山区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山歌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起到直接的作用。因其属于客家祖地,这就为客家山歌的发展提供了摇篮。而其具有的革命历史的特殊文化背景,更为闽西客家音乐赋予了深刻的内涵。 宁化的客家山歌通过自身的特点反应了客家的文化,宁化的革命山歌则艺术地记录了革命的历史:《韭菜开花》、《新打梭镖》、《送郎去当兵哥》都是在宁化广为流传的革命性山歌。我们可以从它的歌词中明显的感觉到,当年革命力量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染。《韭菜开花》:“韭菜开花一秆心,剪掉髻子当红军。保护红军万万岁,割掉髻子也甘心。”;《新打梭镖》:“哎呀哩!新打梭镖两面光哦,拿起梭镖上前方哦,拿起梭镖前方去哦,梭镖缴到盒子枪哦。”;《送郎去当兵哥》:“送郎去当兵,革命要认清,送郎去当兵,纪律要认清”等。 这是当年苏区“扩红”时流传的一些歌谣。反映了1934年“扩红”时人们的心理。这些看似简单的歌谣,在音乐史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值得细细品味。据三明民俗专家宋经文介绍,流传在宁化一带的红军歌谣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调式上看,是民族五声调式,基本音是dou、re、mi、sal、la。《新打梭镖》,全曲只用了羽、商两音,以他们之间直接的交替形成的纯四度为旋律特征,徵音只作乐句落音的后倚音使用,朴实、明朗,朗朗上口。《韭菜开花》是当年宁化妇女的革命志向的表达,他们向往革命,热爱红军,愿意割掉髻子当红军,来保卫自己幸福自由的生活。曲调活跃,五度音程的跳程是这首调子的特点,其中又插以四度,六度等音程,更使情绪活跃而生动。在这样短短的曲调中,采取了调式的变换交替,使曲调更有变化,能更深刻地描述了人民对红军对革命的热爱。 在演唱形式上,主要是采用一个人清唱的形式,以抒发自己的革命热情。山歌是抒发内心感情的歌曲,也是人民大众的歌曲。革命山歌采用这样通俗易懂的旋律,正符合广泛传达革命思想的要求。旋律简单明了,便于传承。 音乐和文化永远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音乐通过文化得以体现出其价值,而文化在音乐中得到升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的黄河流域,在客家山歌成型前,其起源地的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一定影响,而客家山歌中的中原文化印记正是客家山歌形成的基础,是中原文化在客家山歌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充分表现了客家山歌文化的渊源。音乐做为文化的媒介,为文化服务着。而文化做为音乐的基垫,为音乐提供更宽广的天空。宁化具有革命性的客家山歌,通过自身的特殊艺术形式,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播着当年革命历史,倾诉了客家人万难不屈的生存意志和追求自由解放的斗争精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