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文人的武学——-评《逝去的武林》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二十年来高温不退,而真实的武术和武林到底是什么样子?始终浓雾重重,一般民众难有概念,甚至会觉得武侠文化仅是想象和虚言。近期出版的《逝去的武林》一书,则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武林。
     真实比想象更精彩,此书是武林大隐李仲轩先生的回忆录,他因武林辈份高,因而不能收徒,以免乱了传承辈分。时代风云迭变,传统武林不复存在,他仍墨守这一年轻时立下的誓言,只到了八十五岁,把自己一生练武的经历、心得,整理成文,以惠后人。
     李老文章一经面世,立刻引起轰动,"喜读李仲轩"是2000年至2004年海内外武术界的热潮。李仲轩先生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后退隐几十年,未曾受过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扰,他所见证的三位大师的生活、功夫造诣,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
     但李老文章的价值,并不只局限于武术界这一个范围中,道家文化是武术的源泉,武术并非好勇斗狠,其中凝聚着我中华特有的璀璨文明。今日,由于传承的断绝,或世风所累,造成武术上源、流分离的现状,而李老文章正提供出一条上溯本源的路径,滴水映月,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李仲轩先生生于书香门第,被唐维禄悉心培养,被尚云祥、薛颠破例收于门下,三位大师看重的是他的文化素质。果然,一个甲子过去,人间经过又一个轮回,当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的时候,李仲轩凭借他的文化素质,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
     收李仲轩为徒,是三位大师早有的深意。老一代拳师多因文化水平所限,即便武功修为很高,却深陷无法表达之苦,李仲轩能留下文章,是中华武术的一次险胜。
     尤其可贵的是,李老文章行文简洁质朴,不高推圣圣境,不空摆理论迷雾,而是以眼见为实、以自证为准,在讲述自己的经历中,自然地点缀对武术的体悟和师辈的真言。
     李老经历传奇,学理高深,用语却皆是日常闲话,这使得李老的文章有一种特有的真实生动,没有武术经验的人不但可以看懂,而且会产生浓厚兴趣,进而钻研下去。
     许多海外留学生,就是看了李老的文章,进而修学武术的,其中有不少人在国内时,原本并对武术并无兴趣。一位在欧洲读博的北大毕业生,说人处异国的特殊心态,使得他更想了解本民族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网站上浏览,是他寻找心灵慰籍的方式。
     他无意中看到李老文章,说李老文章给予了他传统文化的亲近感,使得他在海外感到自己有了根。他托国内家人送李老人参,说是仿效古人,希望李老能"延命著书",给他这一代不知传统文化真面目的年轻人,续上脉。
     李老的文章不是刻意营造,而是自然如此,有生活质感的魅力,给枯燥的学理充实了血肉。影响所及,现今已成了武术界的新文风。
     李老的学养和文风,令其文章可以面向更广大的读者。这不单是给武术界看的书,更是一本给知识界看的书,此书有着具体而微的种种细节,那是传统文化的智慧闪光。
    原载:腾讯读书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