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增强中国电影竞争力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饶曙光 参加讨论

    近些年来,中国电影在大电影产业观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调整电影产业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细化电影政策和管理,建构适应国际化、市场化的大电影产业链。中国电影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实力“走出去”、“与世界接轨”,在全球化范围内进行竞争的能力和实力。
    竞争力在于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建构
    从艺术创作看,增强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主流电影,更在于建构具有当下性、大众性、富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这种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不在古籍文献中,也非飘浮在空中的“理想”,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现实中;同时,也是整个电影行业共同信守和敬重的主流价值观,共同追求和实践的主流审美观。
    影片《唐山大地震》的创作者对原小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和重构,淡化乃至摒弃了原著中人性的阴暗面,注入了更多符合主流情感、主流价值的元素。同样,《集结号》、《梅兰芳》、《十月围城》之所以能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正在于有效建构和表达了富有感召力、穿透力的主流价值观和健康的审美观。上述影片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追捧表明,当下中国人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语言使用方面与西方有着深刻的差异,与本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经验一致的影片,完全可以获得本土观众的文化认同和审美认同。
    纵观电影史,能够真正留下来作为里程碑的作品,90%以上都是表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作品。可以说,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有效建构和表达,是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也是中国电影核心竞争力的法宝。这个法宝,是好莱坞电影永远无法窃取的。这个基石,是中国电影永远不能丢弃的。从这个角度看,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有效建构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中国电影不能有效地建构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即使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在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也将是失败的。况且,少了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支撑,任何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都是不可持续的。事实上,好莱坞电影正是通过充满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传奇故事、爱情故事和明星效应等编织了一个具有强大诱惑力的美国神话,将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包装成全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推销给其他国家。
    竞争力在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现代化转化
    我们要以一种开放、现代的态度去理解和定义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探索现实主义电影及其创作在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背景下的多种实现途径和实现方式,实现自身的现代化转化。现实主义电影及其创作必须通过“宽容”实现自身的有效“扩容”,争取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国产电影对现实生活、对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和观照,对当下社会的折射和反思,对当下本土观众情感和欲望的满足,及其体现的人文关怀和人性深度,都会对观众产生亲切感、亲近感,形成把观众吸引进电影院的巨大“磁力”,最终会转化为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影片《唐山大地震》之所以能把观众带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并产生直逼心灵深处的情感力量,其现实主义及其现代化表达恐怕是更重要的原因。尽管《唐山大地震》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现实主义电影,但是,现实生活和现实人生的丰富性、复杂性乃至矛盾性在影片中得到了一种有效的表达。影片主人公所面临的人生困境、情感困境,不仅构成了影片的叙事动力和张力,而且直接形成了现实主义电影的生活质感和情感冲击力。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与类型化叙事、类型电影截然对立、水火不容。这是理论上的盲区和误区。其实,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与类型化叙事、类型电影是可以相互渗透乃至融会贯通的。现实主义电影及其创作完全可以借鉴类型化叙事、类型电影。反过来,类型化叙事、类型电影也可以揉进现实主义元素并借此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和冲击力。真实的、富有穿透力的现实生活场景和细节不仅不会影响类型电影讲述精彩故事,反而有助于有效实现与最大观众群体的日常情感和体验的对接,吸引并打动观众。
    近几年票房上获得成功的影片如《非诚勿扰》、《画皮》、《叶问》、《锦衣卫》等,其秘诀就是在讲述精彩故事的同时,以一种巧妙、独特的方式唤醒了当下观众心中的日常生活经验、伦理感情经验。《杜拉拉升职记》、《人在冏途》、《80后》等影片之所以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同,也在于在类型化叙事中融入了更多现实生活、现实人生的元素。这些相对成本不高的电影之所以能在主流院线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博弈”乃至胜出,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深入现实生活,准确把握了时代发展中人们心理、情感、愿望、价值观微妙的变化。毕竟,对于当下中国观众来说,最能引起共鸣的还是与当下现实生活、生存体验、生存困境相关联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具有生活质感的细节、语言和表达方式,只有在特定的现实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才能意会感知。卢卡契曾经指出:“现实主义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切真正伟大的文学的共同基础。”同样,现实主义也是一切伟大电影的基础。对于国产电影来说,真正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品格、具有人文关怀的电影永远会有观众和市场,永远有其他电影无法比拟的市场竞争力。
    竞争力在于电影创作规律下的技术创新
    电影是科技含量高的文化产业,电影艺术的每一次进步和变革都是由科技推动的,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科技决定的。尤其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影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电影产业在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后成为举世瞩目的“朝阳产业”。电影不再以追求逼真性为目的,而是依赖新技术创造出过去从未见过的影像奇观,给观众送去视觉盛宴,产生“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影像奇观构成的视觉文化“不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本身”。新技术、高科技对于电影艺术创作、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性、保障性、助推性作用比过去都更加突出和重要。
    我们要用高新技术提升我国电影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在立足于本土、着眼于未来的基础上,采取 “拿来主义”策略,借助高科技手段创造最现代的电影影像语言,打造能够满足观众文化和消费需求的视听奇观,有效地吸引和感染观众。要迅速推进电影创作、电影制作、电影生产的现代化,在叙事、技术、影像等各个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影接轨,适应产业化、国际化大背景下的电影市场的需要,适应广大电影观众的审美追求、消费需求。要像《云水谣》、《集结号》、《十月围城》、《唐山大地震》等电影,把高科技有效转化为艺术创新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打造富于震撼力和穿透力的视听景观,在各个层面保持与现代电影的同步。
    高科技、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电影更加“好看”,甚至成为电影市场票房高低的决定性力量之一。但是,高科技、新技术并没有改变和颠覆电影的叙事本质,没有改变和颠覆电影内容为王、叙事为先的艺术创造规律。高科技、新技术归根到底不是影片本身,也不是艺术创造本身。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在与海外大片博弈、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只注意到了技术、特技、视听层面,而没有注意到电影的叙事和内涵层面,失去了电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很多中国式大片呈现出类型雷同单一、人文底气不足、艺术创新乏力、叙事智慧匮乏,陷入了票房与口碑反差的“怪圈”。与此同时,由于与好莱坞大片的制作模式和路线趋于“同质化”,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可持续增强而是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事实证明,尽管电影已经发展到了“景观”的时代,但电影如果没有好看的故事及其叙事智慧做支撑,只靠唯美的画面、视听奇观、大明星来撑场面,是无法获得观众青睐的。从传播国家文化和塑造民族电影品牌的高度看,电影的内容还是最重要的,这是电影与生俱来的品格,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电影作为文化的表达,它是一个民族集体经验的声音,是一个民族历史身份、文化心理结构的确认和表达。中国主流电影要通过打造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又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文化产品,一方面有效表达主流价值观和审美观,另一方面激发全国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意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运用电影高科技、新技术创造影像奇观、视听奇观是必要的。但是,在创造视听奇观的同时,还要创造审美景观、文化景观、思想景观,更要攀登精神的高度、时代的高度。
    
    原载:《人民日报》(2010年10月29日24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