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第六届温世仁武侠小说大奖在北京颁出。在11部获奖作品中,来自中国台湾的作家获得了包括首奖在内的8个“席位”。该奖项已经在台湾地区举办了5届,从本届开始移师大陆,台湾作家的“胜出”自然有之前铺垫的基础,但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南开大学教授宁宗一认为,这并不是主要原因。两岸在武侠文学创作水准上的差距,引起了宁宗一的深思。 该奖项的评委由两岸专家组成,作为大陆评委,这样的结果让宁宗一有些“尴尬”。“但这是非常公平的。整个评奖是匿名的,等结果出来,才发现这种差距。”在宁宗一看来,台湾作者是以他们的热爱和执著来参赛,很多作者把武侠文学当做兴趣或者事业来对待,有追求、有想法。比如本届获得大奖的施达乐,在以往的评奖中都没有太好的成绩,批评其作品的声音也很多,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而大陆的投稿作品则显得有些浮躁,拼凑和套用的痕迹非常明显,缺少独特性和创造性,文字表达的功夫不过关;尤其是长篇,情况更为严重。“这与整个文学创作环境的状况是一致的,我们不是要责备什么,而是需要认真思考。” 宁宗一认为,武侠文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类型化写作,但是它同样需要“我心”,需要“灵魂”,需要文脉和气脉的贯通。武侠文学的想象力不等于胡编乱造,在虚构的江湖中,其底色应当是现世生活的“真”,应当兼具历史意识和当下意识。“我们应该‘张开第二只眼睛’去进行审美的创造。自己认真观察生活,对人生进行耐心的观察,去表现‘勇’和‘力’的阳刚之美。” 除了自我的提升,宁宗一建议,文学研究者和评论家也应该给予武侠文学足够的重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学类型,能够拥有如此广泛的读者基础,必然有其内在的精神和艺术之美。但是,到目前为止,对武侠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和审美内涵还缺乏认真的分析,“对武侠文学不应该有偏见”。宁宗一的“正业”是教授古典文学,但他以为被视为阳春白雪的“高雅”文学和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学,都是人们生命体验和精神需求的表现形式。 中国武侠文学的传统源远流长,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其彰显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人对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一种弥补,是中国人寻求精神力量和心理安慰的重要文化形式。虽然读者似乎失去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狂热”,但实际上它是当下读者众多的“玄幻”、“奇幻”的根基,依托网络有了新的演变,并依旧是影视剧的热门题材,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与此相比,武侠写作的新生力量却显得有些匮乏。对此,宁宗一并不十分悲观。“作为一种有如此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读者基础的小说类型是不会消亡的。读者是公平的,他们不管文学的样式是什么,只要是好作品,就会拥有读者。”他提出,作家对待创作需要耐心一点,而我们也需要给武侠文学、给当代文学一点耐心。“俄罗斯文学在爆发之前也是漫长的荒芜,天才多少年才出一个,我们有什么理由断定中国文学不能出现举世瞩目的成就呢?”因此,他建议作家要“外事造化,内得心缘”,不要浮躁,耐心充实自己各方面的素养。 原载:《文艺报》2011年01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