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好作品跟类型和风格没直接关系,还是故事、情感、人物最重要。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成功来自—— 故事厚重、情感真挚、人物丰满 在今年的电视剧创作中,家庭情感类题材成为了亮点,观众感到这类作品越来越好看了。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电视剧艺术,好看应该是首要的,但有时好看并不一定感人。今年已播出的几部同类作品的确好看,但在感人上似乎还是差了点。而正在安徽卫视和东方卫视播出的电视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听上去好像又是离不开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没想到该剧在一些地方台播出的效果出人意料,记者也难得一集未落地看完了全剧的47集。记者得知,凡看过的观众都不嫌长,觉得没看够,认为是一部既好看又感人的电视剧。 该剧没有停留在对家庭生活琐事放大的吵吵闹闹上,而是把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和时代发展、社会变迁紧扣相连,有着极强的命运感。作为故乡是上海的一位老上海人,总制片人马中骏以旁观者的目光,从个人命运、家庭变迁折射了社会变化,为观众奉献了一部久违了的现实主义力作。 《老马家的幸福往事》通过描写上海老城区里弄厢房老马家从“文革”后期至新世纪初近三十年的岁月变迁,以跨年代、跨地域纵横交错的史诗叙述方式,全景式地记录了上海一户普通人家伴随着改革大潮,追风逐浪、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练,真实地反映了平民百姓是如何追随时代步伐,在金钱与人生、灵魂与财富的博弈下,不断攀登人生阶梯刷新精神世界的过程。 该剧不是以类型取胜。步他人后尘的家庭情感类题材其实已不占优势,之前已有了成功的《金婚》《媳妇的美好时代》《牵挂》等;该剧也不是以风格取胜,不是当年《上海一家人》那种典型的海派作品,反而是一部有些北方气质的作品。主人公马一毛的父辈是背井离乡、从故土山东南下广东,马一毛一家最后扎根在了上海。据主创介绍,剧中除了何赛飞,其他演员多为北方人。 当下的影视创作虽然过度强调类型化和叙事风格,但真正的好作品跟类型和风格没什么直接关系,还是故事、情感、人物最重要。《老马家的幸福往事》的感人之处就是具备了故事的厚重、情感的真挚、人物的丰满。 一支有着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编剧队伍;一种久违了的有生命力的创作氛围 在日前由中国电视艺委会为该剧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主创的一番介绍让记者找到了它成功的源头。首先这是一支当年创作了话剧《于无声处》、有着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编剧队伍——以贾鸿源为首的四位上海工人文化宫创作组成员任编剧。专家认为没有生活积累的人是编不出来这种厚重、深刻作品的。其次是团队的合作精神带来的创作氛围。编剧用两年时间创作,用了整一年时间来修改,后五个月干脆和导演住在一起。所以开机之前,编、导、演生活在一起的交流、碰撞和磨合非常必要。开机后,编剧照样和剧组住在一起,边拍摄、边修改,一集一集地抠剧本,有的一集写了长达15万字,实际拍摄只用了1.2万字。编剧得知林永健饰演老马后,又根据林永健的表演风格充实这一人物,创作态度之严谨现在实不多见。有专家认为编剧就该住进剧组跟随始终,把创作意图随时传达给导演和演员,这种久违了的有生命力的创作氛围和创作方式,既养人又保戏,值得现在的创作团队学习。相反现在有许多剧组请来的大腕,一写完或拍完,走人完事,与己无关。 该剧导演杨文军从事导演工作已十五六年,拍过的多数作品是商业剧。他曾经声称,对不感兴趣的非情节剧不拍。但这次受马中骏之邀拍摄了《老马家的幸福往事》之后,创作态度一下子转变了。他首先感慨到,只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群众,才能打动人心,脚着地了,才会有回报。其次,这部作品中聚焦的社会热点问题不少,但聚焦在什么上很重要,不是去展示灰色和苦难,不是用苦情去赚取观众的眼泪,而是以一种积极阳光的精神展现人心永远是亮堂的。从该剧的创作,杨文军感受到了艺术家应该承载的文化使命和时代责任。 在表现戏剧冲突上真正抵达了人物性格、命运等内在的冲突层面 该剧在创作初始,主创就强调要体现强烈的命运感,这一点也成了作品的最大亮点。现在表现跨年代的家庭伦理剧不算少,但在表现人物命运上过于强调戏剧冲突甚至传奇化,有时到了关键点上,常常又用画外音或字幕的讨巧方式交代了事。该剧在表现戏剧冲突上真正抵达了人物性格、命运等内在的冲突层面,挖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马鸣的大情大爱、马拉把握时代机遇的自强自立、马风不屈从权贵的人格魅力,都不是主创贴上去的,而是从人物骨子里散发出来的,血肉丰满的细节故事、情感传递演绎出了厚重、深刻的人生命运,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包括上海老克拉莫文辉这个角色,始终是在爱情与金钱的博弈中展现他的人生困惑,这个人物为该剧增色不少。 该剧的成功还表现在并非主观引导观众判断孰是孰非,每个人物的所作所为均有其合理的立场和理由。所以剧情是在这种不同人物立场的纠结中逐步将该剧矛盾冲突引向高潮,使观众欲罢不能,这种抹去斧凿痕迹的叙事方式和情节对话,令人耳目一新。我们看到,老马家三个孩子经历的高考、南下、打工、出国、留学的不同经历,正是中国人不能抹去的集体记忆,观众从剧中人物找到了自己以及家人的影子。观众身在其中,和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 有专家指出,现在在家庭伦理剧或者都市普通人家庭、爱情、日常生活伦理关系描写上,家长里短太多了,关系到这个国家民族大多数人命运的事情太少了;婆婆妈妈的事太多了,共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太少了。难能可贵的是,该剧真实表现了底层劳动者格外艰难、格外曲折,比别人都要付出更多、甚至于更惨重代价的生存奋斗之路,它的力度和深刻性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揭示了对幸福的追求比对幸福的占有更可贵 有些观众会提出,老马一辈子窝窝囊囊,还被打成坏分子,临死才摘帽。其子女大多经历各种坎坷,其幸福何来?其实,该剧主创想要表达的既有对国家的大爱、对人格的尊重、女性自尊自立追求的幸福,也有老马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顿饭、老马给儿子搓搓澡的幸福,还有剧中的大大泡泡糖、蜂花洗发水、一碗“狮子头”所传递出来的情感,都是一种幸福,这些恰恰是当今人们忽视了的幸福感。有专家认为,该剧非常有力地揭示了对幸福的追求比对幸福的占有更可贵。底层劳动者坚持善良、勤劳和做人底线,一定会赢得自己的幸福生活,幸福就在不断地努力和创造中。 由于该剧在一些地方电视台播出后得到了良好反响,中国电视艺委会在该剧“上星”之际及时召开了研讨会,与会专家李京胜、王丹彦、仲呈祥、李准、任谦、阎晶明、王伟国、彭吉象、尹鸿、武桂林、张效岩、戴清等高度评价了这部作品。部分主创介绍了创作经过。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2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