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发展至今百年,在这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取得过许多成就,也遇到过诸多的挫折与困难。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下,中国电影既有机遇更具危机。在众多的危机之中,最主要、最具威胁性的当属电影对民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的衰弱。 众所周知,国家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空间,还是相关地域历史和现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存在体。自古至今,“家”、“国”、“国家”一直是各种艺术的表现对象。作为影响面最广、受众最多的电影艺术,在对 “国家形象”的正面塑造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与责任。西方影像对我国“国家形象”的表述多有偏差,甚至有意进行歪曲和负面表述,以诋毁我国形象。长期以来,西方影像尤其是美国影像,在国家机器的有意扶持下,在艺术与娱乐的外衣下,强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文化观和意识形态。这就要求我国的电影工作者在电影创作中要有意识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塑造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积极向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和中国人的形象,以抵御美国电影的“文化入侵”。然而,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在我国的电影创作中,“国家形象”的塑造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国家形象”的表述经常是被忽略,甚至为了迎合某些观念、某些国际奖项而被有意歪曲,后果颇令人担忧。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以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娱乐性对受众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对心智尚未成熟、辨别力不高的未成年人更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现阶段电影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状况是怎样的呢? 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组织进行的“电影对北京未成年人成长的影响”调查,为我们提供了扎实的数据。该调查历时一个月,覆盖北京10个区县的25所学校,根据北京现有18个城区人口比例进行随机。在对这25所中小学的8-18岁的未成年人的抽样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950份,回收1950份,其中有效问卷1932份,有效回收率为99%。 通过这次对未成年人的有关电影影响的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从未成年人对影像中“国家形象”的认知度和满意度的回答,可以清楚地显现出中美两国电影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力。在这次调查问卷中,涉及到“国家形象”的问题有3个,分别是: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际形象和华人形象的态度(单选);对所看过的美国电影中表现的美国人的印象(单选);对所看过的美国电影中表现的美国这个国家的印象(单选)。调查结果显示,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际形象和华人形象的态度认可度最高项为“一般,无特殊感觉”,有效百分数为34.49%;其次为“客观真实,感到亲切”,有效百分数为33.54%;持“有点理想化,很喜欢”的占21.54%。对所看过的美国电影中表现的美国人的印象最集中为“有幽默感,很喜欢”,有效百分数为37.57%;其次为“离我的生活太远,无特殊感觉”,有效百分数为19.44%;第三为“人性化,感到亲切”,有效百分数为14.63%和“具有英雄情怀,喜欢”的有效百分数为8.73%。对美国电影中表现的美国国家印象主要集中为“可以快乐地生活,喜欢”,有效百分数为34.98%;其次为“充满机会,有活力,很喜欢”,有效百分数为27.32%;而认为“人人平等,喜欢”的占10.86%。 从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一、未成年人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际形象和华人形象的认同率不高。在全部答卷中,对当前中国电影中表现的中国国家形象和华人形象持肯定的比率只占55%。 电影在未成年人的休闲娱乐项目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电影艺术理应为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教育提供有益的、科学的帮助与支持,使未成年人从小便能够通过电影受到形象的、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与熏陶,树立起民族自豪感与自尊心。这种包括电影艺术在内的大众传媒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与教育意义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其所产生的效果甚至要比学校教育高出很多。但是,通过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现实情况却让我们感到遗憾,电影对未成年人民族认同、爱国热情的影响力并不大,远未达到其所应该达到的高度,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塑造、对中国人的塑造在未成年人的心目中的认同率并不高。这从一个角度反映出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像塑造存在很大的问题,它还远没有起到利用影像在观众心中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的作用,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爱国情操的培养、国家意识的树立还有相当大的距离。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电影创作者、电影编导缺乏在电影创作中艺术地塑造正面的“国家形象”的意识,而我们的理论研究人员也缺乏对这方面的有力引导与支持。 二、未成年人对美国电影中美国“国家形象”和美国人的认同率较高。其中对美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持“很喜欢”和“喜欢”的比率高达73.16%,较之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喜爱度高出近15%。回答“离我的生活太远,无特殊感觉”的只占12.62%,与对中国形象回答“一般,无特殊感觉”的34.49%相比少了两成多,而对美国电影中展现的美国人的形象认同也达60.93%。 从这一对比中可以看出,单从影像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来看,美国电影要比中国电影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得多,它以艺术的形式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和意识产生影响、发生作用,使未成年人对美国及美国人的好感和认同感竟然高于对自己祖国和同胞的好感和认同感。美国的国家机器借助美国电影强大的感染力和娱乐性,有意识地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文化观灌输到我国未成年人的思想中,从而造就出一代西方文化、西方意识形态潜在的拥戴者。鉴于此,有必要将电影创作、电影文化上升到关乎国家命运的高度,以引起相关管理部门及业界人士的思考与重视。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电影创作、电影文化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意识地以艺术的方式强化、突出电影的教化功能、教育作用。另外,对未成年人来说,不要说专门为他们拍摄的影片,就是适合他们观看的影片也基本处于空白。要么是适合儿童观看的动画片、儿童片,要么是反映成人世界的各种类型片,惟独缺少反映现实中学生生活的、将受众人群设定为未成年人的影片。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和电影业界的高度重视。因为对未成年人的争夺,将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存亡。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良文化、西方有害文化和价值观的侵袭和诱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电影形式以艺术的方式影响和作用于未成年人的思想和意识,这是我国文化工作者、电影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原载:《文艺报》2011年11月16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