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作家梁晓声编剧、著名导演张新建执导的45集长篇电视剧《知青》是山东影视制作中心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它追溯了40年前那段特殊岁月里的特殊人群——知青的往事,传达出一种感人至深的人性温暖。在该剧热播之际,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在京主办了专家研讨会。 以积极乐观的方式呈现知青生活 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谈道,《知青》是一部在历史记忆中展现美好人性的大戏,是作家梁晓声、导演张新建共同坚持的道路。对于“文革”中上山下乡旷世未有的千万人大迁徙,《知青》没有表现灾难,没有渲染迷茫、困惑、无奈的情绪,而展现了积极的生活态度。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胡智锋认为,《知青》在对历史的辩证表达和艺术的辩证表现上,达到了很深的程度。它自如地把荒唐与崇高这两个完全对立的东西整合在一起,体现出思想深度、历史深度。该剧主创不回避最复杂、最敏感、最具有挑战性的矛盾,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认为,《知青》是一部质朴自然的真情史诗,达到了浑厚深刻的文化反思目的。过去成为历史回忆,有血腥、痛苦、死亡、悲剧,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我们要告诉后人汲取教训,不要重复,要把它变成美好的东西。《知青》的历史价值就在这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庆瑞认为,《知青》用艺术形象书写知青历史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历史层面上真实、鲜活地展示了一代知青人的精神世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尹鸿认为,作为知青艺术的一面旗帜,梁晓声这部作品跟过去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着力点发生了改变:《今夜有暴风雪》里更多讲青春残酷,带有悲剧之美;时隔几十年之后,《知青》的青春色彩加强了,表现了一代年轻人在那样一个被称为“广阔天地”的残酷的舞台上相互支撑、帮助、沟通、关爱,在大荣辱当中百炼成钢。《中国电视》杂志编辑部主任陈玮认为,《知青》的格局很大,具有深刻和深情的特点。与同类题材相比,《知青》充满阳光和温情,不是表现对生活的怨恨,而是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 用深刻的思想展现历史的进步 《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认为,知青文学分为两种,一类是历史主义的,另一类写反思批判,但是《知青》属于第三种——它想糅合理想主义、反思批判这两种特质的东西,然后表达另外的意义:用人性的力量、人性的光泽、人性的温暖可以战胜、超越、化解各种残酷的东西。作者想用这部作品回答我们今天到底缺什么、中国人的底线到底在哪里的问题。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艺术理论上的一个法则。阎晶明同时提到,《知青》涉及到对于时代、知青命运的看法和评价,播出后也许会引起一些争议,但是争议有好处,因为可以反映当下存在的很多问题,激发大家都去思考,是有积极意义的。 编剧梁晓声的发言可以看做是对阎晶明观点的回应。梁晓声谈到剧作中蕴含的人性进步和人格进步的意义:第一,人类社会的进步说到底不仅是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人性的进步。在“文革”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里,我们呈现一些人性中最温柔、最内敛、最细腻的部分,而人需要那种温暖的滋润。第二,什么叫个体人生的提升?当年的知青恰恰是在上山下乡的十年中不断碰撞、反省,划清了一道人格的底线。 《知青》在艺术呈现上也有了新的超越。正如阎晶明所说的“《知青》对那个时代的还原能力非常强”和范咏戈所说的“《知青》以日常叙事的典范性消减了我们对知青题材的审美疲劳”,这部剧在刻画人物群像、营造时代氛围和还原生活质感等方面的努力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 胡智锋认为:《知青》在驾驭复杂的时空和人物群像方面达到了很娴熟的程度,它将历史剧和青春偶像剧笔法融合起来,在不失去历史质感的情况下,结合青春偶像剧的很多元素。他说:“这个剧有创作高度,既表现了知青原生态的生活景观和细节,同时它又超越了对具体的知青生活本身的描摹,力求去追求更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比如从中提炼出关于成长的命题、关于人性的命题。尹鸿认为,《知青》塑造的一组人物群像很有历史感,一方面是性格差异,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人物所代表的政治身份、政治文化的差异,所以在人物的性格差异中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戏剧性需求,更是认知历史大环境的一种需求。作者把戏剧性的功能和历史符号的存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这些不同人物身上,完成了整个大群像的谋篇布局。 原载:《光明日报》(2012年06月05日07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