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晁瑮及《宝文堂书目》初探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理 参加讨论

    目录学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可谓源远流长了。早在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就已经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目录的编纂工作,并写下了《别录》和《七略》,为我国的目录学事业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二千多年里,目录的编纂工作延绵不断,成为我国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作为我国目录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无论官家和私家都编纂了颇为丰富的书目。这一时期,由于社会背景产生了变化,一些新的文化思潮逐渐兴起。这些因素折射在书目上面,使书目的编制及结构也起了一些新的变化。《宝文堂书目》就是其中之一。
    《宝文堂书目》为明代晁瑮编撰以来,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它较早摒弃传统的“四部法”,大胆著录当时尚被人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说、戏曲和传奇等。因此,此书目以独特的风格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有如凤毛麟角,对它也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为此,本人不拘学识浅陋,就晁瑮及《宝文堂书目》作些初步的探讨,也旨在抛砖引玉,请教于诸位同仁。
    一、晁塛编撰《宝文堂书目》的时代背景
    晁瑮,字君石,号春陵,明代直隶开州人。宋太子太傅过后,在嘉靖辛丑时中得进士,官至国子监司业。他有一子名东吴,字叔权,白小聪颖好学,很有才华。在嘉靖癸丑时也进得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为晁瑮编撰《宝文堂书目》作了可贵的贡献。但不幸早逝,亨年只有二十三岁。他死后,其父晁瑮手录其稿,共有四卷,墨迹一卷,名曰:“诚痛录”。他们父子都酷爱收藏,故家中藏书很富。
    晁瑮生活的嘉靖时代,私家藏书风气很盛。不仅数量多,收藏范围有所扩大,较之宋、元时期也有了新的发展。而且,当时目录学知识的传播日益广泛。许多藏书家在读书之余,逐书写作札记,岁积月累,纂积成册,成为自己的藏书目录。
    当时,对中国文化发展史来说,也可谓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那时,自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已经萌芽,反映到文化上也出现了新的因素。那就是市民意识逐渐觉醒。这在实质上就意味着追求个性解放和对封建制度的猛烈冲击。而在知识分子中也由于对当时因袭元代而来的封建文化的不满,产生了前后七子的复古运动。复古运动的积极一面在于它是对现状的一种反抗。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使明代的文化以嘉靖时代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市民意识产生后,反映到文化上,就是小说、戏曲和传奇的空前发展。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金瓶梅》等古典长篇小说名著都是在嘉靖年间定型或开始的。小说、戏曲和传奇成为当时文学的一大特色。无疑,晁塛生活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为编撰具有自己特色的书目创造了条件。
    二、《宝文堂书目》的编制特点及其历史价值
    《宝文堂书目》具有两大编制特点。首先,它分别在子杂门及乐府门中著录了很多的小说、戏曲和传奇目录。这些目录从一定的深度反映了明代的小说及戏曲概况,长期以来都被研究我国古代小说史和戏曲史者视作重要的史料。其次,它在一部分书名下注明版刻,对后人考究明代的版本源流提供了充足的事实依据。这点尤其为清代学者所推崇。
    《宝文堂书目》是晁氏父子藏书目录的反映。在他们所著录的目录中,有许多其他书目不见或罕见的书名,如子杂门著录的《东轩笔录续录》。此书除仅见于《宋史·艺文志》以外,别处几未见过;乐府门著录的《稼轩余兴》,恐怕是辛弃疾词的另一个本子。而这个本子仅见于晁氏书目的著录,医书门著录的《东坡集药方》可能是《苏沈二内翰良方》中苏轼医方中的部分蓝本。沈括医方中的部分蓝本是很清楚的,而苏轼的却还未弄明白,这一材料就很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宝文堂书目》的编制结构也很别具一格。它是最早摒弃传统的“四部法”的书目之一,共三卷,以御制为首。上卷分总经、五经、书、性理、史、子、四书、文集、诗词等十二目,中卷分类书、子杂、乐府、四六、经济、举业等六目;下卷分韵书、政书、兵书、刑书、阴阳、医书、农圃、艺谱、算法、图志、年谱、姓氏、佛藏、道藏、法帖等十五目。从上面可以看出,《宝文堂书目》分类详细,著录丰富,并不依循“四部法”著录。所著目录,虽不是尽属古本,但其历史价值是不可低估的。不过,“特其编次无法,类目最难,复见错出者,不一而足,殊妨检阅。盖爱博而未能精选者也”。这是它的缺陷所在。(赵万里:《跋晁氏宝文堂书目》,//在:宝文堂书目/晁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5)
    赵万里曾在《跋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写道:“其中子杂、乐府二门,所收之明话本小说、杂剧、传奇至多,为明代书目所仅见”。姚名达也在他所著的《中国目录学史》中称赞说:“……,其作风又别成一格,标四六、举世、年谱三目,分‘乐府’于‘诗词’之外,为古录所未曾及者”。这些评价,中肯地道出了《宝文堂书目》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 ※  ※ ※  ※  ※
    现在通行的《宝文堂书目》是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于1957年用传抄本校印。原抄本是明末清初诸大藏书家所珍视的书目之一,如焦竑、黄虞稷、曹寅、程晋芳诸家都有藏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给予介绍。但到现在,只有北京图书馆所藏的明写本一本(缩微胶卷)。这就成为《宝文堂书目》仅有的一个旧本了。
    [参考文献]
    (1)明代私家藏书概略/袁同礼//在:图书馆学季刊一1927年12月2卷1期.
    (2)明代的图书出版事业/刘国钧//在: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著,郑如斯补订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10.
    (3)明之私人收藏/陈登原//在:古今典籍聚散考—上海:上海书店,1983.11.
    原载:《广东图书馆学刊》1985(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