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庆先生《二十世纪训话学研究的得失》一文说:“20世纪即将过去。我们回顾20世纪中国训诂学的历程,既为它的巨大创获而欢欣,也为它的重要失落而惋惜。最近几年来,训诂学的局面是有些冷清了,以至连什么是训诂学、训诂学向何处去的问题,也难以引起坦诚而热烈的讨论。但是,我们仍然坚信,中国训诂学的前途是无可限量的。”笔者对此深有同感,诚如周先生所说:“无论在今后的什么时代,只要我们民族有人的精神能力的跃动,有对人自身及其文化的反思,那么,在中国,作为‘精神客观化’的文化典籍就必然继续存在,对文化典籍的重新解释就必然继续进行,而研究文化典籍解释的训诂学(‘古典解释学’或‘文献解释学’)也就必然有其无限的前途。或者说,只要定位得当,只要方向正确,中国训话学就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1]本文拟从古典文献整理研究与当代意识结合的角度就训诂学的定位与研究方向略陈管见,冀抛砖引玉,引发大家都来重视和发挥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在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起的作用。 一、传统文献训诂的精神内核 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常以“经典文化”的形式呈现在社会和个人面前,为当代提供各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思想理论和知识系统。经典文化往往积存于民族的古典文献中,如《十三经》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现存大量古籍的始祖和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源头,几乎囊括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道德、文学、艺术以及佛教、道家等,并渗透到我们民族的性格和心理中。历代富有使命感的读书人总是根据现实的需要,解读古典文献,阐发新的意义,或用于号召,或施于教育,同时也使文化传统融入现时代并得到发展。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尊重文化传统和崇奉文化经典的倾向,并且特别重视解读古典文献,往往采取“述而不作”,寓作于述的态度解释文献,从而推进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训诂学就是基于文献解释的需要而形成的一门关于传统文献解释的学问。两千年来,传统训诂学探讨文化典籍解释的法门,研究汉语语义演进的规律,沿着古典文献解释的方向不断发展,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处于显学的地位。从孔子以来的历代学者以“述而不作”、寓作于述的态度解释古典文献,历代学者在解释古典文献的同时又研究前人对古典文献的解释及其有关论述,探讨其解释的目的,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评论其解释效果,建构起传统训话学的学科系统。传统训话学在两千年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形成了“诂”、“训”、“传”相互结合、相互发明的解释体系;形成了“以形索义”、“因声求义”、“以义逆志”、“知人论世”、“得意忘言”等解释方法;形成了语言解释和心理解释相结合,融合解释者之“意”与创作者之“志”,从而酿造新意义的解释传统。 …… 点击附件浏览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