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书目文献 >

江西旧方志存书书目订补(四)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何振作 参加讨论

    [正德]袁州府志十四卷(明)严嵩纂修  明正德九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姚汀、徐琏修,严嵩、欧阳诚纂。是志刘琬序云:“弘治末,郡守川东朱君华毅然以重修(府志)为己任,乃命文学司训刘案搜辑编摩……稿仅成,会朱以忧去,遂已。继朱而守者,乃慈溪姚君汀焉,比至,适太史严君嵩在告家居。姚乃走书钤冈,以志事为恳,而以郡生欧阳诚辅之。未几,姚又以事去,志亦弗克就绪……正德癸酉(八年)冬,武邑徐君琏继守于兹……仍走书诣太史促其成。凡馆谷笔札,治书锓梓之费,皆君自区画。”严嵩序称:“与予同事者,郡学生欧阳诚云。”乾隆《袁州府志》历修郡志姓氏录是志著者为姚汀、徐琏、严嵩、欧阳诚。版本项当录为:明正德九年刻十二年增修本。是志原刻不存,所存增修本仅天一阁有藏。是志记事止于正德十二年(见卷七科弟第9页)。
    [嘉靖]2袁州府志二十卷(明)严嵩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严嵩、范钦修,赵文华、彭凤等纂。严嵩序称修志:“始托政和令陈德文纂辑,既而陈以补令建安去。卒相予以成者,通参赵文华、编修董份、高拱、检讨王材、晁瑮、陈以勤诸君子实有赖焉。而同里彭编修凤、何侍御称、郭太仆进皆相与赞成之。郡前守范侯钦首任增辑,以升宪臬去。今守徐侯祯实募匠梓刻之。”乾隆《袁州府志》历修郡志姓氏列范钦、徐祯、严嵩、彭凤、何称、郭进、高拱、董份、陈以勤、王材、晁瑮为著者。
    [嘉靖]3袁州府志二十卷(明)季德甫纂修  明嘉靖四十年刻  万历四十四年递修本
    按:联目未录,是本藏日本国会图书馆,今有成文影印本行世。是志前有严嵩作于嘉靖二十五年之序,季德甫作于嘉靖四十年之跋,后有赵文华作于嘉靖二十四年之后序。是志为季德甫沿严嵩等所纂府志体例续修而成。是志卷七郡官第又25页记事止于万历四十年,所记最后一任知府则为万历三十四年上任之汪若水;而卷十八艺文第84页则记事止于万历四十四年,记知府汪得时之事。查后志知汪得时于万历四十年任知府,其继任则为万历四十四年上任之朱瑞凤,疑是志为汪得时离任前所增修。从版刻情况来看,是志经多次增修补版雕刻而成。又是志郡官、科弟等门目之记事均为连续性记事,而非跳跃式记事等情况来看,颇疑此本之多次增修中多属官修。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知府黄鸣乔修有一志,其序提及是志,称;“丁巳(万历四十五年)秋,予从白门渡江来袁,适役人迎者投郡乘一帙。”黄鸣乔所提及之志当即指此递修本,但未言及纂修者,只称是志多有疏漏。黄鸣乔修成一志后,是志被后人淡忘,岂知是志今存,黄鸣乔所修志却已佚。是递修本未见有反映递修之序跋,也许亡佚,也许原本即无。
    [康熙]袁州府志二十卷首一卷(清)施闰章修、袁继梓等纂
    按:修者当录为:施闰章,李芳春修。施闰章序云:“告郡大夫李焕章(李芳春之字)率其邑长搜集,属友人博洽者合校为是编。”李芳春序称分守湖西之施闰章“属余采摭遗文及一切沿革、盈缩之数……先后缮呈,公手自裁定。”显然李芳春有修志之功。
    [乾隆]袁州府志三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枚修  熊日华  鲁鸿纂  清嘉庆八年补刻本
    按:纂者“熊日华”当录为“熊曰华”,修志姓氏即如此。版本项当录为:清嘉庆八年修订本。嘉庆八年,知府王朝飏令宜春教谕茅莲如将乾隆二十五年之府志“悉心校订,或篇易其句,句易其字……其一切应抬字、避写之处一一厘正。”可见是志与原刻有所区别,不仅仅是对原刻进行补版重印,而是有所增删修订。联目录江西省图书馆有是志原刻,作“不全”,误,当“全”。
    [同治]袁州府志十卷首一卷(清)骆敏修 黄恩浩修 萧玉铨等纂
    按:修者当录为:骆敏修、黄恩浩等修。黄恩浩序称是志之修“由前守骆公敏修、荣公绶相继集士绅开局兴修,均未蒇事,瓜代去。予踵其后,因所订稿,校付剞劂,而是书以成。”
    [康熙]2宜春县志二十卷首二卷(清)江为龙修 李绍莲纂 清康熙四十七年刻本
    按:卷数当录为:二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是志目录、内容均作有卷首、卷末。纂者当录为:李绍连杨嘉楠等纂。是志以“编次”为纂者,而“编次”为李绍莲、杨嘉楠等8人。版本项另应录有:清雍正十二年增修本(有成文影印本行世)。其记事止于雍正十二年,见卷十六艺文志·记第39页。
    [道光]宜春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程国观等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程国观修,袁朝仪、徐汝亨等纂。是志新修姓氏列程国观为“纂修”,潘大京等7人为“分辑”,袁朝仪等9人为“编次”。其“纂修”当为主修,“编次”当为纂,且康熙《宜春县志》也以“编次”为纂者。
    [咸丰]宜春县志十五卷首一卷(清)陈乔枞纂修 清咸丰十年刻本
    按:联目未录,今南京、南京大学图书馆均有藏。
    [民国]宜春县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谢祖安修  苏玉贤纂
    按:修者当录为:漆能廉、杨翘新修。苏玉贤序云:“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前县长漆君能廉奉省府转内部令,催纂修县志,函聘玉贤为总纂……越二年,稿将成,以经费不敷,暂时停办。至廿七年十月,杨君翘新倡议付印……决议续编竣事,集赀刊印。又阅期年,始告成功。“谢祖安于民国二十九年任宜春县长,并为是志作序云:”是役也,创始于丙子(民国二十五年),告成于庚辰(民国二十九年)……予以宜人谬膺繁剧,得与斯役,而观厥成。
    [康熙]分宜县志十卷(清)蔡文鸾修  林育兰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林育兰、赵淑孔等纂。是志修志姓氏列林育兰、赵淑孔等7人为“考正”,则此7人均为纂者。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是志记事止于康熙二十三年,见卷六辟举第22页。
    [乾隆]分宜县志二十卷首一卷  清乾隆四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四十二年刻四十四年增修本。是志序作于乾隆四十二年,记事止于乾隆四十四年(见卷九赋役第42页)。
    [道光]1分宜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龚笙修  王钦纂
    按:纂者当录为:习家驹、袁宏燮等纂。是志修志姓氏列龚笙为“总纂(当为总修之意),列王钦、梅照璧为“协纂(当为协修之意) ”,列习家驹等9人为“分修(当为分纂之意) ”,是志当以分纂为纂者。
    [道光]2分宜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清)高梦麟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李铦  高梦麟纂修。高梦麟序云:“戊申(道光二十八年)仲秋,前署令李君和轩(李铦之字)遵奉设局……稿甫脱,李君旋移篆彭泽。是年冬,余奉檄斯邦。莅任后,局中首事缮本汇函,请加校订付梓。”
    [咸丰]分宜县志十七卷首一卷  (清)陈乔枞纂修  清咸丰十年刻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南京图书馆。
    [同治]分宜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是志记事止于同治十一年,见卷七选举第55页。
    [民国]分宜县志十六卷  萧家修修  欧阳绍祁纂
    按:修者当录为:萧家修、谢寿如修。谢寿如序称是志“始事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萧(家修)前任内,中因费艰辍业。至本年(民国二十九年)三月继续工作……卒以抗战正殷之时,竟此县志未完之功。”
    [康熙]万载县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是志常维桢序作于康熙二十二年冬十一月,汪映极序作于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朔,记事止于康熙二十三年(见卷九选举第20页)。
    [雍正]万载县志十六卷首一卷  (清)汪元采修  杨言等纂  清雍正十一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汪元采纂修。是志无修志姓氏,然卷端下录作“万载县知县汪元采纂”。是志仅有汪元采序,其序云:“因集邑中绅士,摭拾癸亥(康熙二十二年)以来事迹故实,依类增入,俾不致于淹没遗忘。而采复于其中斟酌裁定,惟期实而不诬,信而可徵,以垂不朽。”其序未提及有纂者如杨言等人。查后志杨言传,也未提及杨言有纂志之事。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1975年版)录是志纂者为杨言;而其《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1985年版)录是志为汪元采纂修,无杨言。版本项当另应录有:清乾隆四十三年潘汝凤修订本(有成文影印本行世)。
    [道光]1万载县志十四卷(清)卫鹓鸣纂修  清道光六年刻本
    按:联目录有是志,称仅江西省图书馆有藏,误。是志并不存在。道光十二年《万载县志》录有卫鹓鸣作于道光六年序,称:“余以辛巳(道光元年)之春来任是邑……明年……因集绅耆,议先修县志……数月成稿,邮寄都中,请正于乡先达司空辛筠公先生……今者引疾去矣,而筠公先生以志稿还,既订正之,又奖励之。”显然道光六年卫鹓鸣修有一志稿,但未完刻。道光十二年杨际华序云:“《万载县志》,道光三年修,阅十稔,至今始成。”可见道光间,万载修县志,至道光十二年方修成一志。
    [道光]2万载县志三十卷首一卷(清)卫鹓鸣修  郭大经纂
    按:修者当录为:卫鹓鸣等修。是志龚士范作于道光十二年序云:“志之修,始事于卫松甫(卫鹓鸣之字)先生,中间若杨肖岩、武晓谷、陈讷斋、林鼎甫四明府皆与其事者也。”
    [道光]33万载县土著志三十卷(清)卫鹓鸣修  郭大经纂  辛辰云增订
    按:卷数尚应录有:首一卷。是志目录、版心均录有卷首。著者项当录为:(清)卫鹓鸣、刘恒泰等修,郭大经、辛辰云纂。辛辰云跋云:“刘象九(刘恒泰之字)明府奉檄集议,佥以新旧两志为疑,而属云总其成……顾念传述易于创作,远溯不如近征。郭先生(大经)原编具在,稍加厘正增辑,事半功倍即可应命。因念先生子海门明经。海门欣然出以相示。诸事和衷,期归妥善。”显然辛辰云增订是志属刘恒泰主持之下;其总目下也录为“卫鹓鸣原编  刘恒泰增订”。又郭大经作于道光十二年跋云:“新纂志乘三十卷,盖邑侯卫松甫(卫鹓鸣之字)、杨肖岩(杨献弼之字)两先生属经偕同志辑而成之也。”可见郭大经所纂志稿历二任知县而成,且是志原编姓氏也列卫鹓鸣、杨献弼、龚士范三知县为“督修”。
    [咸丰]万载县志摘要十八卷首一卷(清)陈乔枞纂修  清咸丰十年刻本
    按:联目未录,今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有藏。
    [同治]万载县志三十卷首一卷(清)金弟  杜绍斌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金弟、杜绍斌修,辛孚德等纂。修志姓氏虽仅列修者,但辛孚德跋云:“金翦云(金弟之字)明府属德续辑,以谫陋辞,不获……因与同事诸君折衷至当,一以中丞刊发章程为准。规模粗定,而德供职入都……今年春,诸君计偕来京,告德曰‘:吾邑之志成矣。’”
    [正德]瑞州府志十四卷(明)熊相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邝璠修、熊相等纂。崇祯《瑞州府志》凡例云:“筠(指瑞州)之有志,昉自元至治二年学正杨升云,而我明正德十年邝郡守璠乃重修之,今又百十余年。”邝璠序称修志云:“时高安司谏胡公镇、侍御熊公相、节推傅公朝以读礼在告,得肆力于觚翰,乃采录遗迹与我朝实录,延请是正,尉学训淳。生员刘弘道、朱梦昌俱同事焉,两阅月成编。”熊相序云:“任丘邝公璠来守瑞……曰:‘志兹其时,不可失也。今弟子员畴可草创者?’佥曰:‘刘弘道、朱梦昌,邑博士畴。讨论曰:吴尉君,淳乡大夫畴。润色曰:胡君镇、傅君朝。‘’又谁可者?’曰‘:熊君相虽在告,病匪心目,可以佐之。’公(邝璠)喜曰:‘事济矣。’……呜呼!自至治以迄正德,而瑞志之修,仅此一见,何其希阔,寥绝甚也!”又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也作邝璠修。
    崇祯.瑞州府志二十四卷  明崇祯元年刻本
    按:书名项中“崇祯”二字当以方括号括起,因是志卷端并无“崇祯”二字。版本项当录为:明崇祯二年刻清康熙十年增修本。是志仅台湾有藏,但绝非原刻,今有成文影印本行世,即为清康熙十年增修本。是志今存明崇祯二年徐登瀛所作后序,备述修志事宜,并称“瑞志于兹肇成”。今存之增修本当为刘登科于康熙七年任知府后所修,所增内容不多,主要是为己歌功颂德,且版片也多为崇祯二年原刻,惟增修内容为另刻。是志记年止于康熙七年(见卷十五秩官第5页);记事则当止于康熙十年。康熙十年《高安县志·书院》载有刘登科于康熙九年修复筠阳书院事;康熙十二年《上高县志·书院》载有刘登科于康熙十年修复金石书院事,此二事与是志书院载刘登科修复筠阳、遵道二书院事颇合。而康熙十二年《上高县志·凡例》称《瑞州府志》“重修于崇祯初,续于康熙十年。”是志当即为“续于康熙十年”者。
    [康熙]高安县志十卷(清)张文旦修  陈九畴纂  清康熙十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陈九畴、邹笃生等纂。张文旦序云:“属诸生陈子九畴、邹子笃生、胡子惟圣、陈子之璠、胡子士琏分曹编辑。”修志姓氏也列此5人为“编辑”。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十一年刻本。是志序作于康熙十年冬,记事止于康熙十一年(见卷七选举第37页)。
    [乾隆]高安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聂元善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聂元善修徐济言等纂。聂元善序称修志“予为初定章程,众绅士各殚厥长,共襄协赞。”徐济言跋云:“是举也,当事大人主其事,而邑之文人学士共相协赞。”显然,邑绅士当为纂者。后志列是志修志姓氏除聂元善外,尚有邑绅士徐济言等24人。
    [道光]高安县志二十二卷首一卷(清)高以本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高以本修,吴层云、吴凌凤等纂。修志姓氏列高以本为“总修,“吴层云等26人为“分修”。又吴凌凤序云:“敬随同事诸君子后,附数语以缀以篇。”
    [同治]高安县志二十八卷首一卷  (清)孙家铎修  熊松之纂  清同治十年刻本
    按:著者项当录为:(清)夏燮、张鹏翦等修,熊松之、萧浚兰等纂。修志姓氏列孙家铎、黄廷金、夏燮、张鹏翦、德海为“主修”,孙、黄二人为知府,且未具体主持修志,不宜作主修者。惟夏、张、德三任知县相继修志,应作主修者。夏燮序云:“会燮承乏高安,乃开局县中,延萧芗泉(萧浚兰之字)方伯、熊子容(熊松之之字)司马主其事。”夏氏离任后,张鹏翦继任,其序云:“乃与同事诸君子详加参定,荟萃成书。”随后张氏离任,德海继任,其序云:“奉檄之任未一旬,而局绅以县志业已告成,请序于余。”则德海于志又无甚功。修志姓氏列熊松之等3人为“纂修”,而夏燮序又表明萧浚兰、熊松之为主纂。版本项另应录有:清同治十一年增修本。所增内容甚少,其记事止于清同治十一年(见卷八秩官第22页)。
    [康熙]上高县志六卷(清)刘启泰修  李凌汉纂
    按:纂者当录为:沈日生、黄佐等纂。是志序均未言及纂者,惟修志姓氏列李凌汉等3人为“同阅”,黄栻等2人为“裁定”,沈日升等11人为“编辑”。是志纂者当以“编辑”为之。
    [康熙]1新昌县志六卷(清)黄运启修  熊任等纂
    按:纂者当录为:漆嘉祉、熊任等纂。黄运启序称修志“请事于邑先辈漆蔚生(漆嘉祉之字)适契其祈向之盛心,因指数诸生备分曹纂修之役。”康熙二十二年《新昌县志》吉必兆序称是志“得资邑中贤达漆嘉祉等博采群书,征求遗献,编为成帙。”显然,漆嘉祉实充是志总纂之职。是志修志姓氏列黄运启为“纂修”,漆嘉祉等3人为“同校”,熊任等5人为“编辑”。
    [康熙]2新昌县志六卷 清康熙二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刻本。是志原刻有漆宿兴作于康熙二十三年夏之跋。联目录是志仅北京、台湾有藏。今见台湾成文影印本并非原刻。其版本另应录有:清康熙二十三年刻二十六年增修本。成文本记事止于康熙二十六年,见卷三选举第79页。北京藏本是否原刻,尚待考。
    [乾隆]新昌县志二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文峰  徐炎修  万廷兰纂  清乾隆五十七年刻本
    按:修者当录为:杨文峰、龚果修。修志衔名列杨文峰、龚果、徐炎为“主修”,但徐炎实无修志之功。是志图巴序云:“新昌……合县议修县志,杨令(文峰)具以情谒余,且商订珥笔者董其事,既成谋而以降调去任。署任龚令(果)是前议而怂恿之,诹吉启局,集众议而共订。自冬徂春,凡五阅月……志甫脱稿,将付剞劂,龚令率绅士揖余曰:‘县志之修成于公,祖府志之檄,今校勘蒇事,谨呈缮稿加之鉴定,并请一言以弁其端。’”徐炎序称己继任知县后,县志“已付剞劂而未蒇事,又判年而后落成……是以乐观厥成也。”版本项另应录有:清乾隆五十七年刻六十年增修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本即为增修本,有中国书店影印本行世,其记事止于乾隆六十年(见卷十二选举第35页)。
    [同治]新昌县志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同治十一年活字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二年活字本。是志序作于同治十一年季冬,记事止于同治十二年(见卷九职官第52页)。
    [康熙]临江府志十六卷(清)施闰章修  高咏纂  清康熙七年刻本
    清康熙十九年增刻本按:修者当录为:施闰章、王抚民修。修志姓氏列施闰章、王抚民等人为“纂辑”,当即主修。胡宗虞序云:“志之锲,肇自少参愚山施公(闰章),前则请之大中丞董公。兹复藉于贤郡长王公(抚民),亦既具有成稿矣。,联目列江西省图书馆藏有清康熙七年刻本,误,江西仅藏有清康熙十九年重印本。联目列是志有清康熙十九年增刻本,今见十九年本仅有陈克竣新增一序,其序并未言及对康熙七年本进行增修;其内容也未有增修行为,实为重印本,而非增刻本。
    [同治]临江府志三十二卷首一卷  清同治十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是志后序作于同治十年中秋,记事止于同治十一年(见卷十秩官第2页)。
    [乾隆]清江县志三十二卷  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按:卷数当录为:三十二卷首一卷。是志目录列有“卷之首”,内容包括序、凡例、目录、图;有关内容之版心也刻有“卷之首”字样。版本项当录为:清乾隆四十六年刻本。是志序作于乾隆四十五年孟冬,记事止于乾隆四十六年(见卷十三选举第)13页)。
    [同治]清江县志十卷首一卷 (清)潘懿  胡湛修  朱孙诒等纂  清同治九年刻本
    按:纂者当录为:朱孙诒纂。潘懿序称修志“适两浙转运使者朱石翘(朱孙诒之字)养疴里门,懿顺舆论之推尊,再输诚款,敬迎高轩。先生知此任之不容以旁属也,于是集众美之敷陈,严其去取,条分缕析之……九阅月而书成。”修志衔名也列朱孙诒为“总纂”。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年刻本。是志序作于同治九年孟冬,记事止于同治十年(见卷五职官第36页)。
    [康熙]新喻县志十四卷  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按:联目仅录北京有残本,今见有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之成文影印本为完帙,且其版本为:清康熙十二年刻二十四年张镇增修本。是志卷五官师录知县符执桓之后有三任知县,其中录张镇为“现任”;又该志卷十四下第."页有张镇所作“乙丑初夏望日喜雨歌”。查同治《新喻县志》知张镇于康熙二十二年任新喻知县,其文中“乙丑”年为本志最后记年,即康熙二十四年。北京藏本是否原刻,待考。
    [道光]1新喻县志十四卷首一卷 清道光五年刻本
    按:卷数当录为:十四卷首一卷外二卷。联目仅在注中录有:附诗文存一卷。误。是志目录录作:外诗存一卷文存一卷。其卷端分别录作:渝水诗存、渝水文存。版本项当录为:清道光六年刻本。是志序作于道光五年冬,记事止于道光六年(见卷九选举第47页)。
    [道光]2新喻县志八卷
    按:书名项当录为[道光]增修新喻县志八卷首一卷。是志卷端、版心均题作:增修新喻县志。目录录有“卷首”,内容为序。
    [康熙]安义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康熙十三年刻本。是志有陈序作于康熙十二年季冬,称是志“始事于十月之朔,至十二月遂告成功。”邑人徐砀序称是志“甫两阅月而削草,又两阅月而书成。”康熙十二年为1673年,而其十二月则已入1674年元月;徐砀序未署年,但可断定其序中后一“两阅月”已入康熙十三年。
    [民国]安义县志九卷  王斌修  黄希仲纂  民国二十六年稿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安义县公安局。
    [道光]奉新县志十二卷首一卷(清)邹山立修  赵敬襄纂  清道光六年刻本
    按:卷数当录为: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是志目录虽未录有卷末,但卷末“乐助姓名”之版心刻有“卷末”字样。纂者当录为:赵敬襄宋鸣琦纂。是志新修姓氏列此二人为“编纂”。版本项当录为(1)清道光四年刻本。邹山立序称是志“经始于道光癸未(三年)孟秋,竣事于甲申(四年)仲春,甫八阅月衮然成帙,凡三十余万言以付剞劂。”继邹山立为奉新知县之徐培于道光四年秋作序称己“虽未获躬亲其事,而适际其成,不可以不志。”显然道光四年已有刻本,今见台湾成文影印本即为是本。(2)清道光六年沈鉴校刻本。沈鉴作于道光六年序云:“前任邹明府奉大府檄开局修志,经始于癸未秋孟,竣事于甲申仲春……字画间有讹舛。会邹明府调任丰城,欲改正而未果……于是……重加厘正,分条签改……余汇而观之,文无增益,而字画体例改正无讹……刻既竣,遂志其缘起如此。”校刻本有“重校姓氏”,注明为“道光六年,”列知县沈鉴为“总校”。江西省图书馆藏本既为此本。
    [同治]奉新县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同治十年刻本
    按:版本项当录为:清同治十一年刻本。是志卷末有知县汪以诚作于同治十一年之序。
    [民国]奉新乡土志一卷 谢圣谟纂民国三十五年稿本
    按:联目未录,今藏江西省博物馆。
    [嘉靖]丰乘十卷(明)李贵纂修
    按:著者项当录为:(明)王徽猷修  李贵纂。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录是志为王徽猷修。李贵序云:“王侯天诰(王徽猷之字)檄修邑乘,且致抚院胡公、按院陈公及韩文宗公之命。予以铅椠久荒三辞焉,不获,乃馨其愚,同诸文学搜辑旧章为《丰乘》。”显然,李贵为奉知县王徽猷之请而修志。
    

(作者工作单位:江西省图书馆)
    原载:《江西图书馆学刊》2003年第3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