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扬雄《方言》与中古、近代汉语词语溯源二例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董志翘 参加讨论

    西汉扬雄所撰《方言》,乃训诂学的重要著作,同时更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张永言先生在谈到该书的学术价值时,曾经归纳为五个方面,最后指出:“以本书所记方言跟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探讨。例如卷一:‘党(=懂)、晓、哲,知也。’又:‘凡物盛多谓之寇(=够)。’卷二:‘茫(=忙),遽也。’又:‘釥(=俏),好也。’又:‘裁木为器曰鎃(=劈)。’卷三:‘侹(=顶),代也,江淮陈楚之间曰侹。’……。”同样,在汉语词汇史研究中,有些词语似乎是中古、近代才产生的,但我们一旦突破字形的束缚,则往往能够从《方言》中找到它们的源头。同时通过利用《方言》中说解,才能真正明白当时的词义。现略举二例,就正于方家。
     鼎(矴、碇、磸)
    停船时沉入水底用以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称为“dìng”,字写作“矴”,较早的用例是《三国志·吴志·董袭传》:“(黄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矴。”后世亦用,《新唐书·杨瑒传》:“(杨瑒)在官清白,吏请立石纪德,瑒曰:‘事益于人,书名史氏足矣,若碑颂者,徒遗后人作矴石耳。’”字又作“碇”,出现时代稍后,如唐韩愈《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蕃舶之至泊步,有下碇之税。”马其昶注:“碇,锤舟石,与矴同。”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诗:“下碇夜已深,上碕波不驻。”李商隐《赠刘司户蕡》诗:“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玉篇·石部》:“矴,丁定切,矴石。”《集韵》去声四六“径”韵:“矴、碇、磸,丁定切,锤舟石也。或从定、从奠。”无论是字书、韵书的记载,还是从实际用例来看,似乎是中古以后才产生的一个新词。其实,在西汉扬雄的《方言》中,早已出现,不过字写作“鼎”而已。《方言》卷九:“舟,自关而西谓之船,自关而东或谓之舟,或谓之航。……楫谓之桡,或谓之櫂。(郭璞注:今云櫂歌,依此名也。)所以隐櫂谓之桨。(郭璞注:摇橹小橛也,江东又名为胡人,音奖。)所以县谓櫂之缉。(郭璞注:系櫂头索也。)所以刺船谓之篙。(郭璞注:音高。)维之谓之鼎。(郭璞注:系船为维。)首谓之轼闾,(郭璞注:今江东呼船头屋谓之飞闾是也。)或谓之艗艏。(郭璞注:鹢,鸟名也。今江东贵人船前作青雀是其像也。音亦。)后曰舳,(今江东呼柁为舳,音轴。)舳,制水也。……”其中“维之谓之鼎”之“鼎”,即“矴、碇”之义。或许当时尚未为表“维舟之具”的“dìng”造一专字,或许是扬雄记录方言的原则是重音不重形,在这里扬雄用表“三足两耳形古器物”之“鼎”这个同音字来记录了实际语言中表“指维舟之石礅”的这个词而已。钱绎《方言笺疏》卷九:“维,系也。……系船谓之维,犹车盖系谓之维也。……鼎之言定也,今吴俗谓船行止所在谓之鼎,其古之遗语与。”钱疏似未中的。因《方言》自“楫谓之桡,或谓之櫂”以下,直至“所以刺船谓之篙。维之谓之鼎。”所释“桡(櫂)”“浆”“缉”“篙”均言船上之用具,故“鼎”亦当为维舟之具。后释之“閤闾(艗艏)”“舳”均为船之部位名称。若如钱说,则“鼎”成了动词(即“停”义),与整个注释体例相舛。虽然,维舟之“矴(碇、磸)”与“止所在”之“停”有语源上的关系。如:亭,《说文》:“亭,人所安定也。”《释名·释宫室》:“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停,《释名·释言语》:“停,定也,定于所在也。”《广韵》:“停,息也,定也。”奠,《书·禹贡》:“奠高山大川。”传:“奠,定也。”《周礼·天官·职币》:“皆辨其物而奠其录。”注:“奠,定也。”上古“丁”为“端”母“耕”韵;“定”“亭”为“定”母“耕”韵;“奠”为“定”母“真”韵(耕、真通转),声近义通,均有“止息”之义(如从“丁”得声之“叮”、“盯”亦有“止”、“定”义)。故“矴、碇、磸”三字均声中有义,都与表“止息”的“停”有关,但前者为“停舟之具”,后者为“停止”的行为,不当混而为一。再者,“鼎”上古“端”母“耕”韵,“矴”为“丁定切”,上古亦为“端”母“耕”韵,两字同音,所记当为一词。
     支注(指注、指住、指据、枝柱)
    宋释普济编撰的禅宗灯录《五灯会元》中有“指注”一词,凡三见:卷十四“净慈慧晖禅师”:“达摩祖师,以一乘法直指单传,面壁九年,不立文字,被人唤作壁观婆罗门。且道作么生行履,免被傍人指注去?衲被蒙头万事休,此时山僧都不会。”卷十六“法昌倚遇禅师”:“上堂:夜半乌鸡谁捉去?石女无端遭指注。空王令下急搜求,唯心便作军中主。”卷二十“觉阿上人”:“竖拳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截断千差休指注,一声归笛啰啰哩。”袁宾先生曾撰文,据以上三例之上下文推断“指注”乃“怀疑”之义。笔者认为,如此作释,虽于文中可通,但似未得其源。并指出“指注”当为“纷拏多言”之义。此词并非近代才出现,其实早见于《方言》。《方言》卷十:“囒哰、謰喽,拏也(郭璞注:言譇拏也,奴加反。东齐周晋之鄙曰囒哰。囒哰亦通语也。(注:平原人好囒哰也。)南楚曰謰喽,或谓之支註,(注:支之豉反,註音注。)或谓之詀謕,转语也。拏,扬州会稽之语也。或谓之惹,(注:言情惹也)或谓之淹。(注:言诬淹也)”又《玉篇·言部》:“詀,多言也。”“謕,数谏也。”《广韵》上平声二十五“寒”韵:“囒,囒哰,譇挐,语不可解也。”下平声二“仙”韵:“嗹。嗹喽,言语繁挐皃。”《说文·言部》:“譇,譇拏,羞穷也。”段玉裁注:“羞穷者,谓羞涩辞穷而支离牵引,是曰譇拏。”可见以上各词均为“纷拏多言”之义,而南楚方言则谓之“支注”,“指注”即“支注”之音转耳。验之《五灯会元》三例,意义密合。“免被傍人指注去”即“免被别人多言牵连”也。“石女无端遭指注”即“石女无端遭受多言牵连”也。“截断千差休指注”即“截断种种凡情,休要纷拏多言”也,此正与前文“竖拳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前后呼应。“休指注”即“少卖弄”、不要“说是说非”。同时敦煌变文中亦有两例,字又作“指住、指据”。《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忽然听唱我闻名,会下喧喧方指住。”“长时事事发精勤,不向头头生指据,今日分别说似君,总教各各除疑虑。”“会下喧喧方指住”谓佛会中听众喧闹言语纷纷也。“不向头头生指据”谓不要对事事说是说非也。“支注、指注、指住、指据”均为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不过从汉代的《方言》到近代敦煌变文、禅宗灯录,年代相隔久远。其间还有没有“支注”表“纷拏多言”的用例呢?最近发现在汉代及魏晋文献中有“枝柱”一词,实亦为“支注”一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可见这一词的使用在汉语史上是具有连贯性的。《汉书·地理志下》:“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蠃蓏蛤,食物常足。故啙鹐媮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信巫鬼,重淫祀。而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汝南之别,皆急疾有气势。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亦一都会也。”师古曰:“失读曰泆。柱音竹甫反。枝柱,言意相节却,不顺从也。”颜师古以“言意相节却,不顺从”释“枝柱”,《汉语大词典》亦采颜说,似未确。《汉书·地理志下》前文云:“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泆,柔弱褊阸。”据此可知:巴、蜀之地(特别是蜀地,乃为天府),物产丰富,民有稻鱼为食,无凶年之忧,故不愁苦。正因为此,故其俗“轻易淫泆”。“轻易”言其轻佻放荡,不持重。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晋书·郭璞传》:“璞亦以才学见重,埒于(温)峤、(庾)亮,论者美之。然性轻易,不修威仪,嗜酒好色,时或过度。”“淫泆”即“淫佚”,言其恣纵逸乐,无有节制。如《墨子·辞过》:“凡此五者,圣人之所俭节也,小人之所淫佚也。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此五者不可不节。”《贾谊集·无蓄》:“汰流、淫佚、奢靡之俗日以长,是天下之大祟也。”而汉中与巴蜀同俗,所谓“淫失枝柱”,当与“轻易淫佚”相同。“淫失”亦即“淫佚”,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今法律令已具矣,而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是即法(废)主之明法殹(也)。”颜师古释“枝柱”,乃望文生训,盖以为“枝柱”有“撑距”义,从而推导出“扞格”、“言意相节却,不顺从”义,联系上下文,则失之远矣。“枝柱”确有“撑距”等意思,如《后汉书·杨震传》:臣伏惟陛下以边境未宁,躬自菲薄,宫殿垣屋倾倚,枝柱而已,无所兴造,欲令远近咸知政化之清流,商邑之翼翼也。”但《地理志》中的“枝柱”当为方言词,义为“言语纷拏、无节制”(与表“支撑”义之“枝柱”仅为同形词而已)。汉中为故楚地,而楚方言中称“言语纷拏、无节制”为“支註”。“枝柱、支註”同音,所谓“汉中淫失枝柱”者,乃言汉中民俗恣纵逸乐,言语轻脱(“恣纵逸乐”就其行为无节制而言,“言语轻脱”就其夸夸其谈、言语无节制而言),如此理解才符合文意。而这些习俗正与“巴蜀”相同。现今四川一带百姓注重生活享受,好摆“龙门阵”的习俗,恐怕是由来已久。“枝柱”表“言语纷拏、无节制”义,亦见于中古时期,《三国志·魏志·裴潜传》裴松之注引《魏略》:“韩宣字景然,渤海人。……尝于邺出入宫,于东掖门内与临侯植相遇。时天新雨,地有泥潦。宣欲避之,阂潦不得去。乃以扇自障,住于道边。植嫌宣既不去,又不为礼,乃驻车,使其常从问宣何官?宣云:‘丞相军谋掾也。’植又问曰:‘应得唐突列侯否?’宣曰:‘《春秋》之义,王人虽微,列于诸侯之上,未闻宰士而为下士诸侯礼也。’植又曰:‘即如所言,为人父吏,见其子应有礼否?’宣又曰:‘於礼,臣、子一例也,而宣年又长。’植知其枝柱难穷,乃释去,具为太子言。以为辩。”“枝柱难穷”正形容韩宣对答如流、多言善辩也。
    附注:
    ①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②(清)钱绎《方言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③袁宾《〈五灯会元〉词语释义》,《中国语文》,1986年第5期。
    ④董志翘《〈五灯会元〉词语考释》,《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
    原载:《语文研究》2005年04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