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古籍今译图书,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出书质量。最近,新闻出版署请了十位有高级职称的古籍专业人员,对九种正在书店销售的大型古籍今译图书做了一次检查。检查的内容除了图书的编校质量和古籍整理的方法是否规范以外,重点是对照古文检查译文是否准确。结果是:九种图书今译的平均差错率高达万分之六点三,均为不合格。可见古籍今译图书的整体质量存在严重的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这些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译文不准,差错严重。这个问题又分三种情况: (一)错译或误译。由于译者不明古文的字义,或误解古文,故译文背离古文的原意,造成常识性差错。例如: “我杀人,何与汝也?”原文的意思是我杀人,与你有什么相干?却错译为:“我杀人,怎么差点连你也杀了?”(《中国历代帝王秘史》)“五千里间,赤地殆尽。”意思是五千里地,因水旱虫灾庄稼不收,连野草都不生长,一片荒凉景象。错译为“一片赤红,烧了个精光。”(《文白对照全译资治通鉴》)“知足者则能肥遁,勿用颐光山林。”原文的意思是知足的人在哪里都可以隐退,不一定非到山林中去隐居不可。译文却是“知足的人能隐遁不出,颐养精神于山林中。”意思与原文截然相反(《评析白话本诸子集成》)。 (二)多译(衍文)。一些译者不顾原文,翻译时另起炉灶,添油加醋,随意发挥。例如: 《战国策》:“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原文简单而明了。现胡译为“所谓‘江上处女’,就是一群长江之畔的少女,她们平日自命清高,而不肯跟出身贫贱的凡人接触。这时有个家里穷到没蜡烛点的少女,也由于某种关系而跟处女们生活在一起。”(《文白对照全译战国策》)“坐而论道”四个字,已为成语,不译也可,却错译为“排开座位讲道理”。(《评析白话本诸子集成》) (三)漏译(夺文)。这是由于译者疏忽大意,或有意回避难点所致。 “则吾所得者少,不可。”结论性的“不可”二字漏译(《文白对照全译战国策》)。“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庚寅”、“蔽天”漏译;“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剑自杀。”译为“弟兄三人拔剑自刎了。”“流涕”漏译(《精选白话史记》)。 二、编校质量差错严重。 《文白对照全译战国策》共七十万字,抽查今译部分十万字,发现文字和标点错误一百处。仅从此看,该书即可定为不合格品。 《文白对照二十五史精华》中的传记十七篇,每篇传记中都发现错别字。 三、古籍整理的方法不规范。有的书原文与篇目的分合,不严格依照底本,又未作校注,造成混乱。有的书违背校勘常识,按照《史记》的文字删改《战国策》。有的书正文与引文不一致,前后所引的书名不一致,注文与译文不一致,注音的体例不一致,等等。 上述九种大型古籍今译图书质量不合格的原因,除一些译者的学力不足之外,主要是工作态度不认真,翻译作风不严谨,遇到疑难问题嫌麻烦,不肯花费时间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于是,望文生义或避难就易,致生差错。这九种图书中有八种是在近几年的古籍今译热中出版的,当时为了争时间、抢市场,大都是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分译一种书,译者日夜兼程,用一年、半年或几个月的时间就编成几百万、几千万字的书稿,出版社不认真审稿,如此成书,质量怎能得到保证呢?归根结底,有关出版社的负责同志需要切实端正出书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由于古籍整理、古籍今译工作是关系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大事,加之古籍今译工作有较强的专业性,为避免造成“今人整理古书而古书亡”的严重后果,新闻出版署对九种不合格的图书已作出处理,并将就古籍整理图书的出版问题作出新的规定,加强管理,以促进这类图书质量的提高,达到进一步繁荣古籍今译事业的目的。* 原载:《人民日报》1994110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