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宿白,新时期的夏鼐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钱汉东 参加讨论
京都早春,朔风凛冽,寒气逼人,我专程拜访住在蓝旗营小区的我国考古界前辈宿白先生。宿先生在我国考古界有极高的声望,中国考古学会会长徐苹芳告诉我,宿先生就是新时期的考古界泰斗夏鼐。
     走进宿先生的客厅,只见阳光缓缓地洒在沙发、茶几上。这是一间朝南的有落地窗的客厅,几盆绽开的花卉随意地摆放着,四周堆放着不少书报杂物,感觉有点拥挤。今年应是米寿的88岁的宿白先生脸庞白皙透红,气色很好,没有一点龙钟之态。宿老一口纯正的东北口音,思路敏捷,亲和中透着几分严谨。多年来评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以及各种考古的重大会议,都由宿老领衔。
     宿先生说,目前是田野考古的大好时机,各地筑路建厂等大型工程相继上马,许多古遗址和文物不断出土,中华文明史也一直在充实和改写,这是值得欣喜的。但是宿先生也有担忧,现今社会比较浮躁,急功近利,考古工作者也不能避免。他告诉我,有的领队几乎长年不在发掘现场,更不用说亲自观察土层变化,只是靠手机遥控指挥。发掘现场由谁来动手挖掘,由谁来做现场记录,第一手原始材料掌握不到位,写出的考古发掘报告就大打折扣。
     宿先生是我国最早接触西藏考古的专家,著有《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一书。在考古界有传闻:宿先生当年在西藏调查寺庙,条件有限,不可能用尺子测量。然而他画的图,都是用步量或目测,八九不离十。我提起1959年宿先生去西藏考察文物的情景,宿老答道:“1959年,我去了一趟西藏,在那里呆了5个月。当时国家文物局要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西藏还没有。文物局组织人到西藏调查佛教遗迹,我就去了。好在我身体健康,没什么高原反应,吃住和行动都能适应。我把调查的材料交给文物局。1988年,西藏文管会庆祝一个节日,邀请我去参加。我发现很多寺庙在‘文革’中被毁掉了。回来后,我就开始整理当年的那些材料,正好可以做复原的参考。自公元7世纪中叶到上世纪50年代,西藏长期处于政教合一的社会状态,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历史,都在佛寺遗迹中有所反映。例如,我通过对拉萨大昭寺第二阶段建筑遗存剖析,发现了11世纪中国内地斗拱的典型样式,认为当时的雪域高原有可能有内地工匠活动,这些内容任何文字史书都没有记录。”
     宿先生是世界著名石窟和石刻研究学者,1958年主持河北邯郸涧沟齐村龙山——商周遗址的发掘,曾多次主持北京大学石窟寺遗迹的考古工作,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佛教石窟寺遗迹,对响堂山石窟、敦煌石窟、龙门石窟等都作过测绘和研究。他运用类型学方法,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墓葬作过全面的分区分期研究,从而为研究这一时期墓葬制度的演变、等级制度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奠定了基础;他结合文献记载,对这个时期城市遗址作了系统的研究,对当时都城格局的发展、演变,提出了创见。
     1983年,北大成立考古系,宿先生担任了系主任,开了不少新课。我问他怎么会走上考古研究之路的?宿先生答道:“我的小学、中学都是在沈阳上的。‘九一八’事变时我读小学四年级。日本教师在学校向学生传授日语,我能对付过去就对付过去。在上中学期间,我逐渐对历史、地理产生了兴趣。在伪满时期,这两门课程只讲东北,中国的历史根本不讲。老师越不讲,我们越想知道。”
     宿先生那代文化人,富有生活情趣。拙作《日照香炉》书名就是宿先生所题,笔力遒劲,为拙作增光添色。他除了一手好字外,还是一位篆刻家。《宿白印谱》一书,是当今文人治印的珍贵印集,印风醇厚,印面素洁雅秀,是篆刻、书家闲章不可多得的印文素材。
     我同宿先生谈及韩国人欲将书法作为申遗内容,理由是王羲之写《兰亭序》时用的是高丽纸。宿先生笑道,荒唐。当我告诉他《文汇报》和松江区政府拟将中华祖帖晋代陆机撰写的“平复帖”迎归故里省亲时,宿先生说,这项活动创意很好,可以提升国宝平复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他说新疆、甘肃出土过汉代的纸张,你们可以借来展出,告诉世人真相。他还乐意担任中华平复帖国际书法大赛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顾问。
     宿白先生是一个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的文化人,堪称一代师表,虽说是奔90岁的人了,但精力充沛,充满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原载:《文汇读书周报》2009-04-0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