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卢仝诗集版本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郑慧霞 参加讨论
卢仝(7757—8357),号玉川,河南济源(今河南济源市)人,终身未仕,为韩孟诗派重要代表。卢仝可谓是唐代较为奇特的诗人。首先,唐代诗坛名家辈出、群星闪烁,《全唐诗》900卷,收录作家2000余人,诗近5万首,作家作品可谓多矣,但能以自己独具个性的作品而成一种特定风格的却非常有限,而卢仝却以仅存的百余篇诗歌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开山立派,以“卢仝体”著称于世。这一点,堪称奇特。其次,卢仝虽存诗数目不多,但却表现出风格上的丰富多样性,他可以写出在整个唐代诗坛堪称最奇绝险怪的《月蚀诗》,也可以写出最平易近人、娓娓如话家常的《寄男抱孙》和《示添丁》等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都能写到美的极致,风格多样却个性突出,这也是卢仝奇特之处。第三,卢仝作品数量不多,但诗歌的影响范围非常广远,最突出的是卢仝《月蚀诗》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两首诗,前者几乎垄断了后世“月蚀”类的题材,使人一说到“月蚀”几乎都能联想到卢仝——“凡遇月食辄吟咏,无不以卢仝为祖”;后者则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茶文化,后世凡涉及饮茶类的诗、词、赋、曲等,往往会有卢仝或其茶歌的影子。第四,表现在对卢仝诗歌的评价上。赞者如含曦《酬卢仝见访》将其比为海底珊瑚:“海神知贵不知价,留向人间光照夜。”。贬者如清郎廷槐等著《师友诗传录》曰:“至如昌谷、温、李、卢仝、马异,则纯乎鬼魅世界矣。”虽然对任何人任何作品的评价从没有整齐划一过,但对卢仝作品评价反差如此之大,还是很罕见的。第五,就是对其是否死于“甘露之变”等问题尚无定论。因为可依据的史料极其有限,学人只能从其诗中寻得蛛丝马迹来求证,但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无形中给卢仝蒙上了一层奇异神秘的面纱。
    卢仝以他成功的诗歌创作为韩孟诗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由于他饱学却一生不遇的经历、守道而不苟合于时的性格,使他对人生的体验达到了中唐其他诗人难以比肩的深度;他抒发深挚感情、诅咒炎凉世态和指斥黑暗时政的诗歌,虽非全面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奇崛雄放的诗歌风格和瘦硬朴拙的诗歌语言以及亦俗亦谐且变化多端的审美情趣,与韩孟诗派诸人诗风相互辉映,使百花竞放的中唐诗坛更加绚丽多姿。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这位不容忽视的诗人恰恰在某种程度上不被人重视,故对其诗歌创作认识也多片面化倾向,如苏雪林谓卢仝诗“由险怪而走入魔道”;刘经庵以为卢仝诗“怪诞奇特,比李贺还厉害,其中充满了迷信、滑稽的意味”,关于卢仝诗集,今人万曼先生在《唐集叙录》中曾对其版本初步加以梳理论列。然而就版本角度看,囿于时代条件,万先生对存世之众多版本未曾寓目,对明清诸本亦多语焉不详。欲研究卢仝诗之成就,文本研究是其基础所在。后学尝赴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图书馆,广搜众本,遍览书目,基本查清了卢仝诗集存世各本的版本情况。现不揣浅陋,拟就卢仝诗集结集刊刻之经过和存世各版本之面目,作一简略考述,以求教于方家。
    一、宋代卢仝诗的流传与结集
    卢仝集,北宋时已结集流传并上版刊行。最早著录卢仝集的是《崇文总目》,稍后《新唐书·艺文志》曰:“《玉川子诗》一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云卢仝诗一卷。庆历八年(1048),有韩盈者作《玉川子诗外集序》曰:“唐玉川先生卢仝,履道守正之节,见于昌黎退之之文。……但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常爱其诗,恨不得多见其篇,近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一十五首,余甚喜之,以编附旧本。……庆历八年仲冬望日昌黎韩盈谦甫序。”韩盈所称仝“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已和现存仝诗数目接近,当为仝诗别集。今上海图书馆藏有民国卢永祥翻刻《玉川子诗集注》,此本卷后有孙峻《玉川子诗集跋》曰:“余曾藏有北宋本,为皇禧元年己丑四月所雕。题曰:‘卢仝诗集二卷,外集一卷,庆历八年韩谦甫盈为之序。’宋刻宋印,字体绝精。”是知,卢仝诗集皇祐元年(1049)已有三卷刻本行于世,其外集一卷,当为韩盈于庆历八年(1048)所编的附集。另,王安石曾编《唐百家诗选》,其中收卢仝诗14首。《王荆公唐百家诗选序》称其编选唐诗之由为;“余与宋次道同为三司判官,时次道出其家藏唐诗百余编,诿余择其精者,次道因名曰《百家诗选》。废日力于此,良可悔也。虽然,欲知唐诗者观此足矣。”宋次道即宋敏求。王安石为三司判官在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王氏因宋次道家藏而编选是书,可见宋次道家藏有卢仝集,可能就是这种三卷本。惜乎这些本子今皆不存。万曼先生《唐集叙录》云:“(卢仝诗)北宋时已有百篇镂板行世,但并此庆历本,皆无宋椠流传。各藏书家著录,率为影宋抄本。”
    迨南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作《卢仝集》三卷:“其第三卷号集外诗,凡十首。庆历中有韩盈者为之序,川本止前二卷。”陈振孙生活于南宋后期,平生以继承刘向和晁公武叙录图书之精神为己任,所编《直斋书录解题》收书51000多卷,与当时国家藏书目录《中兴馆阁书目》及《中兴馆阁续书目》之总和相差无几。从其所著录的关于卢仝诗集版本情况看,在南宋至少可见两个本子:一曰二卷本,即川本;一曰三卷本,含集外诗一卷。
    从以上宋代各家著录情况看,卢仝诗集在宋代刊刻流传的本子有三种:一卷本、二卷本和三卷本。今就所见材料,分别考述如下:
    一卷本。此本为《新唐书·艺文志四》率先著录,云:“《玉川子诗》一卷。”但此一卷本源于何处,不得而知。《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五曾解释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不收李、杜、韩三家诗的原因时说:王氏不选三家诗,并无深意,只不过以宋次道家所藏的唐人诗集编选而已;故《唐百家诗选》非特不及此三家,唐名人如王右丞、韦苏州、元、白、刘、柳、孟东野、张文昌之伦,皆不在选。荆公所选,特世所罕见,其显然共知者,固不待选。是知宋次道家当时独有此一百五集,据而择之,他不复及耶。陈振孙之言道出了一个事实,即卢仝诗集在王安石编选《唐百家诗选》时已属罕见。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称“恨不得多见其篇”,韩序作于庆历八年(1048),《新唐书》始撰于庆历四年(1044),可知欧阳修等著录卢仝诗集时,觅收亦颇不易,或收而不全而成一卷。此后一卷本之著录不绝如缕,如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及辛文房《唐才子传》著录之卢仝集均为一卷。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卷三百六十四《丁签》七十八所收之卢仝集卷首曰:“(卢仝)诗一卷宗志同亦云二卷,今编为三卷。”胡氏是把集外诗补上后而成三卷,故卢仝诗集一卷、二卷之分似只是分法不同。上海图书馆藏康熙间刻本《卢仝诗》一卷本,收诗与《全唐诗》同,亦收《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上述所称一卷本,限于史料缺失而难考其间渊源。
    二卷本。此本有庆历本、蜀刻本。
    庆历本。庆历八年(1048)刻《玉川子诗集》二卷本。韩盈《玉川子诗外集序》称仝诗“歌诗百篇,镂板已行于世”,可知北宋庆历八年时,二卷本卢仝诗集已有刊本流传,收诗已达百篇。这已和现存卢仝诗数目比较接近(《全唐诗》实收107首,含四首误收诗),故知此庆历本所收卢仝诗,当较齐备,惜乎不存。
    蜀刻本。南宋时蜀中刻《玉川子诗集》二卷,即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所称之“川本”。
    三卷本。此本有南宋嘉熙丁酉(1237)刊本和书棚本。
    丁酉本。南宋嘉熙丁酉(1237)刊《玉川集》本。庐陵胡如埙伯和嘉定庚午(1210)序云:“余尝绌绎其诗,爱其殖《风》《雅》之根,换《离骚》之骨,因铢核而寸量之……余犹病其贯穿之不易穷,而句读之猝难理,暇日因考订之,以玉川本集及《文粹》为主,不得已则以韩集所附,及观澜文所录,参定之间,亦以己意,正其所未然者。三复以还,仅得其十之七八。因编以授之童孙且序其说。”嘉熙丁酉(1237)孙士彪题云:“读胡伯和所注玉川子《月蚀诗》,一句一字,必详其所自出,杜子美所谓更觉‘良工心独苦’,岂伯和之谓耶!……余窃以为伯和,可谓于至文为孝子,于玉川子为忠臣。嘉定癸酉腊,临川李氏书于长沙帅治之广咨轩。先大父冰壶先生耄书不停披,多所训释,《月蚀诗》盖晚年所注也,家君在义郴,尝广其传矣,尚恨家无刊本,敬锓梓以寿其后。嘉熙丁酉冬至后五日,孙乡贡进士彪题。”此种丁酉本,《永乐大典》卷九○六《诸家诗目》曾提及此本,此后不见著录,当亦失传。
    书棚本。南宋中叶,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人陈起,设书肆于棚北大街睦亲坊,陈起号“陈道人”,其所刻书称书棚本。陈氏所刻以唐宋人诗词居多,其行款据所见均为半页10行,行18字。陈宅书籍铺曾刻印《卢仝集》三卷,清代江标编《唐人五十家小集》中收《卢仝集》二卷、集外诗一卷,即据陈道人本影刊。每半页10行,行18字;左右双边,黑单鱼尾。收卢仝诗107首,71题,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无《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实收卢仝诗103首。该本在《月蚀诗》中“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缺“构”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乃避宋高宗赵构之讳。
    要之,卢仝诗在宋代,最初被著录为一卷,但惜乎难详其源;其后以二卷本行世,收诗有百首;后韩盈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得卢仝集外诗15首,韩盈以之编附卢仝集后,使卢仝诗在二卷之外,又多出一卷集外诗,此为三卷本之缘起。三卷本因收卢仝诗最多,故在后世影响最广。
    二、明代卢全集的刊刻与流传
    明人刊刻唐人诗文别集,正德年间和嘉靖以后,风气颇为盛行。如正德十四年(1519),吴门陆氏刊本《唐五家诗》等。仅刘成德一人,于正德十年至十三年(1515—1518)前后这一段时间内,就曾刊刻过杜审言、宋之问、沈俭期、李颀、李嘉祐、皇甫冉、皇甫曾、韩君平、郎士元、耿(氵韦)、王建、张籍,以及《白氏讽谏》等十多家唐人诗集;嘉靖十九年(1540)朱警辑刻《唐百家诗》,徐献忠在嘉靖间刊刻有唐诗百余家别集等。在这一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下,卢仝集也一再被翻刻,翻刻的本子有以下几种:
    正德本。明正德间翻刻宋《卢仝诗集》二卷,集外集一卷本。孙峻《玉川子诗集跋》:“又见明覆宋本,有无名氏一跋,题云:‘玉川子诗,主于奇怪而语句浑成,与唐之诸家不类,其《茶歌》、《月蚀》二篇,尤为世所传诵,昔之评诗者,谓天地间不可无此,则玉川诗之可爱者,正以其怪耳。予家藏宋刻本,最为完善,因寿诸梓,与骚坛之好奇者共。’又见明刊本,题曰《卢仝诗集》二卷、外集一卷,为明时吴郡陆焴以家藏宋本翻雕,盖别一本也。其集外诗则韩盈所掇拾,有韩序陆跋。”孙峻(1869—1936)字极于,号康侯,浙江仁和县人。幼年即好簿录之学,及长,佐丁丙编《武林掌故丛编》及《善本书室藏书志》。清末受命掌文澜阁《四库全书》。后以旧藏千卷,悉数捐入浙江图书馆。其中包括《晴川八识》诸书。《藏园群书经眼录》著录:“《唐玉川子诗集》二卷、外集一卷,旧写本,十二行二十四字。后有徐献忠跋四行,云以家藏宋本寿梓。似是明抄本。”可知孙峻所谓无名氏,乃为徐献忠(1469—1545),字伯臣,明代华亭人。曾以家藏善本翻刻卢仝集,当在明正德年间。瞿镛《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十九著录:“《卢仝诗集》二卷,外集一卷,明刊本。唐卢仝撰,晁氏《读书志》作一卷,是本乃明时吴郡陆涓以家藏宋刻翻雕,盖别一本也,其集外诗则韩盈所掇拾,有韩序及陆跋。”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七十:“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旧抄本,陆焴跋。”万曼先生《唐集叙录》曰:“《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有《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唐卢仝撰,明陆焴刻本,则当为陆焴矣。”
    故正德间翻宋刻本有二:一为徐献忠覆宋本,简称徐刻本;一为孙峻云“吴郡陆焴以家藏宋本翻雕”本,简称陆刻本。分别考述如下:
    徐刻本。莫友芝《(吕阝)亭知见传本书目》十三云:“四库存目卢仝诗,明正德中有刻本二卷,旧抄本卷末有跋云:‘取家藏宋本寿之梓,然则有刻本矣。’时代名氏,自是元明间人也。陆氏《藏书志》亦载抄本正同,而未言有韩集序,但云陆焴跋,则余本之跋,当即其人而去其名也。”万曼先生谓:“是莫氏乃误以徐献忠跋为陆焴,又不知陆焴当为陆涓也。”徐刻本为二卷,当不收卢仝集外诗,故无韩盈集外诗序而有徐跋。徐献忠对卢仝诗颇有研究,《唐音统签》卷三百六十四《丁签》七十八所收之卢仝集前小传曰:“徐献忠云老仝山林怪士,诞放不经,意迂词曲,盘薄难解。仅可备一家,要非宗匠也。”此二卷本,今不可见,其据徐献忠氏家藏宋本翻刻,当承宋二卷本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存目一著录:“《卢仝诗》……明正德中刊本作二卷,盖无外集。”当指此本。
    陆刻本。陆涓,明正德间吴县包山人,亦曾刻印过《李颀诗集》一卷。以家藏宋本翻刻《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国家图书馆藏明陆涓刻本《卢仝诗 集》二卷、集外诗一卷,在诗外集序下有“绮瑞楼”和“铁琴铜剑楼藏”印,在徐跋后有字曰:“吴郡陆焴识”。黑单鱼尾,每半页10行,行18字,版心有“卢仝”二字,不收《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该本分《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为二题:“淮上客情殊冷落,蛮方春早复何如。相思莫道无来使,回雁峰前好寄书”一首,题为《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路带长安迢递急,多应不逐使君书”一首,题为《无题》。
    嘉靖本。嘉靖时翻宋书棚本《卢仝集》三卷。今上海图书馆藏1918年石印本《景宋卢仝集》,此本后有庄炎跋称:“适行箧中携有唐卢仝集三卷,已涂狼藉。而款式尚精雅可喜……此本宋讳均缺末笔,且行款与士礼居丛书鱼元机集相同,当为明嘉靖时翻刻宋临安书棚本无疑。”1918年的石印《景宋卢仝集》本,即是据庄炎姬人洪娟影抄嘉靖翻宋本付印的,卷前有卢仝小传,版心有“卢仝”二字,黑单鱼尾,每半页10行,行18字。该本在《月蚀诗》中“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缺“构”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乃避宋高宗赵构之讳。此本收诗71题,103首,无《掩关铭》、《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卷后有孙俶仁批曰:“按,《全唐诗》此后(指《掩关铭》、《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语气全不似玉川,殆他人之作纂入也。”
    百家诗本。明朱警辑《唐百家诗》本《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该本前有韩盈《卢仝集外诗序》,卷后有徐献忠跋。黑单鱼尾,每半页10行,行18字,版心有“卢仝”二字。该本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不收《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诗,实收诗103首。
    明抄甲本。睨无名氏抄《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本。黑双鱼尾,每半页10行,行20字。版心有“卢仝”二字,所收诗篇同于唐百家诗本,有韩盈集外诗序和徐氏之跋。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不收《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实收卢仝诗103首。
    明翻宋本。明翻刻《宋本卢仝诗集》,三册(上、中、下)。封皮有“常熟翁氏藏书”、“宋本,黄荛圃旧藏”字样。黑单鱼尾,每半页lO行,行18字。版心有“卢仝”二字。收诗71题、107首,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无《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诗,实收卢仝诗103首。该本在《月蚀诗》中“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缺“构”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乃避宋高宗赵构之讳。在《卢仝集外诗序》下钤有“翁斌孙印”,翁斌孙,字瞍夫,江苏常熟人,翁同龢之嗣孙。生卒年不详。斌孙雅好藏书,翁同龢“归田时,京师典籍、碑帖匆遽间未克携行,旋由斌孙居其宅,谨守其藏书”。斌孙最终将其书捐入北京图书馆。
    抄宋乙本。明抄《玉川子集》二卷、外集一卷本。此本曾藏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本《卢仝集》即据此本影印。黑单鱼尾,每半页10行,行18字,版心有“卢仝”二字。收诗71题,107首,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无《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实收卢仝诗103首。该本在《月蚀诗》中“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缺“构”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
    统签本。《唐音统签》卷三百六十四《丁签》七十八所收之卢仝集,每半页10行,行19字。卷首有卢仝小传及诗评。凡三卷,依诗体编次,依次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长短句,此共收诗100首。其中《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作三首;因分体编排,《感古四首》前三首作《感古三首》编在“五言古诗”类,第四首编在“长短句”类;《村醉》为二首,其二在他本中作《解闷》;无《掩关铭》。统签本卢仝集,在卷首云:“宋庆历中本又有集外诗十五首,附集后,另为卷,乃昌黎韩盈得之道士崔怀玉补者。今合为一卷,编注补字,题下存旧。”故胡氏当必有所用底本。
    另,高儒《百川书志》卷十四云:“《卢仝诗》二卷,别集一卷。洛阳人,号玉川子,诗总一百四首。”董其昌《玄赏斋书目》卷七著录《卢仝诗集》,不称卷数。《近古堂书目》在“晚唐四十二家”别集中著录有卢仝,但不称书名、卷数。以上三种并未著录系何版本。
    据上知,卢仝诗集的刊刻流传在明代最盛,以三卷本为多,且大多都不收《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明代众本多承宋本而来,故据其可窥宋本之概貌,加之宋代刊刻之卢仝诗集今皆不可见,故明本卢仝集犹显弥足珍贵。
    三、清代卢仝集的刊刻与传抄
    清代翻刻和传抄的卢仝集,主要有以下几种:
    全唐诗本。康熙敕修《全唐诗》所收《卢仝诗》三卷。康熙御制《全唐诗·序》云:“朕兹发内府所有《全唐诗》,命诸词臣,合《唐音统签》诸编,参互校勘,(艹鬼)补缺遗。略去初、盛、中、晚之名,一依时代分置次第。”《序》中所云《全唐诗》,即今国家图书馆所藏季振宜辑本《全唐诗》。扬州诗局编臣以之为底本,参以《唐音统签》等,编成《全唐诗》。季振宜稿本分卢仝诗为三卷:第一卷50首;第二卷40首;第三卷14首,共104首诗。收有含曦酬卢仝的《含曦酬》和徐希仁的《招玉川子咏新文》二首,故实收仝诗102首。《全唐诗》在诗的排序上参照季稿,但每卷收诗数目不同:第一卷50首;第二卷38首;第三卷19首,共107首。亦收有《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故实收仝诗103首。
    顾抄本。顾夏珍抄本,有集外诗一卷,今藏南开大学图书馆。此本卷前有婴暗居士志其源流曰:“《玉川子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有庆历八年中冬望日昌黎韩盈谦甫集外诗序,盈有跋云‘取家藏宋本寿之梓’,无年月姓名。莫氏(吕阝)亭《知见传本书目》云‘时代名氏,自是元明间人’。陆氏《藏书志》载抄本正同,而未言有韩序,但云‘陆焴跋,则余本之跋,当即其人而去其名也。’又眉批云收旧抄本二卷、集外诗一卷,有昌黎韩盈序集外诗,首与《书录解题》合。眉批出自(吕阝)亭犹子楚生棠之手。……此本有楚生印记,盖即指此而言。溯其渊源,实出宋椠。韩盈一序,陆本先之,尤足贵后人。卷末有名云者手跋二则,不详何人。……”婴暗居士,即秦更年,字曼青,婴暗为其号,又号东轩,江苏扬州人,生卒年不详。该本在第一页钤有“婴暗秦氏藏书”、“东轩”印,每半页10行,行20字。《月蚀诗》“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亦缺“构”字,有注曰“御名”。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无《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四首,实收卢仝诗103首。有韩盈集外诗序和徐氏之跋。此本卷末有无名氏跋文二则,其一曰:“向于唐诗选本得见玉川先生《月蚀》、《茶 
    歌》、《示男抱孙》诸诗,奇爽天阔,境趣不凡,渴望一见全集,五十年已来,终不可得。壬辰冬日于夏珍甥处见之,因从假归,不惮手录一册,以备观览。”
    清抄本。清初抄《百家唐诗》本《卢仝诗》一卷,集外诗一卷。此本每半页9行,行22字。《送王储詹事西游献兵书》作三首,有《逢病军人》和《山中》,但不收《除夜》二首。在《逢病军人》后收《庭竹》诗,即在他本中作《题储遂良孙庭竹》。收《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
    卢抄本。卢文昭校抄《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本。卢文弨(1717-1795)字绍弓,一作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更号弓父,人称抱经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577),卒于乾隆六十年(1695)。卢氏为乾隆间校勘古书大家。钱大昕称卢氏:“凡所校定,必参稽善本,证以它书,即朋友后进之片言,亦择善而从之。”故卢氏校抄之《卢仝诗集》二卷,集外诗一卷,当为善本。该本卷第一下有印章一方,钤有“王勇”字样。每半页11行。行21字。在“卢仝诗集卷第一”后有跋曰:“乾隆丙午四月二十一日杭洞里人卢文寸弨校阅。”此本收《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在《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前注曰:“以下四首见《全唐诗》”,“殊不似玉川”。
    康熙刻本。康熙间刻《卢仝诗》一卷本。每半页11行,行21字,黑双鱼尾,版心有“全唐诗卢仝”字样。此本卷前有佚名氏题诗曰:“散仙逸圣野狐禅,若身能忝老玉川。我若修行三十载,一时烂结祖师缘。”第一页下批曰:“余年二十五六,未得《全唐诗》,时曾自林吉人抄得卢仝一本”。收诗与《全唐诗》本同。
    江标本。江标刻《唐人五十家小集·卢仝集》二卷、集外诗一卷本。江标(1860—1899),一字建霞,一号萱圃,江苏元和县人。生于同治十年(1871),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89)。此本乃据宋书棚本影刻,卷前有“南宋刻唐人集”字样可证。每半页10行,行18字,四周黑边双框,黑单鱼尾。收卢仝诗71题,107首,包括《含曦酬》、《马异答卢仝结交诗》和《招玉川子咏新文》三首,无《逢病军人》、《山中》、《除夜》(二首)等四首,实收卢仝诗103首。该本在《月蚀诗》中“架构何可当”之“架”字下缺“构”字,有注曰“御名”二字,为避宋高宗赵构之讳。
    孙注本。孙之(马录)《玉川子诗集注》五卷本。此本比《全唐诗》本多了《月诗》、《栉铭》二首。该本后收入《晴川八识》本,共4册。另,民国十二年(1923)济阳卢永祥翻刻蓝印本,共5册。卢永祥本卷首《玉川子诗集序》曰:“玉川子诗注五卷,为康熙间仁和孙晴川先生所纂。阅岁二百有余,传本较稀。永祥治兵浙中,遂为重刻。夫范阳之卢,在唐为盛,永祥虽托远宗,未敢附于华胄。重刻之旨,欲使故籍名篇出于蠹烬之余,继此以往得有传本而已。杭县孙康侯舍人峻既为校勘,成校勘记一卷,附于卷后,为力甚勤,用并志之。癸亥二月济阳卢永祥记。”卷后附有“玉川子诗注勘伪表”,表后有孙峻记曰:“先晴川公秉铎庆原注玉川子诗集,唯时僻处山城,良工难选,故伪字极多。兹重梓。”
    此外尚有朝鲜古刊本。《藏园群书经眼录》记曰:“《玉川先生诗集》不分卷朝鲜古刊本,十行十七字。全集凡七十六题。卷尾有刻书人衔名,如左氏:‘大德五年辛丑三月日东京官开板,别色前权知户长郑天吕,校正丽泽斋生朴英工,监:副留守兼劝农使管局学事朝显大夫版图总郎金祜。’(日本内藤虎博士藏书,己巳十月二十八日阅)”
    综上所述,卢仝作品在宋初已流人民间,曾多为传刻。后被整理结集,但不详系何人所为。北宋卢仝集最初有一卷本和二卷本流传。后韩盈友人李生于道士崔怀玉处又得集外诗15首,韩盈以之为集外诗,编于二卷本后,是为三卷。自此,卢仝诗集绵延不绝,世代相传,但惜乎宋本并皆不存。卢仝诗集在宋代所分三个独立系统:即一卷本系统、二卷本系统和三卷本系统。一卷本今已无可考;二卷本在明代正德年问仍有刊刻流传,即徐刻本;三卷本流传最广,由宋书棚本衍生出明正德徐刻本、嘉靖翻宋刻本、《唐百家诗》本、《宋本卢仝诗集》本、《唐四十四家诗》本等数种,此数本皆称精善。有清一代,朴学大兴,卢仝诗集得以流布四方,如顾夏珍本、卢文弨校本、《唐人五十家小集》本等数种。迨1923年济阳卢永祥刻清康熙问孙之(马录)注本《玉川子诗集注》,杭县孙峻为之校勘,成校勘记一卷,附于卷后“玉川子诗卷五终”后,成“玉川子诗注勘伪表”,卢永祥本成为整个卢仝诗集版本系统中最为完备之本。然论及文字之精善,收文之真确,则非存世之明翻宋本莫属。
    原载:《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