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籍整理 >

汉镜《硕人》铭文校勘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周远斌 参加讨论

    1978年在武汉地区所发现的汉铜镜上有《诗经·硕人》铭文(下文简称“汉镜诗”),虽然“汉镜诗”并不完整,录至第四章的“河水洋洋,北流”句而止,但与通行本相校,有不少异文,故有一定的版本价值。尽管罗福颐、李学勤、陆锡兴、胡平生四位先生对“汉镜诗”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但各有侧重,因此也各有局限,各有得失,鉴于此,本文在已有考校工作的基础上,又作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校勘,以供《诗经》研究之用。校勘所依据的主要材料有:今传《毛诗》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 、罗福颐《汉鲁诗镜考释》 、李学勤《论〈硕人〉铭神兽镜》 、《阜阳汉简〈诗经〉异文初探》 、陆锡兴《〈硕人〉镜考》 、“汉镜诗”摹本 (下文简称“摹本”)、《说文解字》 和《上古音手册》 等。“摹本”如下:
    
    石人,《毛诗》作“硕人”。按:“石”、“硕”字通用。《别雅》:“一硕,一石也。《汉书·食货志》:‘今一夫挟田百畮,岁收畮一硕半,为粟百五十硕。’《五代史·王章传》:‘往时民租一硕,输二升,为鼠雀耗;章乃增一硕,输二斗,为省耗。’硕即儋石之石,今汲古阁诸史皆已刻作石。硕交,石交也。《三国志·魏裴潜传》注:‘黄朗特与东平右姓王惠阳为硕交,又曹操与孙权书明弃。’硕交即石交也。石、硕字通用。”李善注《文选·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明弃硕交”句中的“硕”字曰:“硕,与石古字通。”一说“石”为“硕”之借假,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硕,假借为石。”二字通假,为同音假借,“硕”从“石”得声。
    姬姬 ,《毛诗》作“其颀”。按:“姬”、“颀”,音近通假。“姬”为见母之部字,“颀”为群母微部字,二字声纽属牙音,韵母通转,音近通假。“姬姬”在诗义上较“其颀”确当。《古今韵会举要·支韵》:“姬,妇人美称也。”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四:“女子美者称姬”。所以,“姬姬”叠字更显硕人之美。《类篇·页部》引《说文》:“颀,一曰长皃。”《广韵·微韵》:“颀,长皃。”皃,“貌”的异体字,“长皃”即体长。“硕人”本有高大之意,后再以“其颀”形容之,有画蛇添足之嫌。“姬姬”是硕人之美的总形容,下文再接着从手、肤、领等细处写其美,所以“姬姬”较“其颀”恰当。臧琳《经义杂记》言,“其颀”应是“颀颀”之叠文,其言不无道理,这可见证于“姬姬”之叠文。
    衣 缎衣,《毛诗》作“衣锦褧衣”,《鲁诗》、《齐诗》“缎衣”作“絅衣”,《韩诗》作“檾衣”。按:“ ” ,因右旁脱落得已不易辨识,故不予强辨。“缎” ,假借字。《说文》:“褧,檾也。”段玉裁注:“檾者,枲属;绩枲为衣,是为褧衣。”《玉篇·衣部》:“褧,衣无里也。”《集韵·迥韵》:“絅,褝也,或从帛,通作褧。”《礼记·玉藻》:“褝为絅。”郑玄注:“褝,有衣裳而无里。”“褧”、“絅”、“檾”为同义词,而且同为溪母耕部字,故可通用。《说文》:“,履后帖也。缎,或从糸。”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韦部》:“缎,今俗以为锦绣段之段。”《说文》:“帛分而未丽曰疋,既丽曰段。”“缎”本义为“履后帖”,虽然后为“段”的假借字,但无“衣无里”之义。“缎”为定母元部字,与“褧”、“絅”、“檾”三字,声母为邻纽,韵部旁对转,音近假借。
    夷 侯,《毛诗》作“齐侯”。按:“夷”与“齐”与下文的“夷”与“姨”、“夷”与“蛴”,应属音近、音同假借。“夷”属喻母脂部字,“齐”属从母脂部字,二字韵母相同,声母为邻纽,音近通假。陆文据齐国在东夷之地而怀疑“夷”为“齐”之别称,但这无法解释下文“蛴”也作“夷”,所以,以近音假借解之较合理。
    刑 侯之夷,《毛诗》作“邢侯之夷”。按:“刑”,“邢”之假借;“夷”,“姨”之假借。“邢侯”指邢国国君,《后汉书·郡国志一》:“平睾有邢丘,故邢国,周公子所封。”洪适《隶释·杨震碑阴》:“汉碑刑、形、邢三字多互用。”但当邢、刑作为两个起源不同的姓氏时,应没有互用之理。《杨震碑阴》中有刑升高、刑公节,又有邢伯徳,洪适疑作“刑自一姓”,是有道理的。“汉镜诗”“邢”作“刑”,应如“姨”作“夷”一样,是同音假借,但在字义上是别字。
    登公惟私,《毛诗》作“谭公维私”。按:“登”,“谭”之假借字。“登”,似应指邓国。《春秋大事表卷六下》:“府治襄阳县东北二十里有邓城镇,为春秋时邓国,庄公十六年为楚文王所灭。”《春秋左传注疏·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灭谭。注:谭国在济南平陵县西南。”《诗集传》:“妻之姊妹曰姨,姊妹之夫曰私。”究竟是邓公还是谭公娶了庄姜的姊妹,因文献不足,无从稽考,若据邓国与齐国相距甚远,应无可能。“登”为端母蒸部字,“谭”为定母侵部字,声纽均属舌音,韵母通转,二字音近通假。按:“惟”,语助词,也作“维”。《经传释词》卷三:“惟,发语词也……字或作唯,或作维。”“惟”、“维”通用。
    手如濡 淒,《毛诗》作“手如柔荑”。按:“濡”,有柔之义,两个音,一音与“柔”同,故两字通用。《经典释文·庄子音义》:“‘无软’,如兖反,本或作濡,音同。”《经典释文·周礼音义》:“‘坚濡’,如兖反,又音柔。”《类篇》卷四十一:“软,乳燕切,柔也。”按:“淒”属喻母脂部字,“荑”属从母脂部字,二字近音通假。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手如柔荑”注引:“鲁说曰:‘手如柔荑者,茅始熟中穰也,既白且滑。’”《说文》:“淒,云雨起也。”“淒”字义,与句义不符,与“荑”义亦不相干,只有假借才能将“淒”“荑”联系在一起。
    肤如脂 ,《毛诗》“”作“凝”,《鲁诗》作“冰”,《阜诗》作“疑” 。按:据上文多个字的因声假借,也可以判断“、凝”均从“疑”得声而通假。陆文认为“”是转注字,因“脂”之“月”旁”而作“”,其分析不无道理。《广韵·致韵》:“”同“腻”。“”作“腻”解,与句义不和,故以通假解之。
    颔 如夷,《毛诗》作“领如蝤蛴”。按:如李文所言,“领”混用作了“颔”。“ ”字因“摹本”不清楚,不作辨识。“夷”看前文“夷侯”之“夷”的分析。
    齿如会师,《毛诗》“会师”作“瓠犀”,《鲁诗》作“瓠棲”,《阜诗》作“会”。按:“会师”,与“会”均为“瓠犀”或“瓠棲”之假借。若按“会师”字面义理解,即军队会师合师一处,以此义形容硕人的牙齿,只见其严整,无见其白,表义片面,故不能以此义解之。“会”,词义不明,“”从“伊”得声,“伊”是影母脂部字,“师”是生母脂部字,“会师”与“会”音近通假。“瓠犀”与“瓠棲”音同通假。“会”为匣母月部字,“瓠”为匣母鱼部字,声纽相同,韵母通转,二字音近通假。“犀”、“棲”为心母脂部字,与“师”、“”二字,韵部相同,声纽属旁纽或邻纽关系,也音近通假。
     首娥麋,《毛诗》作“螓首蛾眉”,《鲁诗》作“首娥眉”,《阜诗》作“湔首 ”。按:“”、“” 、“湔”三字,均为“螓”之假借。据前边的“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等四个比喻句,可知“螓首蛾眉”句也是以比喻手法来形容硕人的首、眉之美,所以“首娥眉”、“首”、“煎首”均非原语句,“ ”“ 娥”、“”、“煎”只能是借字。“螓”是从母真部字,“”(声从“真”)是章母真部字,“”是庄母耕部字、“湔”是精母元部,“螓”与三字声纽属舌、齿音,韵母或相同、或对转、或旁转,属近音通假。按:“娥”,是“蛾”之同音假借。“眉”作“麋”,在秦汉古本中多见,“眉”属明母脂部,“麋”属明母歌部,二字同声纽,韵母旁转,故“眉”、“麋”近音假借。郭璞注《方言》(十二):“麋,犹眉也。”
    咲 啋兮,《毛诗》作“巧笑倩兮”。按:“”为转注字,据“咲”“啋”的“口”旁而作“”,实为“考”字。“考”、“巧”,均属溪母幽部字,同音假借。一说二字通用。《释名·释言语》:“巧,考也。考合异类共成一体也。”王先谦《释名疏证补》引王启原曰:“巧,攷(考)古通。《书·金縢》‘予仁若考’,《史记·鲁周公世家》‘考’作‘巧’,是其证。”按:“咲”,“笑”之古体。《集韵·笑韵》:“笑,古作咲。”按:“啋”,“倩”之假借。“啋”,声从“采”,“采”清母之部;“倩”,声从“青”,“青”清母耕部,二字声纽同,韵母旁对转,音近通假。
    美目矉 兮,《毛诗》“矉”作“盼”。“矉”,“盼”之假借。“矉”是幫母真部字,“盼”是滂母文部字,声纽属唇音,韵母旁转,二字音近通假。《说文》:“矉,恨张目也。从目,宾声。”《集韵·真韵》:“矉,恨视也。”《说文·目部》:“盼,《诗》曰:‘美目盼兮’。从目,分声”王筠句读补:“盼,目白黑分也。”可见,二字字义不同,故“矉”不是因义见用,而是因声通假。
    石人嗷 嗷,《毛诗》作“硕人敖敖”。按:“嗷”,“敖”之同音假借,但为什么用借字,难以理解。
    税于农郊 ,《毛诗》“税”作“说”,《鲁诗》与汉镜诗同,亦作“税”。按:“税”、“说”,均从“兑”得声,同音通假,“税”为本字,“说”为借字。《诗经·甘棠》:“召伯所说”。毛传:“说,舍也”。陆德明《经典释文》:“说,本或作税,又作脱。”
    四牡有挢 ,《毛诗》“挢”作“骄”。按:“挢”、“骄”,均从“乔”得声,同音通假。其实,“骄”多假借为“乔”,如《礼记·乐记》:“齐音敖辟乔志”;银雀山汉简《吴问》:“主乔臣奢”。
    洙,《毛诗》作“朱幩镳镳”。按:“洙”、“朱”,同音假借。“耕耕”,与“鑣鑣”义相近,因义见用。《正字通·耒部》:“耕,凡致力不怠谓之耕。”耕耕,盛力貌。《诗集传》:“鑣鑣,盛貌也。”“耕”是见母耕部字,“鑣”是幫母宵部字,声韵不同亦不相近,应因义见用。
     以朝,《毛诗》作“翟茀以朝”。李文认为“摹本”“ ”字像反书的“羽”,判断为“翟”的异体字。据汉隶,“ ”更像“翟”字的下半部分,但这也只是臆测,故对该字不强作辨识。
    大夫宿退,《毛诗》“宿艮”作“夙退”。按:“宿”、“夙”,同音假借。《说文》:“宿,止也。从宀,声。,古文夙。”
    每使君劳,《毛诗》“每”作“無”。按:“每”,“無”之假借。“每”为明母之部字,“無”为明母鱼部字,声纽相同,韵母旁转,二字近音通假。二字通假,《汉语大字典》说得也很清楚:“每”“用同‘無’。
    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卷十:‘無,古读若模,与每一声之转,故每可训無。’《战国策·西周》:‘是上党每患而赢四十金。’”
    校后说明:
    “汉镜诗”所从属的版本,应是俗儒穿凿之本。“汉镜诗”的铭刻出自工匠之手,其铭刻时应有底本。《硕人》一诗虽然不长,但用汉隶写出,非读书人所不能为,所以,“汉镜诗”应是工匠据读书人所提供的底本铭刻的。《后汉书·蔡邕传》载:“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汉镜诗”中借字、俗字、异文俱有,而且借字多达二十几个,这些想必为“俗儒穿凿”所致。尽管“文字多谬”和尾缺,但还是有不容忽视的版本价值,其为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诗经》流传版本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原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1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