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硬度——读宁雨散文集《女儿蓝》热度 6已有 1770 次阅读2012-1-5 09:09 |个人分类:回眸一笑|系统分类:其它| 散文集 如果一个人的法定名字可以更改,我一定用“宁雨”,不仅作为一个单纯的符号,而且定义着人生取向,安静地支付,安静地创造,安静地享受支付和创造的快乐和缺憾———摘自《女儿蓝》。 时至冬至,寒风凛冽,万物凋零,这是对生命意志考验的季节,也催生着人们对美好季节的憧憬和向往。“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七绝《小至》也许是对冬至时节最乐观的期待吧。不管在何种季节,不论在何种环境,植物、动物乃至人等生命物种都需要休养生息,都需要在宁静的环境下蓄势待发,然后探寻适宜的环境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量。世界的更新与创造需要宁和与纯净,需要清新与鲜活。没有宁和与纯净,哪儿有生命的蓬勃和迸发? 去年11月初,从博文中了解到郭姐(原名郭文岭,笔名宁雨)要出一部散文集。博文一经写出,一下子令众多博友殷殷期待。同郭姐相识,还应感谢河北新闻网“实名博客”,尽管彼此注册时间不长,网上交流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但在网上相互往来中的共鸣似乎已成为惺惺相惜的知己。就在冬至前,我终于收到了郭姐从省城寄来的散文作品集《女儿蓝》。她说:“以女儿的目光看一朵花开,看一片叶落,朴素的底色自然是温软。但温软只是表象,因为四十载人生烟雨,已让这温软滴血、结痂、落痂,甚而开出一朵独特的茧花,因而有了一种抗击打的生命硬度”。 冬天的肃杀总是令人憎恶,但有谁知道,没有冬天的积蓄和安宁,哪里有春天的孕育和生命的绽放?温软的背后是生命的硬度,冬天的背后是绽放的春天。 从郭姐的履历中得知,她曾经是一位经常“抛头露面”事业心很强的记者。记者,因为职业的神圣,不知令多少人为之向往;记者,因为需要“独特的才华”,不知令多少人望而却步。记者总是以最犀利的目光透视新闻事件的本质,这种素养和阅历,加之深厚文学功底,自然造就了郭姐的华丽转身——从一名记者到散文作家。“四十岁始习写散文,不是凭着才情,而是因了一份内心的渴望和冲动……”也许,即使有再好的文笔,如果没有记者的经历,也不会有今天的散文作家郭姐。正如作者自己所言,“突然有一天,我决绝地告别了自己写了小半辈子的‘本报讯’,告别了所谓的高薪高位,一如当年父亲放弃了他心爱的算盘。重新站在人生低处,我这才明白,父亲的放手、父亲的平庸,亦是一种大勇气、大智慧。”而作者的“放手”,何尝不是经过记者的沉淀,经过“温软”以后,才有如此的“生命硬度”呢? 置身《女儿蓝》,那自然清新的语言,如山涧小溪漫漫滋润人的肺腑, “我出生,是在春天。春天的槐树,是四季中最美的……不几天,那绿丰盈起来,脱掉了茸茸的黄,一羽一羽的叶片圆润新美,在阳光下闪着金色的光芒。这个时候,密密实实分布在叶子之间的花蕾,已经是告别青涩懵懂的美少女了,一嘟噜一串饱满而洁白,如同羊脂玉雕成的,泛着淡淡的幽雅的清辉。如果赶上一场春雨,花蕾上、叶片上凝着雨珠儿,就是一树的珠圆玉润。终于,小小的花蕾绽开了,那薄薄的晶莹的花瓣如同无数只小蝶轻盈地泊在紫色的花萼上,随时准备着一场花儿王国的轻歌曼舞呢。夜风中,院子醉了,院外的小巷醉了,半个村庄醉了,醉倒在槐花浓郁醇美的芬芳里”。作者把强健的槐树写得那样温婉,尤其与自己的出生联系在一起,更让人无限遐想。是啊,从《女儿蓝》中“温暖如雪”、“ 飞来的野树”、“ 食无邪”和“美丽是一种信仰”四个章节中,我们读出了作者童年的艰辛、少年的坚韧、青年的执著……这不正是有着坚忍、仁厚、谦卑品格的故乡中那棵老槐吗? 从老槐中读出了生命的硬度,从郭姐的操守中品出了生命的硬度。 不论是博客中交往,还是文字中交流,抑或是现实中的行为,在我的眼里,郭姐不仅是一位功底深厚的散文作家,更是一位无比热爱生活、不断向现实挑战、品德高尚的爱心传播者。《女儿蓝》出版后,郭姐《让书香与爱心一起飞翔》的博文一下子在博客圈里掀起阵阵涟漪,“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爱亲人、爱朋友、爱生活、爱自然,从‘爱’出发,关照一切的人、一切的事,一切的生灵,一切的情感和信仰”,她启动的捐助贫困白血病儿童计划不知在寒冷的冬季温暖着多少人。我始终坚信,人类最美的语言是爱。拥有爱心是人的一种境界,一种情怀;是一种高度,更是一种生命的硬度。郭姐心中所流淌的温软的爱,一定会迸发出生命的硬度,闪烁着人性的耀眼光芒,弹奏出世间大美的热血心歌。 “一个作家视阈的变化,必然带来文本表达的变化。这变化,反映在苦茶文字里,是担当、悲悯、责任和更深沉的大爱”。这与其说是对苦茶的诠释,倒不如说是对自己“生命的硬度”的表达——责任、担当、大爱。 原载:http://blog.gmw.cn/blog-107799-397641.html 原载:http://blog.gmw.cn/blog-107799-397641.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