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让杂文成为最可读的文种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李业成 参加讨论


    杂文无疑是最可读的文种,它的现实性、揭露性和批判性,它的说真话,它的尖锐泼辣的语言,是其它文种不可比的。我有个发现,当下的“时文”选刊可以说铺天盖地,我对“时文”有一个明确的印象,那就是另一个“和谐社会”,是一种假想或臆造的真善美,庸俗之作居多。如果这些“时文”选刊里面从杂文类报刊上选了一篇,你读读看,那一定是出类拔萃的好文。杂文是一种最可读的文种,这是杂文的“本质”决定的,无可怀疑,但由于写作上出现的问题,一种最可读的文种也可以变成一种最不可读的文种,所以我要说“让杂文成为最可读的文种”。
    诗本来是一种最可读的文种,唐诗现在拿来读,依然让人击节。可后来的发展与写作,失掉了那种艺术的修养和功力,特别是变成了自由诗之后,越写越无味,最后连写诗的人都不读诗了。杂文是一种最可读的文种,如果失了杂文本身的艺术特质,恐怕也会沦为连写杂文的人也不读杂文了。让一种最可读的文种保持下去,就是不要让它失掉“本质”,不要失真。现在的杂文,以大道理、高理论、重大题材、时评效应为胜,最可读的文种也会变成“假大空”。杂文必须保持杂文本质,不能“快餐”化,大量的杂文被“偷工减料”了,这个文种就不真了。
    像时代一样,杂文也变成了机械制作,其实最可贵的还是手工活,机械压面比手擀面在味道上差远了,面的本质没变,素材没变,口味为什么相差那么大?所以我想,题材的大小也许并不重要。现在的杂文作家,都歧视小题材,很少有人从生活中选材,更谈不上从生活中挖掘,而是对报纸上的某一重大新闻题材蜂拥而上。但这不是杂文家的发现,也无须杂文家来重复,读者群已先被网络和新闻纸媒拿走了,杂文家要把自己杂文这个文种经营好,不要抛弃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发现。现在杂文的“二手新闻写作”淹没了真正的杂文,失掉了最可读的文种。任何重大题材如果缺乏一种杂文的酝酿过程,醋无醋味,酒无酒味,便会形成一种新型“假大空”文种,拼凑时事的杂文,抄袭和堆积资料的杂文,喧宾夺主,使读者难见“最可读的文种”。企图以轰动性“重大题材”体现杂文,以搜肠刮肚的所谓“思想性”体现杂文,或许是一个错误,错就错在忽略了“最可读的文种”。
    好杂文在于精心“制作”,不是电脑机械制作,是手工制作,或者说不是在键盘上制作,而是在心里制作。手工制作虽然产量不高,却是本质的,机械制作的面条就是不如手擀的有味,几大包中成药就是不如一壶汤药有劲。大米粥熬出米脂才香,我们做粥很少得到“熬出米脂”这样的机会,是因为没有耐心,不是水多了,就是米少了,或火候不到。大米和面为同样的“素材”,为什么做出来味道不一样?一篇杂文做出来不是救国救民的,首先是让读者吃着有味的。我曾读过一篇杂文理论文章,说写杂文要像“熬中药”,守着炉子慢慢熬,耐心等,直至满室药味氤氲。可谓神妙。
    有人以为鲁迅的杂文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流淌,鲁迅则说他的杂文是“挤出来的”,一字一句皆来之不易。读鲁迅的杂文,可以让人感觉到经营之艰辛。而现在常见一篇1200字的杂文,粘贴报刊上的新闻有1000字,自己的文字只有200字,更多的杂文写作是抄资料评资料。任何艺术,一掺假就失真,一种最可读的文种也会变成一种最不可读的文种。让我一直弄不明白的是,大多数杂文作家为什么执拗不想从生活中挖掘不想从生活中选材,而是热衷于抄资料评新闻?要让杂文成为“最可读的文种”,在文章体裁家族中出类拔萃,特别是在当今“时文”中别具一格,需要更多的真杂文。
    
    原载:《 中华读书报 》( 2012年02月15日 18 版)
    
    原载:《中华读书报》(2012年02月15日18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