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信仰,永不能放弃——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红帆》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徐昕民 参加讨论

    刚荣获国家文华大奖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话剧《红帆》,是广州军区为献给共和国60华诞精心打造的,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作品。该剧取材于59年前的解放海南岛战役。在有限的舞台空间里,十分精彩地演绎了统帅部的战略决策、科学指挥、战役准备和展开、我军首次渡海登岛成功作战等历史事件,开辟了中国话剧表现重大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的新境界。
    《红帆》在共和国诞生的礼炮声中拉开序幕。从白山黑水一直打到南海边的“猛虎团”,突然接到参加解放海南岛战役的命令,官兵们面临着在“革命胜利了”如何继续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巨大考验:由于胜利,一些干部战士产生了骄傲情绪、盲目乐观情绪以及和平麻痹思想;由于内陆解放,少数官兵产生了“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想法;还有的干部就地转业后,在糖衣炮弹面前出现了追求“新生活”的苗头。在生与死、奋斗与享乐的考验面前,部队深刻理解毛泽东提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深远意义,在革命需要他们继续奋斗的时候,勇敢地在黎明之后选择牺牲,用鲜血凝聚了永不消失的“红帆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
    该剧浓墨重彩地塑造了一组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英雄群像。团长王朝海,“力拔山兮气盖世”,可也侠骨柔肠,钟情于美丽的护士长;政治委员宋福成,胸怀宽阔、思虑周密,能以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率先垂范的良好形象感召部队、凝聚军心、鼓舞士气;尖刀营营长何琼生,敢打敢胜,敢爱敢恨,光明磊落;普通战士张二豆、黄细妹,听到冲锋号响就想冲锋,拿起枪杆就想战斗;支前模范金凤、指导员冯英、护士长何琼香,视爱情如生命,可当革命需要的时候,却毅然顾大局而舍小我;老船工冼伯,一生苦难,孤身一人,为支援大军渡海作战,毅然站在渡海的排头。总之,这些英雄人物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是可亲可敬的,更是可信的。
    一句好的台词,会长久传诵,甚至影响几代人。《红帆》不乏明理警世的经典台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很强的震撼力。比如,“胜利了,和平麻痹是最大的敌人”;“革命者头顶的是天,脚踏的是地,这就是顶天立地”;“枪林弹雨不怕死,不等于在糖衣炮弹面前不趴下”;“只有头脑清醒的胜利者,才不会做李自成”;“千万不要忘记,红帆、红旗、红五星,是鲜血染红的!”这些豪言壮语,说起来掷地有声,听起来振聋发聩。
    该剧还引入了很多现代元素,使舞台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特别是舞美设计,多姿多彩的光电技术,恰到好处的歌舞烘托,都拓宽了人们的想象空间,有力地升华了主题思想,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红帆》启迪我们:环境可变,条件可变,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不能变;《红帆》警示我们:战胜拿枪的敌人容易,战胜不拿枪的敌人难,战胜歌舞升平、荣华享受的诱惑更难,只有警钟长鸣,恪守信仰,保持气节,才能跳出历史周期律;《红帆》昭告我们:大力弘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始终保持我军性质、本色和作风,意义重大;《红帆》激励我们:永不放弃我们的信仰,永不放弃英雄的本色,永不消磨战斗的意志,永不停止前进的脚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2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6月2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