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杨红樱:时间能检验作品的优劣 ——关于《女生日记》畅销10年的访谈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杨红樱陈莉 参加讨论

    从本期开始,书香中国栏目将推出作家出版社的“经典回顾”系列。经典图书和畅销图书这两类被大众认为相对分裂的图书其实在图书出版业内一直相辅相成。畅销图书的传播时间如果达到一定程度,便自然成为经典图书,而经典图书的最大特点就是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只不过在阅读时间上不是锁定在临近出版时间的一两年内,而是出版很长时间之后,甚至是久远到“一个时代”。近十几年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系列图书,其中很多作品一推出便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虽不能达到洛阳纸贵的程度,但是部分作品一版再版,至今畅销不衰的情况屡见不鲜。“经典回顾”第一期推荐的是作家出版社2000年推出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校园小说《女生日记》。该书目前已经累积销售到150万册,创下了中国儿童文学原创作品印次最多、印数最高、上榜次数最多的记录,被称为“畅销书榜上的常青树”。由于当下阅读图书的便捷性,这本书的读者数量恐怕远远超过它的印数。即使这样,该书的印数还在强劲地增长。仅仅十年,我们还不能说市场已经验证了《女生日记》的经典特性,但是我们至少可以说,这是一本已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拥有庞大读者群的优秀作品,它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读者成长。它还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编  者
    陈莉:《女生日记》是您的第一部小说,也是您的成名作。我了解到,《女生日记》的部分章节被选入了小学语文教材,同名电影获得了中国儿童电影节童牛奖,《女生日记》也创下了中国原创儿童文学印次最多、印数最高、上榜次数最多的成绩,被称为“畅销书榜上的常青树”。您能否为我们估算一下:到目前为止,《女生日记》已经拥有了多少读者?您又是怎样看待《女生日记》引发的阅读效应呢?
    杨红樱:《女生日记》从2000年出版到现在已经有10年了,最初读《女生日记》的读者已经大学毕业了。目前,《女生日记》的印数已达150万册,但这本书到底有多少读者,真的很难估算。记得几年前,有一位记者在一个市图书馆做过一次有效阅读的调查,这个图书馆一共有5本《女生日记》,每本书借出的平均次数是27次。我想《女生日记》能有这样的阅读效应,是因为女孩子在即将进入青春期这个最需要呵护的敏感阶段,她们从这本书中读到了贴心的慰藉和真诚的感动。
    陈莉:《女生日记》对于您来说,应该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您写了十多年的童话;而在这之后,您开启了“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的序幕。创作之初,您是否预想过《女生日记》可能带来的巨大反响?
    杨红樱:当时我女儿正读小学六年级,六年级的小女生有太多的秘密、太多的精彩,我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写这样一本书。这本书采取跟踪写作的方式,从我女儿读六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到小学毕业考试的那一天,那时,我家的窗户正对着我女儿的教室的窗户,中间就隔着一个操场,听得见上课下课的铃声,看得见他们上体育课,就是在教室里,我也能用望远镜把他们上课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所以在写作时,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从没想过之后的事情。书稿到了出版社,读过书稿的人都非常看好这本书,虽然开机只印了1万册,但当时出版社就有人预言,这本书可以印到100万册。几年前,这个预言就成真了。
    陈莉:《女生日记》已经畅销了10年,你现在来预言一下,《女生日记》还能畅销多少年?还能印多少万册?
    杨红樱:对我而言,这都是未知数。我也在拭目以待:这本书到底能走多远?《女生日记》从出版到现在,一直都在畅销书榜上,榜评家称它为“常青树”。我希望我的书能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双重考验,而不是畅销一时、来去如风的东西。而且我也相信,作品的品质最终是由时间检验出来的。
    陈莉:我们知道,《女生日记》里冉冬阳的原型就是您的女儿。我很喜欢冉冬阳这个名字——冉冉升起的冬日暖阳,多好啊。这让我想起了您在《我的生日,妈妈的受难日》里写到的场景:护士把赤条条的孩子举到我的头上方,已经没有一点力气的我微微张开眼睛,我看见一道金色的阳光照耀在你粉红的身体上……能跟我们谈谈您和您的女儿吗?
    杨红樱:我女儿出生在冬天,她的名字里也有一个象征太阳的字。成都的冬天阴雨多雾,很少见到太阳,记得我女儿出生的那一天,上午还十分阴冷,中午,太阳突然出来了,她几乎就是跟太阳一起出来的。《女生日记》中关于母亲生产的那段描写,就是我生女儿时的真实写照。有一次在车上,偶然听到这一段文字的配乐朗诵,当时我泪流满面。在一些读书会的交流现场,许多母亲都给我说到这么一个情况:她们的孩子读了《女生日记》,也想知道自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经过,从此对妈妈的爱加进了感恩的成分,在自己过生日时,也会给妈妈送礼物。
    陈莉:我们看到,您不仅创作了长篇小说《女生日记》,还在《五三班的坏小子》里写了一个《日记被谁偷看的》故事。您觉得,日记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意味着什么?您怎样看待孩子内心的秘密?
    杨红樱:意味着不忘记自己是怎么长大的。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日记,一直到现在还写,只不过现在记的都是事情,而在童年或者年轻的时候记下的更多的是心情和秘密。从这些心情和秘密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成长的心路历程,其中包括成长中必须要犯下的错误。成人世界对孩子而言,充满了困惑和不解,而他们自己的童心世界,又充满了想象力和求知欲,还有不能与人分享、必须独自承受的成长的疼痛,这使他们的内心不得不长出许多的秘密,我非常尊重孩子的秘密,我曾经在一本书中写过一句话:没有秘密的孩子,不是真正的孩子。
    陈莉:在校园小说系列中,您的作品呈现出了多元多样的风格。特别是在成长三部曲中,我们看到了同一人物不尽相同的性格气质,诸如《五三班的坏小子》里的戴安和《假小子戴安》里的戴安就很不同,此外,两部作品的叙述语言也有很大的不同。不过,读者正是在这种动态的叙述中看到了戴安的成长。
    杨红樱:在《五三班的坏小子》中,戴安还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小女生,生理上尚未发育,心理上性别意识尚未觉醒,表现出来就是一个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假小子,所以在描写她时,语言和节奏都充满了明快的动感。而《假小子戴安》中的戴安,这时已经是初一的女中学生,身体和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身体有了曼妙的曲线,也有了女孩子绵密的心思,所以在描写她时,有很多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节奏显然慢了下来。
    陈莉:我很喜欢《假小子戴安》中的那些章节标题还有文字,诸如《一幢老房子》《那一片银杏树林》《白果林的秋天》《蓝色的野菊花》《夏天,蓝色的桔梗》《梅林香雪》,充满了诗意情调与想象。我能感觉到您是一个热爱生活又不乏浪漫情怀的人。我这样一个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对您笔下蓝色的野菊花、蓝色的桔梗、梅林香雪,还有老房子,都充满了无限向往。
    杨红樱:我比较感性,对景物特别敏感,加上有记日记的习惯,会把一些感受记下来,其实就是一篇小散文或者一首散文诗,常常信手拈来,用在我的童话和小说中,所以我的铁杆小书迷都知道我喜欢什么花、什么树,还有一些生活情趣方面的东西。
    陈莉:我常常感到,作家要有一双发现的眼和一颗善感的心,能够体味日常生活中蕴蓄的情感。您曾经给我描述过这样一幅场景:某个冬日,透过车窗看林间落日,潸然泪下。那是一幅美丽又苍凉的画面,激起内心无限感伤。或许,冬季、机场、车窗、落日……这些词语、这些意象,足以织就起一个又一个故事,还有人生的百感交集。
    杨红樱:哦,那是因为成都的冬天几乎见不到太阳,而一从北京机场出来就见到那么大、那么红的落日在树林之间,那种沉静、大气的美令人震撼,我立刻给远在国外的女儿发了一条激动的短信,她幽默地回了我一条:你如果到我这里来,天天都要哭。她所在的那个城市以美著称于世,每天阳光灿烂。我还记得在成都的一个深秋,去机场的路上要经过一个公园,就是《笑猫日记》中的那个翠湖公园,看见金黄的银杏树叶在秋风中翻飞,地上铺了厚厚一层落叶,我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下车来在落叶上面走一走,听踩在落叶上面沙沙的声音,可是要赶飞机。直到现在,我还在为没能如愿而耿耿于怀。
    陈莉:从您的作品以及一些访谈文章中,我们知道您是一个热爱旅行的人。我也很认同您的观点:大自然的氛围和旅途中的体验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旅途中的亲历体验、心灵感受,是他人他事无法替代也难以复制的。
    杨红樱:《男生日记》中,我用了很长的篇幅来写吴缅和他爸爸的一次旅行,通过这次旅行,完成了一个男人和一个男孩的精神对话。作品里融进了我的一次旅行经验,那是自驾车旅行,要穿越雪山草地,因为恶劣的天气和险峻的道路,可以说历经千辛万苦才到达我们的目的地——稻城,当时,稻城是一个还没开发的处女地,有如诗如画的风景和既朴素又浓郁的民俗风情。因为书中的这些描写,稻城成了许多小读者向往的地方。
    陈莉:在您的笔下,人物的性格气质各异,他们的家庭也是多元多样的,譬如吴缅、肥猫、梅小雅、莫欣儿、冉冬阳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我也注意到,您在写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时,文字里流露出来的多是温暖、宽容与爱。这与我们固有经验里那些悲苦家庭、恶毒后母的印象是不大一样的。那么,您是怎么考虑的呢?吴缅、冉冬阳和父母的关系,是不是就是您理想中的亲子关系?
    杨红樱:现在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都非常普遍,这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生活现实。其实只要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每个人都可以扮演好自己的命运角色。比如在《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中,冉冬阳的家庭是一个和谐的幸福家庭,吴缅的家庭是一个单亲家庭,沙丽的家庭是一个重组家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做得很好。显然这只是我构筑的理想境界,对许多单亲家庭或者面临家庭变故的孩子而言,《男生日记》《女生日记》无疑在他们恐惧的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给了他们面临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陈莉:10年来,您的“校园小说系列”带给学校不小的冲击,无论是冲击面还是冲击力。您能跟我们谈谈您收到的读者反馈和您内心的感受吗?
    杨红樱:我的所有关于校园题材的作品,其核心思想都是“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塑造了一个典型人物漂亮老师米兰,赢得了所有孩子的喜欢,甚至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选择。现在有许多读师范专业的大学生,就是当年《漂亮老师和坏小子》的小读者。而有的学校面试应聘的老师还设计了这样的考题:你读过杨红樱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没有?谈谈你对米兰老师的看法。
    陈莉:我想,小读者们之所以喜欢您的作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从中找到情感疏导的通道,还能感受到温暖与慰藉。
    杨红樱:是的,从上万封的读者来信中,我已经读到了这份真诚的感动。我曾经在一些访谈中,说过这样的话:“从19岁开始儿童文学创作,已经二十几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条通往儿童心灵的道路。”于是,就有小读者来信说:“这条道路,你已经找到了。”我还说过这样的话:“我最大的愿望是破解童心。”又有小读者来信说:“这个愿望,你已经实现了。”我将小读者的这些话,视为对我的最高褒奖。
    陈莉:您的作品无论是轻松幽默、充满童趣的,还是温情脉脉、深沉的,其间都渗透着很多的教育问题,诸如“坏小子”军训的故事、戴小竹对戴安进行的爱情教育、罗老师的那堂生理卫生课等等,自然地融入在故事的讲述之中,从中我们看到了您对生命、尊严、爱情、美的关注与守护。
    杨红樱:儿童文学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陶冶性情,引领儿童的心灵成长。然而,跟成人读者比较,儿童读者是任性的,他们讨厌居高临下的说教,讨厌枯燥空洞的描写,喜欢引人入胜的故事,故事中还得有鲜明生动的形象。所以为儿童写作的人,必须会写故事。
    陈莉:所以,有业内人士分析您的作品为什么还能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激情阅读,因为您的作品“巧妙地融会了西方近现代儿童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学的先进理念,堪称作家中的儿童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杨红樱:现在确实有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在读我的书,他们开始接触我的书,大多是带着一种好奇心: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喜欢?书里有什么魔力那么吸引孩子?从一些家长和老师的来信中,我发现这些成人的阅读是理性的阅读,她们不仅仅读故事,是通过故事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之前是坚决反对孩子读我的书的,她们的逻辑是这样的:对学习有用的书,孩子都不爱读,反之,孩子喜欢的书一定是闲书,对学习没有用的。等她们读过我的书后,有一个共识,就是低估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陈莉:因为工作关系,我与小学的语文老师有许多接触,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通常都是老师推荐作品给学生看,而您的作品却常常是学生推荐给老师看。有不少老师坦言,他们最初是从孩子那儿知道并熟悉您的名字的。
    杨红樱:在国内是这样的。在国外,我的作品还是由老师或者家长介绍给孩子的,因为在国外长大的中国孩子,他们觉得学汉字很难,所以老师和家长们就得花工夫去寻找能够吸引这些本来不喜欢中文的孩子去阅读的中文书。在新加坡,小学国文老师还建立了“杨红樱作品的读书会”,定期开会研究我的作品,去年和今年都邀请我去新加坡跟老师们交流。
    陈莉:我注意到,在一些学校开展的班级读书会里,老师和学生会选择您的校园小说进行阅读分享与交流。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些这方面的情况吗?关于儿童阅读,您有怎样的建议?
    杨红樱:我曾经在深圳的一所学校听过三堂阅读欣赏课,分别在四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内容却是一本书,那就是我的《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因为三个年级的孩子年龄不一样,他们的心智和理解力,四年级就跟五年级不一样,五年级就跟七年级更不一样,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的内容,比如四年级欣赏的是故事情节,五年级欣赏的是人物形象,七年级欣赏的是思想内涵。我以为儿童的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这样才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热爱阅读。
    陈莉:您曾经做过多年的小学教师,能给我们讲一讲您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情形吗?还有能给我们描述一下您上语文课的情景吗?
    杨红樱:我第一次上语文课是在实习的时候,上的是四年级的课文《故乡的杨梅》。下面听课的老师比学生更多,所以十分紧张,教案里的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可临场时都忘了,好在学生们都看出了我的窘境,急中生智地帮我,结果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听课的老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因此留在了这所实习的重点学校当了语文老师。这样的开始,让我从来不低估孩子们的智慧和能力,这对我以后当老师,再后来做童书作家,都有很大的影响。
    陈莉:我知道,您是一个“临校而居”的人。您说家搬来搬去,还都是在学校附近。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让人回味良久。
    杨红樱:虽然没有当老师了,但我始终认为,当老师的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辉煌、最值得怀念的几年,因为学生们都喜欢我。住在学校附近,就是想看那些背着书包上课下课的孩子们,想听上课下课的铃声。
    陈莉:您收到过来自全国各地小朋友上万封的来信,他们向您问的最多的问题是什么?还有许多高中生、大学生给您写信,他们又会在信里对您说些什么?
    杨红樱:很多小朋友都爱问:你是一个大人,为什么我们小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你都知道?那些长大的孩子,在信中表达的最多的意思是:虽然现在不再读我的书了,但永远不会忘记是我的书陪伴他们走过了童年,我书中的人物已成为他们童年时期的精神伙伴,和他们一起成长。
    陈莉:这么多年来,《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的阅读热潮从来没有消退过,其中的章节也被选进了小学语文教材,但是评论界对您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您几乎没有任何回应,这是为什么?
    杨红樱:我是一个为孩子写作的人,我需要倾听的是孩子的心声,他们在我心中至高无上。至于争议,我的态度永远是不回应、不辩解,我不相信权威,只相信时间,因为时间最终能检验出作品的优劣。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6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12月06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