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功(中国作协副主席): 对《闽商》的题材我非常感兴趣。闽商代表那种具有新的时代特征的商人,对我们有很多启示。 这个片子说是写闽商,其实不光写闽商,它以闽商为线索,写出开放与传统兼容的精神。闽南潮汕地区都是非常开放的,祖辈就开始往东南亚那边走,开始往海外走,也有很多外来文化进来。 这个作品兼有影视艺术、史料性和文学性,三者结合得非常好。它在画面上也非常精心,比如有一段说到岁月流逝,出现的画面是飞机在空中拉着烟,过去很少见这样的画面。我们写岁月流逝经常用“逝水”来表达,这个片子找到了新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意境。这个片子不光题材好,它的思想也很宏阔,高屋建瓴,它的主题由商道、由闽商开拓到整个闽地开放的精神。它在画面上的艺术追求、它的画面处理,都会给电视历史文献片带来很多新的启示。 朱 清(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自古以来,人们把福建境内的商人和福建境外的福建籍商人,统称为“闽商”。闽商对福建、对中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已成为活跃于全球的越来越具有影响力的、独具精神特质的、突显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一支商帮。福建省为弘扬闽商精神,传承闽商文化,已先后开过两届闽商大会,今年5月16日又将在福州召开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进一步展示闽商文化、闽文化及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展示福建进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时代的新成就新面貌,以加快海西建设步伐,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战略实施。在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召开前夕,我们在北京举行发布会暨研讨会,向社会各界推介电视文献片《闽商》,将有助于更多的人们深入了解闽商,了解世界闽商大会,把握闽商精神、闽商文化的时代内涵。《闽商》始终着眼于海洋文明这一全新的学术视角,为我国开辟走向世界的“和平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思想方法,对丰富中华文明宝库、开发中国特色的商业智慧和商业精神具有启示作用。《闽商》的播出和宣传,对整个商界也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我们认真把各位专家、学者对该片的意见带回去,把这个片子修改好,力争在播出时减少遗憾。正如各位专家所说,我们有理由相信,《闽商》的播出,将为丰富和弘扬中华文明、铸造新世纪国际化的商业精神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鼓舞全球的华侨华人团结,参与海西建设,促进两岸和平发展,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闽商》给文献片、专题片的文学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本。我觉得这些年来,专题片也好,文献片也好,都非常受欢迎,但是其中的文学性元素实际上没有得到很充分的重视。据我所知,我们的很多作家现在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电视专题片和文献片的撰写,他们的参与某种程度上也使得这种专题片和文献片的文学性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文献片的叙事性、思辨性,它的激情和感染力如何能够结合起来,如何最后达到一个完美的效果?我觉得《闽商》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启示,对于我们认识现在整个文学的发展态势,以及文学性元素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扩散和运用,都很有启示意义。 仲呈祥(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面对当前失衡的电视文化生态环境,需要用成功的、有思想的艺术精品去匡正。我们需要娱乐,但是一味的娱乐之风、媚俗之风是值得我们警惕的。电视文化如同整个民族文化一样,是一个宝塔,塔座里面包罗万象,应该多样化,只要不超越我们的底线都可以,但是塔尖上就应该是《闽商》这样的作品,因为它不仅反映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而且引领着这个民族的精神前行。 在当代,由于文学家的介入,有效地提高了电视文化产品的文学品位。我认为年轻的电视艺术,它的历史发展并不长,但它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华民族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形式,一个文化欣赏的重要对象。因此我们应该吸引文学界的人才来介入电视文化的生产,从而有效地提升电视文化的思想品位、美学品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在我们的电视精神产品里面自觉地注入审美精神,帮助中华民族坚守精神品质,防止道德滑坡。 陈晓明(北京大学教授): 看到《闽商》,感到震撼。它重述了闽商文明的背景,也就是海洋文明。我们过去理解中华文明是中原文明,是陆地文明,海洋文明是西方文明,但是这个片子浮现了沿海在整个最初的、最早的商业进程当中所起的作用,在整个太平洋地区所起的作用,创作者能从这一点入手,具有非常了不起的眼光。 《闽商》一方面有政论的视野和激情,另一方面又有比较文化研究的视野。而片子的画面感也非常好,非常有气势,长镜头的运用非常有力,大的空中俯拍和细节处理都比较得当。在叙述时空上,它从福建东南沿海开始,新西兰、夏威夷全部纳入,整个环太平洋都在叙述视野当中;从色彩搭配上看,妈祖祭祖用红色,海洋是蓝色,一开始就是蔚蓝色和鲜红色两个色块的运用,视觉冲击力非常强。 邹友开(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原主任): 《闽商》的本子写得很好,片子和画面的结合上也非常成功。很多政论片往往是画面、画外音、台本相互之间脱节,看台本非常有文学性,但是再看画面,会感觉画面跟解说词结合得不是非常恰当。而这部片子则是有机结合的,编导的画面很紧凑,拍得很好。 胡 平(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 这是很下工夫的一部片子。我觉得小说家和电视剧的结合是很成功的,但是报告文学作家和专题片、文献片的结合,其实成功的不是很多。张卫导演对于这个剧本的阐释非常到位,而张胜友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各方面都有很深的思考,是一位成熟的作家,这是一般的专题片作家所缺乏的。许多专题片的作者可能是年轻作者,年轻作者有他的锐气,但是一般来讲,在很多专题片里我们感觉到作者能够看到现实,但是看不到历史;能够看到经济,看不到政治;能够看到西方,但是看不到国情;能够看到物质,但是看不到文化。这不仅是学识问题,而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张胜友的阅历,决定了他的风格,其他人也写不出来。 舒 展(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董事长): 大家知道,专题片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它的文本,就是解说词,第二个就是画面,第三个就是音乐。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是这部片子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文本解说词来讲,必须有很强的文学性和哲理性,《闽商》这一步应该做到了。从画面来讲,必须有很强的概括性,我们拍摄这部片子的时候,每一集40分钟左右,而实际上拍摄的画面将近一千多分钟,怎么样剪辑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如果这部片子没有音乐,它的质感、它的感染力是难以表现出来的,所以非常感谢几位作家艺术家的成功合作。各位专家的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发现很多《闽商》创作当中的薄弱环节,我们将根据各位专家的批评意见,进一步做修整,少一些遗憾,少一些缺点和失误。 何向阳(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 《闽商》内容深刻,立意高远,又能细致入微地通过影像视觉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它讲到茶叶,就把武夷红茶升华成到了精神气质层面,也探讨了茶叶对欧洲茶文化的影响,探讨了以红茶加糖代替早餐所带来的时间节省、效率提高,茶叶甚至推进了欧洲工业革命。通过茶叶这样一个细节,传递出大量的信息。再比如它对福州的瓷器的表现,美轮美奂,把瓷器罐子赋予宗教和祭祀的意义,让我们想起帕慕克在《我的名字叫红》中对细密画的描述。还有茶道、漆器、丝绸,等等,《闽商》把闽文化的精髓通过一器一物一点一点地揭示出来,这个细部的运用非常成功。 翁 卡(中共福建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 2004年,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两岸繁荣和平发展,而闽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是一支重要的力量。福建作为最早改革开放的城市,民营经济比较活跃,现在闽商遍布世界179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包括西藏在内,都有闽商的足迹,异地的福建商会在全国有400多家。海峡两岸关系改善以后,最先进入台湾的闽商和设置办事处也是福建的民营企业。应该说以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为主的闽商,他们像我们福建榕树一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一方面秉承老一代闽商那样爱国爱乡回报桑梓,同时弘扬了爱拼才会赢的这种气质。所以从闽商精神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特性,我认为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的,这就是爱国、开放。 2007年5月第二届世界闽商大会结束之后,我们邀请到张胜友和苏文菁两位作家作为主创者,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反复修改,终于完成了现在的《闽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把闽商的精神向全球展示。闽商文化不仅属于福建,也属于我们民族。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5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