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近年的经验,能够读到的书无非这样几种类型:一种是作者攥着拳头、跺着脚写出来的,似乎非要把自己的思想塞给你;再有一类是作者皱着眉头、愁肠百结地写出来的,生怕你觉得不深奥;第三类是有一搭、没一搭,随心所欲地写出来的,完全是兴之所至,为娱己,也给别人带来快乐。陆令寿的《换一种活法》就可以归到第三类里,打开书读着亲切,合上书琢磨耐人寻味,使你能够想象得出作者之为人,也愿意与他进行一次交流。 一切有品格的文学作品大体是相同的,能够印证你对生活的认识,能够呼应你对事物的看法,能够唤起你对具体的人的感受。读罢《换一种活法》,在我们的眼前首先会立起一个个面目清晰的人物形象,令你久久难忘。比方陆令寿的父亲,那个执著地在每个春节等村支书送来“光荣之家”牌匾、常到北京玩一大圈、乘飞机回到老家的可爱老人;比方陆令寿的母亲,那个在儿子接到入伍通知书后栽下桃树,20多年后亲自给省城的儿子送来满满一竹篮桃子的伟大女性;比方那个为给生病的孙子买油条而栽倒在里弄阴沟旁不省人事的祖母;那个拉着二胡走村串户,给大人算命、给小孩排八字,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而最后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瞎子舅舅;那位发如银丝、声音洪亮,平时为人慈祥,发起火来脾气火爆得吓人的“泰山大人”;那个早早嫁人、勤俭致富,但遭受恶病折磨的大姐;那个精于各种农活,为自己每个学生感到发自心底的自豪的老师于俊……他们让我们合上书页想到很多事情,由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我们联想到的不仅是陆令寿生活、成长的背景,不仅是他军旅生涯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支撑,更能从中清晰地看到我们这个国家半个世纪以来的巨变,看到我们这个民族在前进道路上,一个个普通群众的奉献、希冀、欢笑和泪水,这是我们有必要向陆令寿致以由衷谢忱的重要原因。有不少所谓散文,也写与自己有关的人物,也写亲友师长,但他们往往是作者有意无意地为了陪衬自己的高大而出现的,作者的目的是以笔下的人物映衬自己的不凡、多能或博学,结果很令人扫兴。 我们从这个集子里的文字可以明显感到陆令寿是个情义兼具的人,他懂得自己的人生与故乡、与亲人关系的分量,他永远把自己作为从普通民众中走出来的一员,也永远记着自己走过的道路。他说,他本人走过的是一条“连接到家乡的悠长而发白的小路”,他沿着逶迤曲折的小路,在途中领略到了“山泉的叮咚、柳絮的飞舞、林荫的遮掩、薄雾的迷蒙、落红的飘洒”,而在此过程中的艰辛或喜悦,都让他无法忘怀。他细致地记下自己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情,对往事的怀恋,记下人们的执著、勤劳,写出人们的尊严、刚直,以及更多百姓的善良、自持,他明白注定无法把自己与那些普通人分别开来,自己的身上流着他们的血液,自己的基因里有他们的行为密码,他的任何一种活法都不能不与他们发生密切的关联。 从这些意义上讲,我认为,陆令寿说的“换一种活法”,首先是懂生活意义的表现。他明白生活并非一成不变,明白有太多东西已化为过眼云烟,而有些东西在生命的历程里是稍纵即逝的,一定要抓住,留在自己的记忆里,也讲给朋友们分享。比方,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对人生况味的咀嚼,它们不一定非常具有独创性,但有生活的质感,有思想的质量。陆令寿把这些东西一一记录下来,行诸文字,让人感到了其中的珍贵。比方,他写幼时看样板戏,最有趣的是看到演员的破绽,看他们如何巧妙应对,散戏之后,小伙伴们根据样板戏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一番戏演;再比方,几个半大小子结伴替公社“看社场”,开始还一本正经,后半夜就睡得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几许真诚、几许荒诞、几许天真”,蕴含了许多极富于文学性的东西,经他的讲述,让我们无形中感到各种“活法”的分量。 在陆令寿35年的军旅生涯中,风霜雪雨,世事沧桑,但我们在他的文集中,没有看到叹息、悲凉,我们看到的始终是昂扬、奋发、阳刚的情绪,无论是言志抒怀,还是言军明理,都能看出他把自己的“活法”与国家、部队、与战友联系在一起的一贯思想取向,看到他清澈、明亮的心灵世界。比如,他对那位一到周末就把江苏老乡带到家里包饺子的教导员谢忠明的感激,对秦城岁月里收获的坚定,为军人主婚的喜悦,对带出一帮文人的自豪,以及他与基层连队亲密无间、为守卫西山小岛士兵的叫好,无不显现着他的境界。 当然,最让人感动的当属陆令寿对自己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一番自我剖析,他反复告诉自己:“将星闪闪发光,那是诱人的,是光宗耀祖的。这颗将星不属于我。我不再受浮躁功利的支配。我常对自己说,不要有丝毫的非分之想。军营是棵参天大树,我就是那巨大树冠上无数绿叶中的一片。有些叶子在自然凋零,有些叶子则意外脱落。我大概就是意外脱落的那片。”他在反复的思想斗争后,拿起笔来,“为即将离去的生活祭奠”,他渴望着换活法,但他明白,“不变的是烙在我灵魂世界里兵的簇拥和兵的精神”,他仍将以军营作为自己永远的“精神栖息地”,换活法但绝不换境界、品格和追求。陆令寿已过知天命之年,我们有理由祝愿和相信他,换活法但决不换生活的质量,会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不管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随意舞文弄墨、诗友唱和的日常生活中,都继续过那种不端着、不板着、不被架着的生活,继续过那种能够体现自己的真性情的生活。这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需要,是我们经历着“生命的美丽与残酷”路途中最值得重视的事情。 有些艺术品的天价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邵建武在《人民日报》2010年2月28日上发表《试问苍穹深几许——关于文物与艺术品拍卖中的天价问题》一文认为,天价本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天价的诞生中推进的,中国文物与艺术品的学术与市场价值也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天价来肯定的。但是,艺术品的有些天价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天价是一群艺术家或一个艺术流派被社会所承认而云开雾散的征候,但也可以人为地起哄,以市场评估来代替、强化学术评估,以异域评估来代替、强化本土评估,这种以此代彼、以空间代时间的现象莫过于中国当代艺术这几年行情的起伏。西方的一些机构与收藏家经过多年的酝酿、铺垫,利用我们的学术力量与成果,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强硬的手段,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了市场的极端。华尔街的高手又一次利用不发达国家在资讯不足、资金有限、手段单一、想象力丰富但自信心不足诸弱点,创造了一个商业范本,为其埋单的是我们那些金钱不多却自以为多得没处花、智商不足却自以为足智多谋、涉世不深却常摆着大将姿态的收藏者们。另外,还有些、特别是海外的机构与收藏家利用政治、历史与民族的因素,调动起我们的爱国热情,以实现他们的商业目的。 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文学阅读理论范式 彭松乔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上发表《文学欣赏·文学接受·文学消费》一文认为,21世纪以后,中国文学阅读理论悄然转入了文学消费阶段。这一文学阅读理论范式实际上是消费社会与技术复制时代在文学阅读理论上的反映。它在强调文学自身时尚性的同时,容忍文学阅读活动的及时性和快餐化,并且将阅读活动看作是文化产业的最后一个环节,扩展了一些非阅读的因素。不管人们作何解释,文学消费范式是一种既想回避政治意识形态观念,又拒斥审美现代性追求,屈从于经济利益迎合大众阅读趣味的一种阅读理论,是消费社会语境下大众文化心理在文艺理论领域的反映。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文化资本在精神领域进一步扩张,文学生产机制、作家角色和读者心态更是远离了“精神净土世界”。受制于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影响,文学不由自主地形成了自己的消费品格。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3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03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