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忆记花月风烟——长篇小说《突围》印象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殷实 参加讨论

    《突围》的原型故事是:日本投降,在抗日战争中形成的共产党所属中原军区,原本是插在侵略者心脏地带的尖刀,却因蒋伪合流而遭围困,孤悬敌后。除非蒋介石的军队让路,这支劲旅或可与位于华东的新四军会合,否则必须突围。结果自然是蒋军要收其于囊中,血战最终无可避免。然而,战争的如火如荼只是一个方面,战争中亲情、爱情、人性和人格的复杂纠集,革命阵营里以往较少述及的自然情欲、身体秘密、个人天地,还有被加诸于英雄儿女身上的一场莫须有的“特嫌”悲剧,几乎同时展现开来。作品中,“军区”接受一批重庆、武汉等地地下党介绍来的知识分子,分配给将要担负突围重任的独立旅三十名,其中部分为青年女性,而该旅的军政干部中不乏打仗多年而无暇成亲的单身汉,更有因战争而和在国统区的元配妻子失去联络,在解放区又续娶新人者。这正是“花月”与“风烟”遇合的因素所在。
    主人公之一的冯苗,是作者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知识女性的清明智慧,自尊自爱,更加上天赐的花容月貌,使其成为革命及战争中的女神式人物,而她和一线指挥员杨茂之间脱俗的爱情、多舛的命运,正是全书中贯穿始终的浪漫曲调,唯美而自然,感伤而悲壮。此外,中原军区副司令赵龙,独立旅政委张子学,旅长孙学义,高震、管娴夫妇,柳燕荪、贺薇敏夫妇,也是书中性格鲜明且各具特色的鲜活人物,在他们的身上,共产党革命队伍中人的性格与气质、知识与趣味、观念和价值、阶级身份及文化烙印……无一不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说实话,此书完全符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与精神理想的生动图景,令我在阅读过程中甚至设想:若用如此笔法去写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延安,那将是怎样令人目眩的一个文学世界?
    读罢《突围》,至少在如下两个方面让我印象深刻:其一,此作重归于对中国革命之作为人类进步事业一部分这个历史前提充分尊重的立场,坚定地摆脱了历史虚无主义近年来对中国文学的困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版的许多长篇小说,都曾把笔触伸向近代以来的历次中国革命及战争,但一些作家的小说中,都往往太醉心于对历史曲折的简单颠倒,或者是太沉溺于所谓的人性“转向”,淡化甚至隐匿了文学中的历史判断,有时候则是出于观念或某一片面的价值理想而否弃历史本身的价值。类似他们这样的一些示范性文本,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引领了后来市场化写作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风气,而且至今仍在蔓延。
    对历史黑暗的揭示,如果不是为了洞察历史的隐秘轨迹,如果不是着眼于今天和未来,就有可能流于肤浅的批判讽喻,而失却对历史本质和历史精神的把握。同样,把对人性的考察纳入社会剧烈变迁的纷繁视野,是为了见证生命的伟大、灵魂的不朽。如果不是怀着改善人性的信仰和信心,那就只不过是将“人性”作为文学实验的材料——某些情况下,某些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就是被这样虚构和捏造出来!诚如王蒙所评价的,《突围》“侧重于‘诗’而不昧于‘史’,信念磊落,立意分明。”丁朗先生对战争环境下人性人情的细微表达,丝毫不构成对历史的谴责或者是非难,更没有因“文学”的需要而任意减缩、擅自添加,因为他并不持非此即彼、非对即错的二元思维,他对自己曾经投入过的事业是由衷肯定的,这使他在处理“诗”与“史”二者间的关系时,很容易就找到了中正的方法。在他的笔下,革命与战争,理想与信念,爱欲和生死,共产党军队中的经济制度、政治组织模式,以及中国土地上特有的伦理道德、是非观念、家园感情,整体上的文化气息等等,全都作为复合性成分出现而强化着我们的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既对接旧时的家国意识,也连通今天的国家观念。读着读着,你会有这样的感觉:除了记忆,也许我们从未丧失过什么,所谓的历史断裂其实是不存在的。
    其二,《突围》在小说技艺方面的民族化、中国化追求倾向鲜明,态度坚定且成效显著。此作通篇使用的显然是成熟的现代汉语,也没有采用什么工整对仗的章回题目,但故事却是严格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时空逻辑,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读后反观其结构,会发觉那些看似随意的散文式标题下,往往都隐含着精妙的起承转合,在不断诱发阅读兴趣,强化审美张力,形成了一种作用于读者心理的内在机制。丁朗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了然于心,对古典小说的写作秘密更不陌生,然而他并非是一个复古主义者,他的抱负在于用当今中国的语言,写一部真正中国化的小说。所以,《突围》全然不似当今某些表层的仿古拟古之作,看似追求一种半文半白的旧式样貌,却是罔顾人物的精神自觉与灵魂省察,也不是穿着唐装、汉装之类的流行外套,它是极具中国风骨和韵味的现代小说。
    纯叙述层面的“中国化”,意味着小说的语体呈现为一种雍容自如的民族腔调或表情,意味着以一种“民间”的或者说自然的眼光透视大千世界,触摸朴素的真理,而不是在武断、先入的观念催迫之下草草完成一个个“议题”了事。这样的伟大传统一直深藏于宋元话本和大部分的明清小说中,到民初的鸳鸯蝴蝶派为止,余绪未绝。新文化、新小说中的革命性因素和现代化焦虑,使民族解放叙事、民族国家认同的诉求跃升为统摄性力量,叙述的局促与紧张由此滥觞。《突围》的主题是革命战争,是对历史趋势及其壮阔进程的赞美,但在叙述上却大幅度地向张弛有度、华贵雅致的古典方式回归,向久违了的中国小说传统致敬,让我们在刀枪血火的历史画面后识别出中国精神的体面与庄重。《突围》是少见的体现出了中国作家文化自信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这一点尤其值得赞赏。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0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0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