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防止汉语语言的被悬置

http://www.newdu.com 2017-10-29 中国文学网 张昭兵 参加讨论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坛在“爆破”、“重建”,再“爆破”、再“重建”的简单逻辑循环中,完成着自身的更新换代,也推动着文学的当代发展。作家强烈的书写冲动,与批评家强烈的命名冲动一拍即合,共同演绎着文学“激情燃烧的岁月”。上世纪九十年代以降,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学逐渐失去了轰动效应。作家与批评家也好合好散,各自回归自己的本职岗位。作家还在写,只是为了证明自己可以写,有写的能力;批评家也在写,只是因为应该写,有写的义务。但作家已不关心批评家说什么,批评家也往往不看作家写什么。如果说二者之间还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书店里作家的书与批评家的书有时会被放在一起。普通读者对这些书,已从兴奋的“传阅”,演变为不甚苛刻的“审阅”,就是漫不经心的“扫阅”。
    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这种由应和到陌路的转变,表征了那个叫做文学的东西,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它从“书写”的时代抽身而去,远远地打理着这个“写书”的时代。“书写”的时代其实是没有作者的时代,我们关注“书写”并进而知道作者,不过是因为惊喜于他写出了我们自己想说的话,作者是在读者对“书写”一遍遍的谈论中被谈出来的,作者既是书写者,也是被书写者。“写书”的时代是有作者而没有读者的时代,我们可能会说出很多作者的名字,却往往没有读过其中任何一位作者的任何一部作品。书写的时代,那些没有写过书的人们,其实参与了“书写”,而“写书”的时代,那些写了书的作家,其实并没有真正的“书写”,至少可以说不是有效的“书写”。这个时代,其实质是汉语“被括号”、 “被悬置”的时代。
    难道作家不用汉语写作了吗?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所谓的“被括号”、“被悬置”是就作家与汉语之间的关系来说的。如果语言是外在于作家的写作工具的话,无论是否使用这工具,也无论作家是否能够熟练地使用它,语言对于写作来说,都是“被括号”、“被悬置”的。因为作家的写作已经与语言无关,而只是徒具一个语言的形式而已,那个作为“人存在的家园”的语言其实是被完全地忽略了。
    试看新时期以来的几次大的文学写作思潮,从作家与语言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对其进行粗略概括的话,我们可以说,“伤痕文学”是情胜于辞的,也就是说情感淹没了语言;“反思文学”是理胜于辞,也就是说理智箝制了语言;“寻根文学”是“根”胜于辞,也就是说文化裹挟了语言;“先锋文学”是技胜于辞,也就是说叙述征用了语言;“新写实小说”是“实”胜于辞,也就是说现实覆盖了语言;“新历史小说”是史胜于辞,也就是说故事推倒了语言。在这一番番“淹没”、“箝制”、“裹挟”、“征用”、“覆盖”、“推倒”之后,汉语已是苟延残喘、奄奄一息了。写书时代的作家们,于是可以从容地收拾起这些近乎木偶的语言肢体,再配上传媒语言的花边、网络语言的狂欢、影视语言的恶搞,一本本看似丰富、鲜活实则贫穷、僵死的书也就码成了。
    一些敏感而睿智的批评家已经发现了自己的语言困境,发出了“现在还缺乏谈论文学的合适语言”的感叹。批评家没有合适的语言谈论文学,文学家同样也没有合适的语言书写文学。普通读者面对层出不穷的作品,也只能是面对失语的文学。我们共同处在一个文学没有语言的时代,或者说文学语言“被括号”的时代。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于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与语言无关的观点,来安慰我们文学语言的缺失吗?似乎不能,因为朱光潜已经揭穿了克罗齐观点的虚幻性,如果我们不愿自欺欺人的话,就不得不承认“思想情感与语言是一个完整连贯的心理反应中的三个方面。心里想,口里说;心里感动,口里说;都是平行一致。我们天天发出语言,不是天天在翻译。我们发出语言,因为我们运用思想,发生情感,是一件极自然的事,并无须经过甲阶段转到乙阶段的麻烦。”因为语言就是思想和情感的“征候”,是思想和情感的一部分,艺术正是在作为思想情感一部分的语言的“征候”上,象征、暗示了无限的思想和情感。朱光潜对克罗齐的反驳,部分地揭示了人与语言的真实关系,即语言不是外在于人的东西,它就是我们自己的思想情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谓的文学写作,其实都是“征候”式的。是以部分代整体,以有限寓无限。
    朱光潜“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并没有走得更远,他断言“凡语言都必伴有情感或思想,但是情感思想之一部分有不伴着语言的可能”。但我们想进一步追问,那一部分不伴着语言的情感思想,不在语言中又在哪里呢?只不过这里所说的语言已经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交流的语言,而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听语言说话”的语言。这或许才更接近我们人类的存在真相,即我们一面说语言,表征我们意识到的思想情感;一面听语言说,寻找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思想情感。维特根斯坦说,“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反过来,想象一种生活方式也不能不同时意味着在想象一种语言。
    对作家来说,语言既是起点,也是终点,甚至可以说是无尽的终点。作家从语言入口上路,走在通向语言的途中,一路上伴随着与语言的交谈、磨合甚至是“肉搏”,语言给他的感觉是既亲切又陌生,既自得又敬畏,既从容又窘迫,既豁然又迷惘,既隔阂又向往。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5日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5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